天天看點

甄嬛傳:得知浣碧殉情,為什麼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

作者:天光雲影共徘徊A

01

《甄嬛傳》在甄嬛當年選擇跟果郡王在一起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天,二人可能不會同時活下來。

原著中的甄嬛更是十分擔憂,雖然選擇和果郡王在一起,但是每一天也是心有煎熬:

甄嬛傳:得知浣碧殉情,為什麼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

果郡王擅自領兵出城,不想大橘還是舍不得甄嬛。于是果郡王在邊塞吹了三年的風,但是也沒有吹走皇上的懷疑。

于是在皇上逼迫之下,甄嬛親手毒殺了果郡王。這也是皇上對于甄嬛是否忠心的最後的驗證。

果郡王打小在宮中,自然知曉宮中的把戲。為了甄嬛,為了舒太妃,也為了還是個幼兒的元澈,果郡王喝下了毒酒。

浣碧悲痛欲絕,在果郡王的葬禮上撞棺而死。蘇培盛來到永壽宮,将浣碧殉情的情況告知。

細心的人都看到,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然而這個動作,僅僅是因為她太難過,一不小心把它給扯斷了嗎?

當然不是!

02

原因一,浣碧并非義妹,而是親生妹妹。

有很多人會質疑這一點。首先浣碧之前背叛過甄嬛,雖然她是甄嬛的親妹妹,但是甄嬛不可能對她一點芥蒂沒有。

其次,浣碧嫁給了果郡王,這也是甄嬛此生最愛的人。甄嬛真的因為浣碧這麼悲痛嗎?

甄嬛傳:得知浣碧殉情,為什麼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

答案是肯定的。浣碧出嫁的時候,甄嬛要收她為義妹,并非隻是要完成甄遠道留下的“任務”。

内務府人來找二人定名字的時候說道,永壽宮按三倍之數為浣碧添置了嫁妝,并由敬妃娘娘做主婚人。

原著中提到:甄嬛甚至将昔年備下給玉姚(原著中二妹)、玉娆的嫁妝全數贈與玉隐。

十足按閨閣小姐出嫁之禮安排,絕不使素來好強的浣碧自覺身份失于沛國公府,日後低人一頭。

是以甄嬛是真真實實地把浣碧當成親妹妹看待。親妹妹去了,甄嬛悲痛至極。

03

原因二,可以痛哭,不用隐忍。

果郡王去世,整個果郡王府都沉浸在難過中。素衣下跪,浣碧看着這個自己愛的男子就這樣離開了,十分悲傷。

但是皇上明确說,果郡王秘不發喪,是以果郡王府上下不能聽見哭聲。當果郡王的兒子元澈哭着鬧着要爹爹的時候,蘇培盛伸手捂住元澈的嘴,浣碧繃不住了。

甄嬛傳:得知浣碧殉情,為什麼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

浣碧内心恨得牙癢癢。是以即使是會觸犯皇上的逆鱗,她也要叛逆。是以她撞上了棺材,就是為了——哭棺!

當時甄嬛和果郡王在桐花台上有這樣一段對話。甄嬛對果郡王說,“如果我不在了,你會善待玉隐吧!”

果郡王說,“當然,換作是我,你也會的。”

結果沒有想到,浣碧根本不了解二人對她的苦心,由着自己對果郡王的愛随着果郡王的死而去。

浣碧撞棺是為了讓果郡王府的人,而甄嬛扯斷佛珠,亦可以将所有内心的悲痛宣洩出來。

04

原因三,“佛珠斷,殺心起”。

甄嬛在甘露寺的日子,讓她多了幾分心如止水。回宮以後,雖然她知道日子不得不去争鬥,她也逐漸學會了隐忍。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甄嬛看到胧月對她沒有母女之情,她心裡對皇上多有怨恨。但是她也沒有過多去計較。

可是甄嬛沒有想到,依然逃脫不了命運。從皇上決定讓他殺果郡王那一刻起,她對皇上便一絲愛意都沒有了。

甄嬛傳:得知浣碧殉情,為什麼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

蘇培盛找到甄嬛的時候我們看到,她正在面無血色地念着佛珠。試圖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畢竟還有很多需要她保護的人。

但是當甄嬛聽到浣碧的死訊後,扯斷了佛珠,代表着甄嬛的心态有了變化,她再也沒有半點慈悲之心了!

是以甄嬛才會和葉瀾依一起,開始了“屠龍計劃”。

甄嬛傳:得知浣碧殉情,為什麼甄嬛先是一愣,然後用力扯斷佛珠?

甄嬛本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子,和皇上在一起時她也是付出過真心的。但是真心之人不但把她當做替身,更是讓她陷入痛哭。

果郡王對于甄嬛來說,是一種情感上的救贖,因為甄嬛自始至終的夢想,就是願得一心人。

好似命運捉弄。就像甄嬛所說的,臣妾想要的,從來都沒有得到過。

或者皇上早也應該預料到,這一輩子他成為了九子奪嫡的勝者,但是他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這才是他的悲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