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作者:Ta途說

古人日常說的話真的是文言文嗎?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曾被文言文“折磨”過,繞口、晦澀難懂、枯燥無味,讓很多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着實頭疼。

那個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難道古時候的人們日常說話,真的就如書本中的“之乎者也”嗎?

比起文言文,白話文似乎要友善的很多,更容易了解;那即使如此,為何古人還要發明文言文這種難懂難記的語言呢?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說起文言文,很多人都熟知古人在日常說話時總會提到“之乎者也”,是以也就認為文言文就是他們的當時的第一語言。

其實并非如此,古代人的日常溝通交流也是會用白話文的。

文言文難學,凡是學過的都深有體會,想要完全讀懂學會,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根本不可能的。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而且古代人真正能走進學堂學習知識的人很少,那尋常百姓家會文言文的人就更少了,那平常交流自然是不會用到文言文。

那為何還會有文言文這種語言呢?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消息來源,贅述于本文結尾。

文言文

想要了解文言文的形成,還得從當時的曆史背景說起。

衆所周知,西漢之前,四大發明中的紙張還沒有出現,古人們記錄事物、時間,最初使用的載體是石頭或者野獸的骨頭,也就是最早的甲骨文。

然而,不管是石頭、獸骨,都有着明顯的缺點,它們不是重量很重就是尺寸很大,而且這些載體的産出很少,每制造一批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最重要的是不友善攜帶。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是以,古時候的人們在這些載體上記錄的時候,盡量做到言簡意赅,以此來節省空間,這樣的話一塊載體使用的時間更長。

中華語言博大精深,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曆,長話短說時未免能真的表達清楚原本的意思,那古人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于是,智慧的古人就将長句話中的重點語言提煉出來,便有了“言文分離、行文簡練”的文言文雛形。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當然,古人對言語的使用十分謹慎,對言語的提煉也不會胡來,不然的話就成了胡亂編造。而是有标準範圍的,也就是結構的規矩限制。

常見的判斷句型“者”或“也”;被動句型“見”、“為”、“于”;還有最令人迷惑的倒裝句、省略句,如:“何以至此”、“吾誰與歸”、“豈不美哉”等。

如果對文言文感興趣的,可以深讀古代的四書五經,這些古籍将文言文的精華展現的淋漓盡緻。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早在先秦時期,那時候的漢字少,再加上書寫的載體貧乏,隻能縮短字數書寫記錄。

後來随着時代的發展,出現了竹筒這樣的載體。雖然不能像獸骨、龜殼那樣儲存的長久,但是至少可以大量生産。

不過,竹筒的弊端也很明顯,它的體積較大,需要占據大量的空間。在竹筒上記錄,自然也會使用文言文。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在古代的朝廷上,無論大官小吏,有任何事禀報都會使用竹筒寫書,然後呈現給朝廷,由于當官的人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他們大都使用文言文,時間久了,文言文也成了當時的“官話”。

不過,到了西漢時期,紙張的出現逐漸代替了竹筒成為新的書寫載體,但因文言文的書寫習慣早已形成,是以文人墨客還是會在紙張是沿用文言文的書寫習慣,文言文類型的文章、古籍大量流傳至今。

官人大都以官話為主,但是民間的人日常說話還是使用“白話文”,但是書寫、記事用的還是文言文,其實也是為了節約紙張。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何為白話文

白話文是一種以漢語為母體的一種書面用語的形式,白話文的發展經曆了很漫長的發展曆程。

在明清時期以前,文言文是官語,也就是正統話;到了明清時期,半文半百的言語開始興起。四大名著很多人都看過,即便是沒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的人也能讀懂,雖然其中會出現一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但也不影響意思的了解。

嚴格的說,那時候的四大名著并不是純白話文版的,而是半白、半文的書寫方式。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到了晚清時期,真正意義上的白話文才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寫作風格。

所謂文言文,其實就是古人寫作時使用的一種文字方式,而白話文卻在不斷地衍變;在此之後,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界限愈發明顯,慢慢的文言文開始被白話文取代,沿用至今。

現如今的中華語言百花齊放,那各地的方言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方言

各地的方言形成,最主要的還是人口遷移過程中産出的。由于戰亂、開墾、戍邊等,不同地區的人們開始離開家鄉,遷移到了不同的地區。

中國曆史上多次的人口遷徙,将不同的語言習慣像融合,進而形成新的話語方言。

遷徙的過程中,外來的人口也會與當地的土著人口交流,在言語的上交流最常用的就是詞語語氣的模仿。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清朝時期的湖廣“填四川”的人口大遷徙,形成了獨居特色的四川方言。

清末時期的《成都通覽》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如今的成都人,大多是人口的祖籍都不成都的,語言卻形成了獨居各地元素的新方言。”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要麼被當地土著人的語言同化, 要麼當地方言被外來語言吸收。比如說《南腔北調》記錄的,用粵語的口語讀古詩更能聲情并茂,原因是粵語有九個調調,更符合詩詞中的古音韻。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還有《東言西語》中妙趣橫生的各地腔調的方言。

古人雲:“百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音,三裡不同調。”其實由此看來,對方言并沒有确切的标準規定,隻是當地人們習慣的一種說話方式而已。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結語

中華大地自古以來幅員遼闊,尤其是古人的出行并沒有現在這麼快捷友善,基本上各地都會有屬于當地的特色語言。

盡管有着曆史和地理環境造成的影響,但沒有絕對的标準,哪怕其中有些方言隻有一個人在講,那也是獨有的語言。

總的來說,無論多少種方言都是中國話的代表。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又難懂又難記的文言文,難道使用白話文不好嗎?

參考文獻

鄭子甯:《南腔北調》

鄭子甯:《東言西語》

瑞文網:《文言文的特點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