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作者:國關大俠客

最近有英國智庫預計,印度将會超越日本和德國,在2035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印度根據其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的考量,更預測印度将在2080年将會超過中國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印度這個預測,真的是令人驚訝,西方智庫隻是“捧了”印度一下,預測了這麼長時間跨度的情況,而印度人則大言不慚,直接認為幾十年後自己将超越中美、成為“世界老大”,真的是過分自信了。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12月27日,英國《泰晤士報》援引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公布的年度預測報告稱,中國隻要保持社會穩定,将在2037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預計到 2026 年,德國第三大經濟體的位置将讓位于日本;到2027 年,印度将取代德國成為第四大經濟體。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還預測,“擁有10萬億美元資本的印度将在2035年成為第三大經濟體”,美國可能在2050年的某個時候“反超”,而全球最大經濟體又将在2080年時“易主”,改由印度坐鎮,結果将是“全球地緣政治的轉變”。也就是說,到時候中美印将在很長時間内經濟體量相差不大,世界上有很大可能出現“三個超級大國”,三個超級大國處于三個陣營,這也就會對全球地緣政治産生影響。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英國智庫的主要依據看起來并不是那麼有說服力,但卻有些合理性。由于印度年輕人口非常多,已經成為了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短時間内不會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充足且有價格優勢;再加上繼去年印度正式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印度央行2023年12月8日宣布,将印度2024财年GDP增速預測從6.5%上調至7%,而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也預測指出,由于投資和強勁的内需,印度經濟預計今年預計增長6.3%,在全球主要國家中領先。

比起國際機構的看好,印度内部則更為自信。印度總理莫迪2023年6月份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當我作為總理第一次通路美國時,印度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現在印度是第五大經濟體,我們很快就會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其實,比起印度媒體及政客的鼓噪,印度國内明眼人一看便知,還不忘澆一盆冷水。印度前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認為,若印度2023年GDP增速無法突破6%,将無法實作“2047年成為發達經濟體”的目标,甚至将面臨“人口老齡化提前到來”“經濟發展‘未富先老’”等難題。他還指出,印度經濟發展存在“勞動參與率低”“經濟重地南方發展動力不足”等緻命問題,莫迪政府對此應少說多做。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印度政府都欣喜若狂,受到國際組織預測的提振,再加上英國智庫的加油打氣,早已把危機感抛到九霄雲外去了,而國内這些頭腦清醒的人唱的反調,他們又怎麼可能聽得進去。不過,在普通大衆看來,印度這次可能真的“有點希望”,而且西方智庫精英們很少以吸引眼球的方式公布相關報告,這種操作西方社會又都比較認可。

那麼,印度真的能如願以償,在未來幾十年内超越中美,特别是心心念念、攢着一股勁想要超越的中國,成為“世界老大”嗎?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首先,關于印度的發展崛起,分析人士在過去曾有過錯誤的判斷。在上世紀90年代,分析人士大肆宣揚不斷增長的印度年輕人口将推動經濟自由化,創造“經濟奇迹”。2006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曾将印度譽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自由市場民主國家”,當時的印度貿易部長表示,印度經濟将很快超過中國。盡管印度經濟确實有所增長,但現實卻是啪啪打臉。可見,并不是西方精英的預測就是“神聖”、準确甚至不可質疑的,而是和普通人的感覺一樣,都充滿了對現實的誤差。

其次,盡管印度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迅速增長,但印度的經濟規模仍然遠低于中國。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土地及勞動力方面都沒有優勢。第一,印度征地之難舉世皆知。依據印度現行《土地法》,企業征地需獲得80%受到影響的家庭同意,2015年9月,莫迪政府的“土改”再次以失敗告終。印度還是土地私有化國家,所謂“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總理也不能強逼隻有兩畝地的農民。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第三,印度基礎設施落後一直是制約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土地則是瓶頸中的瓶頸。以交通運輸為例,印度雖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鐵路、公路網,但條件差、運力低,需要大規模改造和興建,勢必涉及跨邦土地征用,難度更大。

第四則是勞動力的問題。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總以為印度有13億操流利英語的勞動力,随時準備接受雇傭并願意每周7天、每天16小時地工作,但其實真正會英語的少部分人口和集聚在大城市的“精英”們是不屑于去做這些“低端”工作的。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最後,印度社會十分撕裂。至今,印度尚未實作中國秦始皇所做到的“書同文”,印度有180種語言,其中憲法承認的有15種,比聯合國工作語言還多9種,外加700多種方言,這将大大拖延印度現代化的步伐。近期莫迪政府還想搞語言改革,但遇到的阻力非常大。沒有統一語言不是小問題,說明印度缺乏起碼的凝聚力,還把印度國家、社會、經濟、文化、民生的方方面面切得千溝萬壑。

此外,現代社會已經發展到機器人系統和AI等科技逐漸地替代人工,首先覆寫的必然是文盲的簡單勞動,然後才會涉及熟練勞工的複雜勞動等等。印度打算像20世紀80年代“中國制造”賺到的第一桶金一樣起家發展,基本是不可能的,時代早已不同了。中國靠這些資金修建了龐大的基礎設施,高鐵、高速公路、碼頭、電網、電信網,然後再有意識地推進産業更新。而且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現在中國是美國唯一的全球競争對手,頂級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主要來自中國、美國和歐洲,印度并不占優勢。是以,中國制造業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印度都不具備,更不要說超越現在的中國了。

2023年增速世界第一,印度經濟2080年超越中美?莫迪面臨5個難題

印度超越中美的言論,雖然自信心爆棚,但近些年來,印度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導緻“窮人越窮,富人越富”。與其做出“2080年趕超中美”這樣毫無意義的假設,印度不如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為群眾提高更好生活水準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