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讀者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一枚小小的鋼針紮進正在成長的小蘋果中,會對蘋果産生什麼影響呢?

2022年3月,藝術家劉耀輝包下一片蘋果樹,他要在這裡進行一場藝術實驗。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在果子長成之前給每個小蘋果紮進一根3.8厘米的鋼針,長度約等于當時果實的直徑。

原本以為這些鋼針隻不過是留在蘋果體内,結果卻令人意外。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因為等到豐收的季節,他發現175個蘋果存活下來的隻有75個,他們弱小畸形。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剩下的蘋果不是在樹上爛掉,就是掉落在土裡。

劉耀華說,他甚至能夠想象這些蘋果作為生命如何一分一秒與體内的鋼針作了激烈的搏鬥。

後來,他為這75個蘋果取名“不安”,并舉行了藝術展覽,這場個展名字叫:《祝你平安》。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拍下了幸存者與正常蘋果的對比圖。

你看,在愛和陽光下,蘋果原本會長成紅潤鮮豔的模樣,但在鋼針的作用下,幸存者一生都無法除去這枚鋼針對成長的影響。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這些蘋果在不安的掙紮中成了畸形的模樣,他們是苦難的幸存者,但是幸存不代表幸運,他依然不能改變受害者的本質。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安的心》 劉耀華 攝

這樣一場行為藝術帶給很多人深深震撼,這也讓我們不由得想起來餘華老師那番對“苦難”的經典诠釋:

“苦難就是苦難,他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被追求,磨煉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開。”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有多少人的成長像極了被紮進鋼針的蘋果?

一位母親帶着女兒出門旅遊,但是她故意買了一張無座慢車,然後讓女兒一路站到終點。

她說:現在要讓女兒感受一下自己成長吃過的苦。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這位母親發了短視訊,配文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尤其是明明看出來女兒“翻白眼”的不滿,卻還要“下次繼續”。

這到底是什麼教育方式?

把女兒逼到絕望求助,然後聽到她哭喊着說明白了生活的苦才滿意?回去後女兒就能努力學習,奮發圖強了?好像并不是吧。

火車上看起來同齡的女孩有座位,還能玩手機,戴着耳機聽歌。

這樣的對比之下,換作是我,我即使再能夠體會父母的辛苦,當下我也隻會想到“别人有的我卻沒有,别人父母都愛自己,我的父母卻隻會讓我吃苦……”

結果就是,“感受不到家庭的愛”如同一枚鋼針紮進了心裡。

去年母親節的時候,一個11歲的孩子用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偷偷地給媽媽買了一束花。

原本以為是給媽媽一個驚喜,但沒想到媽媽收到後卻說:“看着就來氣!一點也不實用,快拿去退了!”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孩子退完花回來後埋頭大哭。這位媽媽一點也不能了解,還把孩子大哭的樣子拍下來發到網上,并問大家:“兒子很委屈,竟然哭了,我真的沒做對嗎?”

事後有媒體采訪這個媽媽,其實她是内心裡嫌棄兒子亂花錢,是以很生氣。

那兒子就不能買束花讓媽媽開心一下嗎?

有網友評論得好:這個母親隻知道錢珍貴,卻不知道比錢更貴的東西。

一束花,花不了多少錢,而兒子的這份心意卻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其實我也相信,花掉這一束花的錢,對這位媽媽來說也不至于吃不上飯,但是可能來源于成長過程中物質的缺乏感,這讓她對金錢一直感覺到匮乏。

這種匮乏感和她現在有多少錢沒關系,而是給她烙下了深刻的苦難烙印:我們不配享受更好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她把這樣的“苦難”感傳遞給兒子,是以即使她内心有過一絲高興,但是她的那種“不配得感”還是讓她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兒子的禮物。

多少人還不明白,苦難一定程度上會提升人的精神品質,激發人的鬥志,但前提是苦難的承擔者有着堅韌的心力和非凡的意志,否則大部分情況下,苦難隻會摧毀人的信心、傷害人的尊嚴。

多少人成長在類似這樣的教育環境之下,直到長大了還是無法擺脫内心的不安全感、匮乏感?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去年的大學生實習真人秀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 5》中黃凱引發不少人共鳴。

這檔節目中大學生們實習的公司是一家頂級律所,大學生們的個人履曆都十分出色,大部分都來自北大、清華、牛津等名校。

其中,有人在國外讀書,還有人擁有豐富的才藝,從這裡就能看出大部分實習生的家庭背景應該還是不錯的。

但他們中,黃凱是個例外。

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大家談起自己的童年,同組的實習生說自己童年很快樂,黃凱卻說,自己基本上相當于沒有父母。

因為在他一歲多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然後母親就走了,父親又重組了家庭。

當他去父親家的時候,父親居然說他隻是這個村的一個孩子,并沒有說是自己的孩子。近幾年當他好不容易聯系上母親時,母親卻對黃凱說,不要再打擾她的生活了。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爺爺在70多歲高齡還要去山上挖草藥。好在黃凱很努力,他是他們村子裡的第一個大學生。

但是讀大學的時候他并不知道該選擇讀什麼專業,周圍的人都說讀醫學出來好找工作,于是,他就選擇了學醫。

然而,這并不是他真正喜歡的學科,是以在工作了一兩年之後,他又開始考研。而且這次他決定跨學科考法律!

你以為他的人生開始逆襲了嗎?并沒有。

在考研這條路上,他走了整整五年!這其中的壓力有多大,也許其他人不能感同身受。

好在五年後他終于考上了清華大學!

說實話,這簡直就是普通人改寫命運的範本。然而,當帶教律師說出自己的成長經曆時,我卻陷入了沉默。

帶教律師的父母都是北大老師,是以他一路從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大,他的人生很早就看到了方向,是充滿着希望和遠方的。

正如網友所說,黃凱努力了28年才終于到了人家的起跑線!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黃凱也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擁有這樣的教育資源,他就可以少走很多人生的彎路。

畢竟,類似黃凱背景的人大部分早早就辍學了。

值得欽佩的是黃凱本人的奮鬥精神,從來不是他所遭遇的一切苦難。

梅花香不是因為冰天雪地的環境,而是因為她本來就香。醜小鴨之是以變成白天鵝,因為它本來就是白天鵝。

如果沒有苦難,梅花的香隻會被更多人欣賞到,醜小鴨也不必經曆自我懷疑的階段,我們很多人的人生也隻會更加豐盈、充實。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可能我們被“苦難教育”捆綁得太久了,以緻于很多時候容易把現實問題歸因于個人問題。

高溫天氣,有人拍到勞工們用帽子舀涼水澆在身上降溫,于是有人出來說:我們還有什麼資格抱怨生活?

可能你還聽到過别人說:如果你覺得生活累,請去淩晨4點的菜市場與醫院急診室看看。

怎麼?我們是來比誰活在這個世界上更苦嗎?

如果看到别人吃苦,自己就活該受罪,那還努力幹什麼?

勞工們的确辛苦,那我們更應該去追問的是,他們有沒有高溫補貼?中午有沒有休息時間?工地有沒有給他們提供更舒适的休息區……而不是給他們廉價的同情。

如果你真的覺得很累,應該好好去休息,而不是去和别人比誰更累,誰更能吃苦。

正如那75個蘋果如果能夠說話的話,或許它們最想問的是:為什麼要給我們植入鋼針?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隻有看到很多苦難的根源,才有動力去改變!

明白了這一切,我們才能真正了解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想吃苦。因為很多苦沒有必要,很多苦也是被制造的,還有很多苦更是被合理化了罷了……

最後,我想到李健在去年國慶音樂節上一番話: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生活得簡單輕松,不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就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剛剛畢業的朋友,少經受挫折和磨難,不經受挫折和磨難更好。希望你們一帆風順。”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這段祝福送給所有朋友,祝大家2024年平安順遂!

什麼是苦難教育?這75個蘋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磊磊;來源:微信公衆号行動派(ID:xingdongpai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