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作者:生命時報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支原體肺炎、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這段時間,各種病原體輪流刷屏,“如何提升免疫力”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除了規律作息、合理運動,「補足營養」也至關重要。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告訴你哪些營養素可以給免疫力助力。

受訪專家

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馮麗君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王淑穎

近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臨床營養與健康分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解放軍總醫院)和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聯合釋出《免疫營養素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基于六大類13種免疫營養素的循證證據,對其在特定疾病的臨床使用進行了營養推薦。

其中,前四大類(蛋白質及氨基酸類、脂肪酸類、核苷酸、β⁃1,3⁃1,6⁃葡聚糖),需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通過相關補充劑補充;後兩大類(硒、維生素),特殊人群需通過補充劑額外補充,普通健康人群可以通過膳食補足。

一、蛋白質及氨基酸類

1乳鐵蛋白和乳清蛋白

乳鐵蛋白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理活性的天然蛋白質,有助調節免疫功能、抗微生物繁殖、調節鐵吸收等。

乳清蛋白是指溶解分散在乳清中的蛋白,在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方面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推薦意見:

  • 早産兒補充乳鐵蛋白,有助降低敗血症發生風險;
  • 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補充乳清蛋白,有助改善免疫功能;
  • 老人補充乳鐵蛋白和乳清蛋白,有助增強免疫功能,改善發炎反應。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2精氨酸

除具有一般氨基酸的營養功能外,精氨酸還與機體免疫功能密切相關。

推薦意見:

  • 嚴重創(燒)傷、圍手術期患者補充精氨酸,有助增強免疫功能,且可顯著降低重度燒傷患者膿毒症的發病率;
  • 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補充可顯著降低感染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

3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具有改善免疫功能、促進蛋白質合成、保護腸道等作用。

推薦意見:

當機體處于全身發炎反應、創傷及大手術等危重狀态,以及惡性良性腫瘤放化療等特定疾病狀态時,應盡早補充谷氨酰胺。

4支鍊氨基酸

支鍊氨基酸可減少肌肉蛋白和内髒蛋白分解,促進蛋白質合成,參與發炎反應、氧化應激、免疫調節等。

推薦意見:

  • 肝癌患者補充,有助降低複發率以及并發症的發生率;
  • 肝硬化患者補充,可降低腹水、水腫等并發症的發生風險,改善肌肉品質;
  • 圍手術期患者補充,可降低術後感染及并發症發病率。

二、脂肪酸類

1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

研究發現,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能通過多種機制調控機體的免疫反應和發炎反應,影響多種細胞功能。

推薦意見:

  • 圍手術期患者補充,有助于降低術後并發症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
  • 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補充,可改善惡液質(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常見的緻死因素)、降低發炎因子等,并可減輕抗惡性良性腫瘤相關藥物的毒性。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2共轭亞油酸

共轭亞油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推薦意見:

  • 适量補充可以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症狀;
  • 提高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
  • 降低人體發炎名額水準,改善哮喘、發炎性腸病、花粉過敏等症狀。

3中鍊脂肪酸

近年來研究證明,中鍊脂肪酸具有調節糖脂代謝、改善認知、提升免疫等多種生理功能。

推薦意見:

  • 适量補充能更好地改善健康人群、燒傷患者及消化道手術後患者的免疫功能;
  • 替代部分長鍊甘油三酯可減輕2型糖尿病患者發炎反應水準。

三、核苷酸

核苷酸的衍生物參與許多營養物質代謝合成,具有免疫反應調節等生理功能。

推薦意見:

  • 給嬰幼兒選配方奶,首選含核苷酸的,以維護其免疫功能;
  • 圍手術期、放化療期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應補充核苷酸。

四、β⁃1,3⁃1,6⁃葡聚糖

β-1,3-1,6-葡聚糖(BG36)是一種天然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推薦意見:

  • 一定劑量的 BG36 可預防和治療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改善免疫低下導緻的生活品質下降;
  • 反複呼吸道感染患者補充,有助減少發病率和持續時間;
  • 可作為過敏性鼻炎标準治療的輔助手段。

五、硒

硒在體内發揮抗氧化、調節甲狀腺素分泌、維持正常免疫功能的作用。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推薦意見:

  •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者可補充硒,有助調節免疫力,但是亞臨床甲減除外;
  • 膿毒血症患者補充可降低某些肺炎的發生率、全因死亡率和住院時間。

海産品、動物内髒是硒的好來源。對健康人群而言,隻要膳食結構平衡,就不會出現硒的缺乏。

六、維生素

1維生素A

維A對維持視覺、促進生長發育和保護機體上皮細胞和黏膜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維持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推薦意見:

缺乏維A的人群補充維A,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 維A的最佳來源是動物肝、腎髒、蛋黃、奶油和高脂肪的魚類。
  • 胡蘿蔔素能夠在體内轉化為維A,是以富含胡蘿蔔素的橙黃色、深綠色果蔬,比如胡蘿蔔、南瓜、芒果、木瓜,以及各種深綠色綠葉菜,都是供應維A的好來源。

健康人群應該常吃這些食物,有助補足維A。如果上述食物吃得少,維A缺乏的風險就比較大。如有皮膚和眼睛容易發幹,或晚上看不清東西的症狀,更可能存在維A的缺乏。

13種營養素給免疫力“充電”,有一種感冒時務必吃足

2維生素C

維C有助于維持和保護機體内穩态平衡,對免疫系統有積極作用。

推薦意見:

對于普通感冒患者發病期間、感染風險高的人群(如肥胖、糖尿病、老年人等),口服補充合理劑量的維C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但不推薦健康人大劑量口服補充預防疾病。

維C含量豐富的有鮮辣椒、油菜、苋菜、芥菜、菜薹、鮮棗、猕猴桃等。對于健康人來說,每天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就能滿足身體對維C的需求。

3維生素D

維D具有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和降低感染風險的作用,缺乏會影響正常的免疫功能。

推薦意見:

食物中的維D來源并不豐富,隻有魚肝油、動物肝髒、全脂奶、黃油、蛋黃、多脂魚等少數來源。

經常曬太陽是人體獲得充足有效的維D的最好來源。如果平時曬太陽較少,又不喜歡上述食物,就存在維D缺乏的風險,建議血清檢測後咨詢專業人員選用相關補充劑。▲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