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作者:小鹿角音樂财經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2023年12月31日,由薩姆·倫奇執導,全球知名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主演主唱的演唱會電影《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正式在内地上映,并同步登陸内地IMAX影院。

“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是黴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巡演。作為首部在内地IMAX大銀幕上映的演唱會電影,影片将泰勒數張專輯放入其中,原音重制了泰勒40餘首熱門歌曲,讓觀衆沉浸式體驗演唱會的現場盛況。這部電影也是2023年淘票票日增“想看”冠軍和2023年預售票房最快突破1000萬元的進口片。今日最新的資料顯示,目前《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票房已經過5723萬,首日票房超4000萬元,觀影總人次超100萬。據燈塔專業資料版,影片在一線城市場均人次高達61.4人,位列第一。如果你已經去過了電影院,那麼,你是否被演唱會上巨大的螢幕驚到了?場景美輪美奂,黴黴為歌迷們打造了一場極緻的視聽盛宴,每一個看完電影的歌迷無不期待有一天能在親臨現場,看一次黴黴的線下演唱會。這就是現場演出的魅力。2023年,從U2樂隊的“球體”場館首秀、SZA的舞台船,再到碧昂斯“文藝複興”巡回演唱會現場的視覺盛宴,今年超級明星們的巡回演出都在“舞台螢幕”和“試聽體驗”上徹底“卷”起來了。(回顧:球體耗資超23億美元,這是現場娛樂的創新與未來)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螢幕越來越大在疫情後這兩年對現場音樂的狂熱追捧中,一場又一場體育場演唱會打破了曆史紀錄。今年,螢幕在演出市場扮演了更為極緻、野心勃勃的角色,被主辦方部署為完全繼承的藝術工具,與聲音設計或者編舞一樣,成為打造現場演唱會體驗至關重要的環節。從這一點來看,這是科技對現場演出行業的滲透,也是疫情三年期間虛拟演出盛行之後,在客觀上加速了演出行業端的幕後制作技術水準和實力。從消費端來看,通過螢幕進行交流、工作和娛樂,也成為演出行業在疫情後打造演唱會競争力、締造極緻體驗的武器。今年9月底,當球體場館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大道開業時,它被譽為有史以來人類創造的最壯觀的音樂場所,在球體場館内開啟首場演出的U2樂隊也震撼了全球的歌迷。顯然,球體場館内的超級螢幕代表了2023年定義性音樂會體驗的頂點:通過迄今為止難以想象的大螢幕的使用,在現場觀看你在現實生活中最喜歡的音樂明星演出,就像投影的一樣——有時甚至是扭曲的鏡面,打造最具沉浸式的極緻視聽體驗。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視聽呈現TIKTOK化長期以來,舉辦演唱會的歌手一般會選擇被投影到舞台上的大型視訊顯示器上,這樣台下的觀衆可以擡頭就看到他們唱歌的臉、表情和動作。如今,随着短視訊的深入發展,線下演出的觀看體驗也有明星的變化。如果你注意到黴黴演唱會的衍生台超大螢幕,你會發現她好像就在你的手機端螢幕前表演一樣,她的面部表情、舞蹈動作和伴舞的表情,都精準地被捕捉到了舞台的螢幕上,呈現在我們的面前。U2在球體場館的演出,重制了他們1991年的專輯《Achtung Baby》,從演唱會螢幕的發展來看似乎也經曆一個完整的階段。從電視時代到社交媒體時代,2023年演唱會螢幕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的“切割痕迹”了,它試圖融入并放大當代社交媒體的視覺語言。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這種趨勢在2022年末達到了一個裡程碑,當時拉美小天後Rosalía的Motomami巡演擴大了她在TikTok上的現場表演,在Steadicam操作員跟蹤她的面部和舞蹈動作的情況下,視訊被傳送到她純淨的白色舞台後面的螢幕上,就好像她在時尚T台上或美術館裡,或實時拍攝音樂視訊一樣。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在碧昂斯的“文藝複興”演唱會中,碧昂斯被錄影機跟蹤,投射到一個巨大的螢幕上,螢幕被50英尺的光圈一分為二,她和她的樂隊在螢幕上表演。碧昂斯螢幕的厚重感代表了流行主義時代,觀衆對藝術家的要求,比如他們要比生活更偉大,達到極緻,以及社交媒體時代文化對每個人的要求,我們投影的表現比我們更平凡的身體自我更大、更完美。就像U2樂隊在球體場館的演出一樣,碧昂斯的演唱會也是由英國舞台設計師Es Devlin設計的,她現在是全球演唱會“螢幕上的女王”。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圖注:Es DevlinEs Devlin是全球頂級舞台藝術家,出生于1971年,年紀輕輕就被《衛報》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舞台設計師”,非常擅長用科技和藝術手段呈現超出普通人想象力的舞台效果。Es Devlin的職業生涯涵蓋了歌劇、戲劇,當然還有體育場盛會,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和兩場超級碗中場表演,她也是衆多明星藝人如U2、Beyonce、Adele、Lady Gaga、The Weekend等演唱會背後的螢幕視覺操盤手。顯然,當全景化的時代到來,全景早已經轉移到我們的手機上,它創造了我們對親密感和即時性的需求,或者至少是接近它的需求。而現在,現場娛樂的發展也正在快速适應消費者對全景化的視覺享受需求。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AV、沉浸式與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當提到如上這些明星的演唱會,大家總會聯想到造價不菲的舞台制作和硬體成本。但實際上,并不是每一塊螢幕的應用都意味着這要花費上數百萬美元,如果有創意也可以實作這一目标。例如,唱作歌手Feist将她的Multitudes巡演的現場表演變成了互動行為藝術,不需要花費巨資。她自己記錄了觀衆,然後将相機交給人群中的某個人,拍攝她與粉絲們的舞蹈,所有這些都以萬花筒般的效果投射出來。雖然大螢幕旨在拉近表演者和觀衆之間的距離,但Feist的DIY方法,充滿了低保真的綠色螢幕,面向現實的觸覺版本,使觀衆成為參與者,而不僅僅是觀察者,自然也沒什麼成本。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螢幕”與“表演者”之間的互動在今年有了巨大的增長,當然,這伴随着增強現實技術的大量應用。SZA的SOS将體育場變成了洶湧的大海和輕輕拍打的海灘,而這位歌手的舞台道具——一艘相當于百老彙布景的IRL拖網漁船——漂浮在她歌曲中打造的“水世界與滿滿的情感”中。哥倫比亞女歌手Karol G在她的巡演中,創造性的用她的螢幕給舞台道具鲨魚做了一個鳍。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在2023年全球聲勢最為浩大的時代巡回演唱會中,黴黴的整個舞台都是一個螢幕,它包括一個走着走着就亮起來的長舞台,以及一個立方體豎闆。這投射出她和真實的泰勒一起唱歌與成長的各種時代的疊代——這是對表演者在技術所代表的無限中複制自己的另一種诠釋。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在談論特效時,我們不得不強調黴黴知名的舞台“跳水沖擊力”。在表演過程中,這位歌手跳進了一扇活闆門,地闆上展示了水和海浪在T台上的沖擊。這樣的效果不僅創造了戲劇性和令人敬畏的場面,也讓與會者感到敬畏,而且也有助于打造黴黴演出的視覺故事。當黴黴表演《Look What You Made Me Do》這首歌時,現場視覺更是讓觀衆着迷。LED面闆上充滿了戲劇性的視覺效果,一排排玩偶盒子上裝飾着這位歌手的形象,她的服裝靈感來自她多年來的标志性造型。然而,在幾分鐘内,随着LED視訊牆發揮魔力,舞台随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将前衛的玩偶盒子陣容轉變為甯靜迷人的場景。歌手周圍開始綻放薰衣草花,營造出一種溫暖甯靜的氛圍,這個場景吸引了體育場裡歌迷們的每一雙眼睛。當然,黴黴的時代巡回演唱會證明了AV技術在創造迷人現場表演方面的力量。LED視訊牆、創新照明、水晶般清晰的音響系統、舞台自動化和互動視覺效果的無縫融合,使每一場演唱會都成為一場引人入勝、令人難忘的盛會。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隻能想象在現場音樂的未來将會提供給我們難以置信的視聽體驗。2023年結束時,黴黴的時代巡演和碧昂斯的“文藝複興”巡演電影都登陸了電影院,這又為歌迷提供了另一場超現實的冒險之旅,讓觀衆觀看一個描繪黴黴和碧昂斯的螢幕投影在螢幕内的另一塊螢幕上——與現存的舞台螢幕不同。正如碧昂斯在《文藝複興》中提醒我們的那樣,在一個關于巡演舞台創作的片段中:“你沒有意識到,”她說,“螢幕是手工制作的。”當然,全世界也心甘情願地湧向這些螢幕——《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之旅》和《文藝複興:碧昂斯的電影》都登上了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的榜首。參考來源:Pitchfork《Live Music’s Race to Find the Biggest Screen》NPR《When stars are on stage, this designer makes it personal for each fan in the stadium》Billboard《The Best Concerts of 2023》

演唱會“越來越卷了”:超大螢幕、TikTok化、全景科技化

「藝術家」:重塑|達達樂隊|張楚|孫燕姿|郎朗|金承志|唐漢霄|Mr. Miss | 龐麥郎|五條人|王嘉爾|易烊千玺|謝天笑|陳鴻宇|謝春花|張薔|龔琳娜|姚謙 | 胡彥斌|秦四風|吳彤|趙雷|臧鴻飛|小娟與山谷裡的居民|葉蓓|毛不易|陳輝|陳薩|李玉剛|阿朵|孔雀眼|盤尼西林|後海大鲨魚|萬妮達|郭頂|Bridge|李大奔|陳依妙|梁維嘉|Carsick Cars|HAYA樂團|Anti-General| 陳偉倫| SFG直火幫|文雀樂隊|王靖雯|李紫婷|莫文蔚|Daniel Ho|海朋森|乃萬|閃星 | 高虎......

「産業對話」:沈黎晖|徐毅宋柯|李罡|周平|馬晨騁|梁柱|曹彥|朱駿|穆欣硯|錢雷高航|韓嘯|洪嘯|牟頔|田元|周天澈|彭迦信| 吳佳倫|李亞鵬|卡斯|陳君豪|黃少雍|李泳彬|盧中強|戈非|陳華|丁博|劉鑫|王磊|楊浩宇|李岱|小柯崔恕董冬冬|李軍|李輝|李宏傑|郝舫|尹亮|任宇清|杜華|曾宇|丁東|Jonathan Serbin|袁濤|陶詩|張岩|張野|車澈|高天|Kenn Wu......

「營銷案例」:2023年H1音樂營銷觀察|營銷峰會觀察|品牌型音樂節|音樂氛圍感和心智種草|找“大流量”和“小缺口”|品牌做營銷瞄準大IP音樂節?|跨界噱頭到價值躍升|小鹿角智庫《中國音樂營銷發展研究報告》正式釋出......

「IP觀察」:超120場草莓打造獨立音樂“烏托邦”|Summer Sonic二十年|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暑期檔60+場音樂節開啟文旅消費新一輪狂歡|投資6000萬,EDC中國這一次打破了社交隔閡|揭秘全世界最賺錢的音樂節IP:科切拉案例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