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縱深丨入圍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圍場将呈現怎樣一幅能源圖譜

作者:縱覽新聞

閱讀提示

2023年12月27日,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公布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确定将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等15個縣(市、區、旗)納入第一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圍場成功入選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是近幾年其清潔能源産業快速發展的态勢促成的。

新聞縱深丨入圍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圍場将呈現怎樣一幅能源圖譜

圍場紅松風電場(攝于 2023年7月)。 張丹攝

累計裝機448.81萬千瓦 —— 清潔能源産業成經濟發展骨幹支撐

1月5日,圍場禦道口鎮三複興地村,“七彩河”光伏電站。

起伏的山坡上,一排排整齊排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闆,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七彩河”光伏電站,又稱國家電投神源圍場禦道口300兆瓦牧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我省首批并網容量最大、配備儲能規模最大、配套裝置最齊的新能源發電場站。

該項目2021年立項,總投資額約18億元,總占地約8250畝,總裝機容量300兆瓦。2023年6月28日實作首次并網發電,并網容量218兆瓦,2023年11月實作全容量并網。

“項目預計年平均發電量5.9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标準煤18萬噸,減少固體粉塵排放12萬噸,可以節省正常能源,改善本地能源結構。”項目建設方、承德神奧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黃前飛說。

“光伏闆上發電、光伏闆下牧羊”的“牧光互補”模式,是“七彩河”光伏電站的一大特色。為了讓羊群可以在光伏闆下自由活動,電站架設了高強度、抗彎、抗裂性能好的預制PHC(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和固定鋼支架系統。

“光伏元件最低點距離地面淨空達2.5米,前後排間距達10.8米,大範圍采用可循環利用的鋅鋁鎂合金材料,減少污染,安全性和發電效率更高。”黃前飛說。

告别三複興地村耀眼的太陽能闆,進入圍場南山嘴鄉、大頭山鄉、牌樓鄉、下夥房鄉一帶,則是風車的世界——連綿起伏的山巒上,矗立着一台台白色風力發電機,風葉随風旋轉。

這一區域的風力發電機,屬于華潤圍場元寶山300兆瓦風電場項目。風電場發出的電,最終接入禦道口500千伏變電站,通過冀北電網送往京津冀等地。

2022年12月,元寶山風電場引入兩台穩定電壓的新能源調相機,新能源裝機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新能源并網帶來的電網電壓波動超限、新能源場站短路比低、轉動慣量支撐不足等問題,一直限制着電網對新能源的輸送能力。新能源調相機,是新能源弱送出系統的‘穩定器’,具有電壓支撐性能好、過載能力強、可靠性高等優點。”新能源調相機建設方、華潤電力京津冀新能源公司電氣專工吳迪解釋說。

這是國内首個存量新能源場站調相機擴建工程,也是傳統調相機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新應用。新能源調相機技術由此開始在圍場推廣。

此後,與元寶山風電場串聯的神仙洞風電場、祥風風電場3家風電場總負荷率由最低的40%提升至70%,平均每年可增加發電量8000萬千瓦時。

“七彩河”光伏電站、元寶山風電場,隻是圍場衆多清潔能源項目中有代表性的兩個。

圍場地處内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過渡地帶,年有效風時5475小時,年平均日照時數約3000小時,風能、太陽能資源屬國家二類“很豐富帶”地區,風能資源可開發利用總量約900萬千瓦,光電可開發利用總量約400萬千瓦。

近年來,圍場挖掘清潔能源發展潛力,不斷推進能源産業轉型更新。

自2002年圍場第一個風電項目紅松風電場建成以來,圍場已累計建成清潔能源項目63個,擁有清潔能源企業23家,其中,風電企業16家、光電企業7家,均為規上工業企業。華能、華潤、國電等16家知名企業進駐圍場。

“圍場是承德最早發展清潔能源産業的地區,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清潔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分别占承德市的46.77%和40.9%,是承德市清潔能源發展規模最大的縣,清潔能源産業已成為圍場經濟發展的骨幹支撐。”圍場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任勇說。

截至2023年底,圍場清潔能源累計裝機448.81萬千瓦,發電91億千瓦時,實作産值39.4億元。

新聞縱深丨入圍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圍場将呈現怎樣一幅能源圖譜

近日,圍場儲能裝備制造産業園區承德圍釩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釩液流電池檢測工廠中的房間,技術人員正在對 1兆瓦全釩液流電池模組進行檢測。溫井生供圖

建設“巨型充電寶”——“1+N”儲能産業體系延鍊補鍊

1月6日,圍場腰站鎮,圍場儲能裝備制造産業園區。

承德圍釩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兆瓦級模組吉瓦級規模全釩液流電池全産業鍊生産線正在緊張建設中。

項目占地約25000平方米,包括科研中心、展示中心、電堆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釩電池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預計今年實作首期電池生産線投産。

該企業生産的建投釩晟品牌128千瓦電堆,是國内首個超過百千瓦的電堆,是全釩液流電池的核心部件,首款電堆已于2023年9月下線。全釩液流電池安全、壽命長,在峰谷電價差較大地區,可以為化工等行業提供儲能産品和綠電保障。

“受儲能規模、安全管控、靈活排程要求等因素影響,預計新能源發電企業自建強制配儲将會逐漸萎縮,共享(獨立)儲能将異軍突起,我們有信心憑借技術優勢、平台優勢搶占一定的儲能市場佔有率。”該公司副總經理溫井生說。

儲能産品,通俗了解,就是一個“巨型充電寶”,是清潔能源産業鍊條的重要一環。風電和光伏發電具有很強的随機性,要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就需要儲能産品幫助消納。

目前,圍場正着力打造“儲能裝備制造特色産業叢集”+“釩锂電池、氫儲能、抽水蓄能”的“1+N”儲能産業體系,培育發展百億儲能産業。

圍場儲能裝備制造産業園區,是圍場發展儲能産業的重要平台。

園區占地76552平方米,建築面積31527平方米,包括全釩液流電池生産制造項目在内,已經聚集了總投資近10億元的3個儲能裝備制造項目。

其中,國電神奧智能儲能綜合工廠項目于2022年6月竣工,當年投産,2023年完成産值1.59億元。

總投資5億元、占地130餘畝的海博思創儲能裝備制造項目,去年10月開工建設。項目計劃分期建設三條雙班年産能達2吉瓦時儲能裝置制造生産線,預計今年投産營運。

據了解,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供應商,在中國儲能系統內建商2021、2022年度國内市場儲能系統出貨量排行榜中位居首位,參與了山東省首批示範儲能項目、河北省在運作單體最大儲能電站等項目供貨,積累了大量儲能裝置供貨、調試和并網經驗。

“我們将借助物聯網、大資料、智能控制和智能傳感等技術,實作儲能裝置關鍵生産過程全面自動化,助力圍場儲能裝備産業向智能制造轉型。”該公司大客戶總監溫之興說。

以釩锂電池産品制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産業,隻是圍場發展儲能産業體系的一個方向。此外,抽水蓄能、氫儲能項目也在同步推進。

圍場廟宮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規劃總裝機100萬千瓦,目前已經完成初版預可研報告編制,并成功納入河北省抽水蓄能項目儲備庫清單。

抽水蓄能電站能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其運作靈活、啟停迅速,能夠提高電力系統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接納能力和資源使用率。項目投用後,預計每年可節約系統标煤約40萬噸,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00萬噸。

圍場的兩個氫儲能項目——上海航融集中制氫和大西溝風電制氫項目,也将在今年取得突破進展。

上海航融集中制氫項目,預計2024年6月建成投産。項目為一座生産規模約5000标方/小時的制氫站,配備2套900标方/小時和2套1500标方/小時的制氫裝置。

圍場大西溝風電制氫項目,将建設總量為10兆瓦電解水制氫系統,預計今年年内項目投産運作。

“兩個項目運作後,圍場清潔電力本地消納能力将大大提高。圍場氫産能預計将達到7000标方/小時,年産綠氫5400噸,年消納綠電2.7億千瓦時,為圍場建設京津冀領先的綠氫生産基地奠定基礎。”任勇說。

新聞縱深丨入圍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圍場将呈現怎樣一幅能源圖譜

位于圍場張家灣鄉的中廣核圍場峰值30兆瓦光伏電站(攝于2023年8月)。 張 丹攝

破解輸送難題——讓清潔電能近能消納遠能輸送

按照《關于公布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要求,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将立足加快農村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作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模式,探索推動農村地區用能保障、清潔替代水準提升。

看到這條消息時,黃前飛正巧計劃到圍場鄉村搞企業自己的清潔供暖試點。

2023年12月31日,承德神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定推出了《解決高寒地區居民冬季供暖問題試點方案》,方案計劃征集圍場農村家庭參與試點。

“6戶試點家庭組成一個居民組,我們免費為其配備一套空氣能系統,并加裝分布式光伏電闆和儲能裝置,之後将系統接入市電和分布式綠電,持續監控供暖效果和能耗參數。”黃前飛說。

該方案分析預測,使用“空氣能+市電”形式供暖成本約為25元每平方米,而使用“空氣能+綠電”形式供暖成本約為20元每平方米。

這家公司在圍場農村開展清潔供暖試點,是近年來圍場積極與新能源企業合作探索鄉村清潔供暖新模式的結果。

圍場地域面積大、農村人口多,目前還有尚待開發的分散式風光電資源100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資源20萬千瓦。圍場計劃按照“政府推動、按村實施、居民可承受、分戶收費”的基本方針,逐漸實作農村清潔供暖覆寫率達到50%以上。

圍場的綠電,除了本地消納一部分,更大比例需要向外輸送。

但長期以來因資金投入不足、電網老化等原因,圍場綠電送出通道建設相對滞後,這直接影響到供電輸電安全和清潔能源正常外送。

着力破解關鍵制約,今年圍場将承德牌樓500千伏輸變電站項目作為重要突破點。

“這個項目縣裡派出專人專職盯辦,通過多次與省能源局、冀北電網公司對接,目前整體進度較原計劃提前40天,原計劃2024年底完成,争取能提前4個月竣工投用。”任勇說。

目前,圍場清潔電能送出主要依靠2座輸變電站,總送出能力262萬千瓦。承德牌樓500千伏輸變電站投用後,将新增送出能力240萬千瓦,送出能力幾乎翻倍。

雖然圍場衆多新能源項目起點較高,但縣域總體科技創新内生動力不足,依然制約着當地清潔能源産業高品質發展。

為此,圍場在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增強新能源領域創新力。

前不久,承德神源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等8家圍場企業與河北工業大學達成技術合作意向,引進先進儲能、虛拟電廠、綠電直供等方面先進技術;承德神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北工業大學成功簽訂《“共享儲能智慧運維平台研究和推廣”項目産學研合作協定》。

根據圍場制定的清潔能源産業發展目标,到2025年,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力争超過900萬千瓦,其中,風力發電裝機64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60萬千瓦;氫能産能達到7000标方/小時,年産氫能達到5400噸;儲能容量達到610兆瓦/1100兆瓦時。

把握試點縣機遇,圍場的新能源圖景正加快展開。(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雲)

相關

試點怎麼幹 鎖定三方面

2023年12月27日,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入選第一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

近幾年,圍場在推動鄉村清潔能源高品質發展方面有諸多探索實踐。

自2017年以來,圍場共建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5個,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采取多戶聯模組化式,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55座,總裝機4.84萬千瓦,帶動159個貧困村7820戶脫貧戶戶均穩定增收3000元以上。

今年,圍場将重點從農村能源供給、消費、技術等三個方面做好試點。

推動農村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可再生能源多元供能體系。

積極開展農村集體閑置土地、農戶屋頂的光伏、風力發電開發工作,争列全省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示範縣。

結合鄉村能源站的設計和運作,重點推進圍場鄉村清潔供暖,根據城鄉經濟發展水準、群衆承受能力、資源狀況等因素,按照“政府推動、按村實施、居民可承受、分戶收費”的基本方針,逐漸實作農村清潔供暖覆寫率50%以上。

推動農村能源消費革命,實作縣域清潔高效用能。

着力補齊農村地區電網發展短闆,大力推進農村地區電網鞏固提升,規劃實施鄉村地區及周邊變電站增容改造等工程。協調電網公司改造農村電網,提高農村電網的供電能力,滿足新能源的入村入戶需求,同時滿足農村能源革命成果反哺工業的輸出需求。提升農村配電網柔性開放接入能力、靈活控制能力和抗擾動能力,積極服務分布式電源、儲能、電動汽車充電、電采暖等多元化負荷接入需求。

推動清潔能源與鄉村特色産業融合發展。圍繞建構“清潔能源與鄉村特色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依托中國馬鈴薯産業示範基地、首都農産品應急供應基地等特色産業平台,充分利用當地清潔能源資源,做到本地生産、本地開發、本地使用,提高本地化消納能力,促進縣域特色優勢産業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農村能源技術革命,提升農村智慧用能水準。

推廣多能互補綜合能源技術應用。因地制宜整合服務對象所能擷取的綠色電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多種清潔能源,提升電網資訊化、數字化、智能化水準,實作多種能源子系統之間的協調規劃、優化運作,結合鄉村振興打造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特色小鎮試點示範。

支援智能微網、各類新型儲能、農村小型生活垃圾環保設施、智能光充儲一體化路燈等試點應用。(文/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