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作者:古淩

在大陸的革命曆程中,湧現過不少英勇拼搏的戰士,正是由于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以,我們應該對這些先輩抱有最基本的尊敬。

對于先輩們來說,他們遇到的挑戰并非隻是來源于正面戰場,還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風險問題,特别是對陳昌浩來說,早年的經曆雖然讓他有了充足的革命經驗,卻仍然有一段低迷期。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我們要知道,陳昌浩作為1931年就被任命的政治委員,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少數上司班子之一。這樣的人物竟然在蘇聯待了14年,他的經曆自然令人好奇。

那麼,陳昌浩到底是出于什麼原因才會留在蘇聯十幾年後才回到國内擔任職務?他又在蘇聯内遭遇了什麼情況?現在,我們對這件事進行一個簡單的複盤。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陳昌浩的成長經曆

陳昌浩,祖籍為湖北武漢,雖然在1905年動亂的社會背景下,陳昌浩的出生并不能算是什麼好時候,但他的父母卻是十分開明的,他們認為要想改變家庭情況,隻能學習知識。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陳昌浩對學習一直非常重視。對比現在内卷的教育行業,以前能夠保持自己的想法就已經算得上自制力出色了,毫無疑問,陳昌浩正是這樣的人。

他對自己的要求一直是高于平均線以上,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家庭真的為了溫飽在不斷奔波,是以,想要超越其他人,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是陳昌浩對世界的第一次認知深化。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而在這樣思想的引領下,陳昌浩考入了師範院校,開始學習更加進步的知識文化。

在學校中,進步的思想往往是傳遞非常快的,處于資訊高度更疊的環境下,接觸到國際上上的共産主義思想同樣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這也是陳昌浩投身革命的早期情況。

可一切嶄新萌芽的思想,必然都需要經曆一番考驗後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共産主義也是如此,在當時的國内局勢下,共産主義經曆了很多磨難。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讓不少進步人士都犧牲了,中央也意識到了在思想上的局限性,是以指派了一些進步青年前往蘇聯進行學習,其中就有陳昌浩的身影。

這次的蘇聯之旅持續了3年的時間。在這3年間,陳昌浩學習到了很多先進的思想和知識,對如何開展群衆運動有了更深的認知,這批進步青年可以說讓革命在思想上打開了局面。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學習理論思想知識的陳昌浩,在回國後卻是投身軍營,成為了一名作戰指揮,而且他并沒有因為實戰經驗的不足出現什麼問題,反而是立下了赫赫戰功。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由于軍事上的出色天賦,僅僅25歲的陳昌浩就已經擔任了紅四軍政委,他的上任給革命隊伍裡帶來了偏向于創新性的一些新想法,且在戰場取得了成效。

“反圍剿”戰役時,在陳昌浩的指揮下,多次轉危為安,這些實打實的戰績,讓更多人對陳昌浩抱有敬意。其中,還有個值得一提的是從國民黨處繳獲的一架飛機。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1931年,大陸建設初期階段,空軍力量并沒有形成什麼規模,是以,對于這架戰機,很多人看得非常重,可問題又來了,誰來駕駛這架戰機?

雖然說紅軍當時俘獲戰機的時候,将對方的飛行員也抓住了,他也表示自己願意投誠的想法,但軍隊方面難道還能選擇國民黨的飛行員駕駛飛機嗎?

最後争執不下,隻能決定再多派一個人跟着上飛機。這份工作可謂是十分危險,一旦飛行員反叛,就可能導緻監視的人失去性命,陳昌浩在這種情況下,主動請纓執行任務。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戰功累累,遭遇重創

自此,這位小将赢得了軍中一些前輩的贊賞,而且,一線的将士們聽到政委親自上到陣線上進行軍事任務,心中更是受到極大的鼓舞,讓戰事的整體形勢向着我方靠攏。

這次的戰事持續了43天,紅軍英勇奮戰,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次的勝利頗具紀念意義,因為是紅四軍成立後取得的第一個大型戰役的勝利。

可戰役形勢是瞬息萬變的,一步踏錯就可能逆轉勝負的結果。1936年10月,在軍中建立起威望的陳昌浩遭遇了人生的極大挫折,即西路軍兵敗。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西路軍當時的任務為建立河西根據地,與蘇聯建立一個交通線路,我們都知道,戰事期間,後勤保障和資訊傳輸是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而這些都離不開交通線路的建立。

是以,西路軍當時的任務成果非常關鍵,可能也正是這份責任感,讓陳昌浩沒能如同往常那般冷靜,在西征的途中,因為補給沒有保障,最後喪失了主力軍隊。

最後雖然突圍成果,但已經死傷大半将士,這份責任終歸要有人負責,是以陳昌浩在輾轉各地回到延安後,立刻就主動請責,将責任歸結到了自己身上。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1938年,被免職處理的陳昌浩來到了新的崗位,雖然他心中對于革命的熱情依舊熱切,可身體已經不能再支撐他繼續前進了,如果因為傷病導緻任務出現問題,他估計無法原諒自己。

為了不給革命任務添麻煩,陳昌浩離職治療,可大陸當時的情況不容樂觀,延安也沒有相應的醫療條件,是以,中央準許了陳昌浩前往蘇聯尋醫。

當時的陳昌浩心裡隻是将這次行程當做了一次普通的找醫生看病的經曆,他不知道,這一去就要14年後才能回來了。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他剛剛來到蘇聯就出現了戰火。

戰時的政策和平時政策不同,特别是為了維護兩國關系,陳昌浩本身的安全是最為重要的,是以,蘇聯直接将他送往了一個小鎮保護了起來。

本來以為很短的行程時間也在不斷拉長,他治病的時間也是越拖越久,直到5年後才算是稍微好轉。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身體恢複一些後,陳昌浩就想着回到祖國,可當時蘇聯正處戰火無法出境,是以,陳昌浩在蘇聯投身蘇聯的衛國戰争,這也是為了維持當時的共産國際關系。

1952年,陳昌浩向中央遞交申請,希望能夠回到祖國,最後被審批通過,他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但是闊别14年,很多人和事都已經發生了巨變。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前妻任職副部長,長子發展核工業

回到國家後的陳昌浩受到了老幹部們的熱烈歡迎,而當他看到其中一位名叫張琴秋的女性時,心情非常複雜,因為她正是他的前妻,離開14年,萬般言語隻能彙聚成一句抱歉。

他們兩人是在1936年7月結婚的,可戰争無比殘酷,不會因為兒女情愛對誰有所偏向,在戰事中,張琴秋在突圍行動中不幸被國民黨抓走,而且還被奸細出賣了資訊。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萬幸的是,當時國共兩黨合作正在洽談,是以國民黨沒有第一時間下手,周總理也特意将張琴秋加到了合作要求當中,是以兩人才能再次團聚。

但誰能想到,從國民黨回來的張琴秋得知了丈夫趕赴蘇聯治療的消息,這一去就是14年。這14年間,張琴秋向組織申請,結束了這段感情,現在看來,兩人也是頗為遺憾。

不過被救回的張琴秋雖然在愛情上有所遺憾,可在事業上卻一片向好,不隻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女性幹部,而且還是婦女解放事業的開拓者。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另外,陳昌浩最為憂心的人還有自己的兒子。帶着二兒子離家14年,他并沒有得知自己大兒子目前的狀況,而在詢問過後,他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他的兒子陳祖澤不到14歲就加入了革命隊伍,先後參與了抗日和解放戰争,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建設需要更具專業性的人才,陳祖澤響應政策,開始豐富自己的學識。

最開始,陳祖澤前往東北大學學習,後來又前往蘇聯留學,回國後又是直接投身基層建設,積累相應的經驗,将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情況當中。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作為一個父親,同時也是革命的前輩,對孩子能夠走上和他相同的道路,想必他心中也是感慨頗多。

1967年,陳昌浩去世,享年61歲。

不過,他大兒子的路途反倒是一帆風順。

陳昌浩:晚年回國當副局長,前妻任副部長,大兒子參與核潛艇研究

1974年,陳昌浩的大兒子參與國家的核潛艇研究工作。作為國之重器,核潛艇的研究可以說對海軍意義重大,而陳祖澤也沒有辜負其他人的期望,研制出了大陸第一代反應堆穩壓器。

陳昌浩的一生有過巅峰,也有過跌落到谷底的情況,不過,他們一家人能夠保持初心,為了國家建設事業奉獻一切,值得我們保持敬重。

參考文獻:

1.改變你我命運的那些瞬間丨千鈞一發的密電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10520/t20210520_525490785.shtml

2.一代将領陳昌浩親上飛機扔手榴彈

https://china.cnr.cn/yaowen/201106/t20110614_508093570.html

3.陳昌浩回國後默默無聞,妻子任副部長,兒子卻成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6516441476130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