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作者|深氪新消費 寶璐

時移世易,國内消費者赴日搶購馬桶蓋的熱潮一轉眼已過去了近十年,十年間變化翻天覆地,短短時間裡,國産智能馬桶已然悄悄逆襲。

資料顯示,國内的智能馬桶銷量已經由2016年的439萬台上升至2021年的910萬台左右,2022年大陸智能馬桶銷量超1000萬台,内銷額達到317億元,線上銷售額達64億元,同比增長27%。在近年天貓的618和京東雙11戰報中,智能馬桶銷售增長率遠優于其他家電品類,這樣的快速增長,一舉逆襲了與日本馬桶品牌之間銷量占比的格局。

2022年智能馬桶線上管道銷售額市占率裡,國産品牌的前三位占據了80%的份額,呈壓倒性的數量優勢;線上TOP10的品牌銷量排行裡,有7個都是國産品牌,以九牧、箭牌為前位,将以往熱門的松下、TOTO擠到身後。

國産智能馬桶品牌逆襲的背後,是來自浙江、廣東、福建三個超級産業帶的交叉支撐。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資曆最老的台州

中國智能馬桶産業的發展,就始于浙江台州。作為發源地,國内最早一批做智能馬桶的品牌基本都紮根于此。

國内智能馬桶的誕生,來源于台州商人獨到的眼光。

智能馬桶雖起源于美國,但真正風靡的市場是日本,上世紀60年代日本便開始推廣使用智能馬桶,1992年的時候,日本的智能馬桶普及率已經過半,在酒店、商場以及其他公共場所,智能馬桶都是标配。

出于對使用感的驚訝,台州商人金建國帶了一個日本的智能馬桶蓋回到台州,采用最原始的辦法,将産品全部拆分,并召集技術人員以此為樣本攻克。并從上海聘請了進階電子工程師,在沒有任何圖紙、技術概念、專利指導的情況下硬造,竟真的研發出了國内從未出現過的智能便蓋的核心主件,主要闆及配套程式。光是攻克馬桶上看似簡單的智能程式,就花了三年時間,最終在1995年成功組裝出國内第一台智能便蓋,再到2003年成功研制全國第一台一體式智能馬桶,國内智能馬桶的第一個時代,便由台州開啟。

雖然國内在2003年就誕生了智能馬桶,但卻仍是個“養在深閨無人識的行業”。2003年,房地産才正式确立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2005年,房市調控的老國八條才随之出台,彼時的國内住家裝修,基本都以便廁為主,馬桶都非常少見,智能馬桶更是隻有财力雄厚的家庭才會選擇。

直到2015年,财經作家吳曉波的《去日本買隻馬桶蓋》,将智能馬桶這個國人不太關注的領域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至此,整個智能馬桶産業以及台州才有了空前的關注度。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國家級的關注度,為台州智能馬桶行業帶來了一次造富潮流,數年間有六大企業冒出頭,維衛、西馬、怡和等,也成為了如今台州行業的六大家族,參與智能馬桶國标制定的基本上都是台州系品牌,行業地位一騎絕塵。

資曆最老的台州,曾是中國最大的智能馬桶制造基地,擁有整機配套企業20多家,零部件企業近300家,年産量占全國的60%以上。

不過2015年的東風,不止吹到了台州,也為其它産區提供展露頭角的機會,尤其是遍地生意人的福建和廣東。

智能馬桶開始暢銷後,各大産區同時發力,從高端到中端,中端到低端,貼牌到自主,線下到線上,開始了全方面的比拼。台州除了先發優勢無可替代,其它的産業優勢都被逐漸被追趕,尤其是訂單一增多,台州缺少配套陶瓷基地的缺點越發凸顯。

材料缺口大,訂單就快不過人家,導緻台州一線的品牌,大部分産能在為佛山做衛浴貼牌,自主品牌占比一步步縮小,二三線品牌,基于資金和銜接周期的考慮,大部分也都放棄了,因為不少企業無法在周期内轉虧為盈,隻能被迫回到貼牌模式。

對台州來說,隻有智能馬桶蓋一個優勢反而成為了劣勢。

故此,台州智能馬桶的份額已從60%降到了30%。

其中大部分的份額,則都被潮州攬走。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價格最親民的潮州

能在作為“大哥”的台州手裡搶份額,潮州這個台州曾經的“小弟”有自己的本事。

潮州是全國最大的衛生陶瓷的生産出口基地,有衛生陶瓷企業上千家,大規模的企業約90多家,其餘則是作坊式生産較多,是國内衆多品牌的OEM貼牌集散地。

潮州産區的智能馬桶以低價聞名,就在于其有着大量具有陶瓷優勢的低端品牌群,而這正是台州所最缺乏的。

早期潮州,便是是以為台州打工做小弟多年,大量為台州提供制造馬桶所需的衛生陶瓷,潮州衛生陶瓷産品品質、口碑和影響力在國内名列前茅,消費者接受度很好。

在此條件下,要提升台州的産能,台州智能馬桶蓋與潮州陶瓷坐便器互補尤為重要。

在潮、台企業的合作初期,擁有技術優勢的台州智能馬桶蓋企業掌握着主動權,要求潮州衛浴企業專門為台州開模生産陶瓷坐便器,為台州提供獨家優等品,而作為互利互惠的條件是,台州企業向潮州企業提供智能馬桶蓋。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但合作的推進,由于潮州有着材料優勢,是以制造馬桶的成本更低,台州企業發現潮州企業銷售的産品價格,不僅比台州出産的便宜,且銷量還更高。

台州企業随後調整了政策,一款陶瓷坐便器原本需要配10多款智能蓋闆來銷售,台州縮減了提供範圍,改為隻向潮州企業提供一款智能蓋闆用以配套,翅膀漸硬的潮州自然不肯,雙方不歡而散。

智能馬桶蓋是馬桶制造的非必需品,但陶瓷卻是必需品,智能馬桶一體機離不開潮州産區,加之馬桶普及率比智能馬桶普及率要快得多,優勢還是潮州大。沒了潮州的支援,台州企業很快就在内卷戰中乏力起來,開始“倒舔”潮州。

不少台州蓋闆企業都轉換了方向,主攻潮州的貼牌市場,向潮州衛浴企業供貨。

潮州的中低端品牌用台州提供的馬桶蓋,在潮州當地組裝成一體機,打上各式各樣的品牌LOGO,發往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再流向消費者終端。台州的中小企業直接成了潮州企業的供應商,逐漸失去話語權,貼牌價格漸漸下降,貨款周期越來越長。而擁有超多品牌的潮州,憑借極高的成本效益,堪比華強北的存在,以絕對優勢占領了數量規模最大的中低端市場。

不少台州蓋闆企業在潮州都有辦事處,一家台州蓋闆企業在潮州貼牌市場月銷量能達到四五千套。

2015到2018年,三年時間,潮州就從小弟變身大哥,而台州,成也蓋闆,敗也蓋闆。

目前,潮州出口的國家和地區約160多個,主要市場在歐美、中東。潮州衛生陶瓷生産總量約占全國生産總量的40%,馬桶産量也為全國增速最高, 而台州蓋闆企業大舉進軍潮州貼牌市場,是潮州衛浴企業的網銷管道出現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高端企業最多的廈門

另一個後起之秀,則是廈門。

被稱為“衛浴矽谷”的廈門,坐擁全國衛浴行業A股上市公司的一半。作為主要的馬桶蓋(包括智能與非智能)生産基地之一,廈門的年産量在2600多萬套。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的馬桶蓋,近五分之一都是産自廈門。

廈門的産業建立,來自對岸的台企。

初入廈門建立衛浴産業鍊的台灣仕霖集團,是廈門第一家衛浴企業。二十多年間,台灣衛浴企業接連落地廈門開拓中國市場,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也從台企中延伸而出。

建霖集團的第一任總經理離開後建立了威迪亞,從威迪亞離開的團隊又成立了瑞爾特……如今都是廈門當地的龍頭品牌。

廈門産業帶,呈現巨頭加小企業的格局,是外銷出海的最佳市場。

廈門代工的馬桶蓋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相當之高,外銷的份額至今仍高達90%,貼上國外的品牌銷往全球,也能被不少國内消費者遠渡重洋買回家。

曾經被捧上神壇的日本馬桶,不少也是“廈門造”。最受國内消費者熱捧的品牌松下,曾公開承認,其所有在日本銷售的馬桶蓋無一例外都在中國代工,日本其他知名品牌如久野、TOTO、東芝等,也有至少兩三成的銷售量在福建、廣東和浙江等地代工。僅在廈門一地,就有國際排名前二十的知名馬桶蓋中的80%放單生産過。其中不乏被稱作“衛浴界的勞斯萊斯”的杜拉維特、“德國衛浴瑰寶”的唯寶等品牌的智能馬桶及智能馬桶蓋都在廈門代工。

年銷317億,國産馬桶出息了

和給潮州代工的台州截然不同,相比起來,廈門的代工廠活得非常滋潤。多年的穩定合作下,廈門的代工廠話語權越來越高,甚至已經成為了國外品牌商們的左膀右臂。

海外的品牌公司每年都要做的同一件事,就是到廈門工廠看款、選款。因為廈門代工廠常年合作着全球範圍的頭部品牌,了解代工廠的産品更新情況,是尤為重要的。品牌商能夠通過這一舉措,細緻地觀察到使用者的審美變化、同市場内競争者的動作方向、以及往後新産品趨勢,進而有備無患地制定和調整品牌政策。

同時,有了給海外品牌代工的多年經驗,廈門的産業鍊已經從隻負責生産的OEM,進步到了可以坐擁有知識産權和專利的ODM。

盡管海外品牌對于高端款式的技術、外形、生産都握在手中,但銷售額占比最大、最穩定現金流産品部分,即中低端産品部分,對代工廠則已經不是難事,廈門的龍頭企業松霖,是摩恩、toto、漢斯格雅、科勒的長期代工廠,其擁有的專利累計已有2000多個。

而廈門的代工廠,足有三百多家,且這些代工廠,如今甚至正往産業鍊的更高處,即OBM(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邁進,彼時的廈門制造毫無疑問将成為“中國制造”自主創新的代表。

從制造到智造,國産馬桶的逆襲還将乘風破浪。

*以上圖檔已注明出處,配圖僅作參考,無指向性及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參考文獻:

1.潮州智能馬桶出現爆發式發展,今年網銷企業有望超200家 |廚衛資訊

2.2023年中國馬桶行業銷售管道現狀分析 線上管道占比近50% |前瞻網

3.廈門衛浴業轉型之戰:馬桶蓋産業探索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