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作者:腦動計劃
汪曾祺的曆史也很差,因為他不學習。曆史老師布置西洋通史的作業,他畫了一幅馬其頓帝國的版圖,畫完之後當作業,老師看完哭笑不得。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因為老師的推薦,最近我在讀《汪曾祺小說全編》,以前沒有讀過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一讀之下感覺他的文字和很多人的文字不一樣。

他的文字不追求氣勢恢宏的意境,也不追求繁瑣沉重的抒情,他在意的是舒緩從容的表達。他說:“泰山過于雄偉,是以我從不寫泰山。”“我不在乎深刻,中和才是我所追求的。”是以,他筆下多的是芸芸衆生瑣碎的日常,和花開花落爛漫的雅興。

他善于從人民群衆的口頭語言中學習文學表達的方式,不但刻意從人民群衆的口頭吸取營養,還留心街頭的各種文字,能從街頭的各種啟事、告白中感受到口語的芬芳。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分開來讀,句子平淡無味,湊在一起來讀,便充滿韻味。先生曾把語言具象化成“流動的水”。在他的散文中漫遊,感受到的是如水一般溫柔、細膩的情感,這股溫泉漸漸流入讀者的心田,帶着它的溫存、安靜,讓讀者品嘗到這份情感帶有淡淡的鄉愁,還有些許京味的懷念。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一、不缺愛的童年

因為喜歡先生獨特的文字魅力,我對先生的生平也充滿了好奇。汪曾祺先生生于1921年,他的生日非常特殊,出生于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本來就非常喜慶,汪家可謂喜上加喜。汪家家境殷實,屬于舊式地主家庭。在這樣一個家庭裡,汪曾祺生活得很惬意, 雖然他生在亂世,但他從兒童到青年時期都過得非常逍遙自在。

汪曾祺先生的祖父是舊式的文人士大夫,但父親是個新舊思想相容的很有趣的人,汪曾祺先生一生受父親的影響非常大。父親喜歡畫畫喜歡刻圖章,是以他後來會畫畫也是跟父親學的;父親還喜歡彈琵琶,喜歡拉胡琴,琴棋書畫樣樣都會;父親也喜歡做菜,這些都深深影響了他,汪曾祺先生文章最重要的特點都跟吃有關;汪曾祺的父親喜歡打拳,單杠體操,還會祖傳的治病方法,父親真是一個全能型選手。

先生有這樣一個興趣廣泛充滿了童趣的父親,他們的相處更多的時候像兄弟,他們一起鬥蛐蛐、放風筝,真的是親密無間的父子。汪曾祺17歲初戀時,他想給女孩子寫情書卻寫不出來,怎麼辦呢?父親就給他出主意,說這裡應該這麼寫,那裡這麼寫不妥。其實父親是包辦婚姻沒有寫過情書,但他卻認真地幫汪曾祺出主意,可見他和父親情義很真切。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年輕時期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端午的鹹鴨蛋》寫出來後,竟讓家鄉高郵的鹹鴨蛋盛名遠揚,用現在的話說,汪曾祺先生這是用文字帶火了高郵的鹹鴨蛋。關于鹹鴨蛋,有這樣一幕情景,小汪曾祺和父親一人拿一根筷子去試鹹鴨蛋的成色,父子倆弓着腰,拿筷子去戳紅得流油的蛋黃,然後在嘴上抿一抿,想想就十分美味。吃完了鹹鴨蛋,蛋殼也不能閑着, 他們就去捉熒火蟲放在鴨蛋殼裡,一閃一閃多麼美好。

汪曾祺幼年喪母,三歲時母親就因肺病去世,後來繼母也在他兒時去世,再後來又有了第二任繼母。這個繼母陪伴他的時間比較長,他對她也很尊重,他和繼母有很深的感情。

二、他是個學渣

汪曾祺先生的家境很好,是以他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很好,一路讀到國小國中, 最後考入了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學——西南聯大。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當年日寇侵華時,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于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準許,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大學在中國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學術地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标簽意義,這所大學名人輩出,比如有十大牛人鄧稼先、楊振甯、李政道、朱光亞、陳芳允、黃昆、屠守锷、劉東生、王希季、葉笃正等。

雖然汪曾祺考入了聯大,但他卻是個妥妥的學渣。

這沒有冒犯先生的意思,他的數學很差,比如,他做數學幾何題時,會把證明步驟全部略去,隻寫結論。

他的英語也很差,上課從來不記筆記,考試前一天熬夜抄同學筆記,導緻第二天睡過了頭,他去教室時考試已經結束,是以英語得了零分。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汪曾祺的曆史也很差,因為他不學習。曆史老師布置西洋通史的作業,他畫了一幅馬其頓帝國的版圖,畫完之後當作業,老師看完哭笑不得。我讓你寫有觀點的學術性分析,你給我畫一幅畫交作業,你的這幅畫美術價值高學術價值無,就給他打了37分。西南聯大計分和現在不太一樣,一個學年兩個學期,這個學期考37分,如果下個學期考83分,總分120,平均分正好60分,兩次成績都算及格。第一個學期計分不高,那麼第二學期必須翻盤,于是汪曾祺找了兩個曆史系的同學坐在邊上,他抄.了答案得了85分,平均分剛剛好及格,曆史課竟然通過了。

汪曾祺從小跟父親玩卻體弱多病,是以體育很不好。當時聯大的體育老師叫馬約翰,馬老師很不喜歡他,體育不好還從來不上體育課,給你一個不及格。

因為英語和體育都不及格,大學四年汪曾祺讀了五年,第五年他專門修英語和體育。等到畢業的時候,學校配置設定他給美軍當翻譯,當時的美軍是盟軍,美軍機曾飛到重慶投下數百萬噸的物資,為當時的抗戰做出很大貢獻。讓一個英語不及格的人去給美軍當翻譯,汪曾祺不服從配置設定,就被學校開除了學籍,沒有拿到大學文憑。

在所有科目中,汪曾祺一枝獨秀的是國文,文章寫得特别好。西南聯大之是以著名是因為近代史上,很多叫得出名字的文人大都在這個學校,比如說查良铮、沈從文、聞一多,還有很多老師們都在這個學校。聞一多當時非常欣賞汪曾祺,經常給他打最高分。有次一個同學讓汪曾祺代筆寫作文,寫完交上去,聞一多先生看完非常高興地說:“寫得太好了!寫得比汪曾祺還要好。”

汪曾祺什麼課都逃,朱自清的課他也逃。本來朱自清想讓他留校給自己當助教,可是他經常不上課,是以這個機會就失去了。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不過沈從文的課他從不逃,但他說沈從文先生講的課很糟,說沈先生不會講課,一個老師自己懂自己會,跟你會講是兩碼事,有很多大家自己學富五車,但他隻會寫不會講,有的老師有五分的東西可以講出八分來,一個大師有十二分的才能,但你不會講,你的兩分都沒辦法給學生。沈從文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老師,他當時被查良铮、朱自清,還有很多當時的大家們吐槽,非常不歡迎沈從文來西南聯大,但唯獨汪曾祺卻很喜歡沈從文先生。

汪曾祺先生在少年不識愁滋味,兒時雖有喪母之痛,但家裡有父愛如山,父親不斷地給他找繼母,繼母對他又很好,是以汪曾祺的幼年、少年、青年過得都無憂無慮的。上大學時他不上課幹嘛呢,整天跑到昆明城裡去茶館、去餐廳,到各種消費娛樂場所玩,去看新鮮的東西,每天過得日夜颠倒,是一個沒有正形的纨绔子弟。

三、縱是磨難也當快樂

他這一生,一開始春風得意,中間也有過畢業之後到上海找不到工作,但有沈從文先生給他介紹工作,還有很多貴人相助,過得還是很順遂。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沈從文與汪曾祺

建國之後汪曾祺三十多歲,即将步入中年,他沒有什麼政治想法整天樂呵呵的。當時最著名的寫作流派有京派、海派和左聯,京派的代表人物是周作人,周作人雖然在曆史上有污.點,有漢.奸的名頭在,但周作人在寫作方面很有見地。他說寫作這個東西要根據人性來進行,主張回歸到人的本性和人情的真實,通過抒發情感和描繪夢境來展現生活的藝術化。京派更重視的是文學本身的優美,不希望和時代更多地去糾纏,反對為了政治、革命、商業這樣的目的去寫作。

如果說京派屬于純文學流派,那左聯就是為了革命鬥争而出發的寫作流派,代表人物是周作人的哥哥魯迅先生。為了商業的寫作流派是海派,商業氣息濃重,更多的是為了市場經濟,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以讀者的口味出發去寫作。從文學本身出發而寫作,還是欣賞京派的原則和立場。沈從文後來成了京派的掌門人,汪曾祺則成為京派寄予厚望的年輕人。

在1958年那個特殊時期,當時有一個說法,一個機關裡95%的人是好的,5%的人是壞的,也就是說每個機關都必須揪出一兩個右.派。在劃右.派的會議上,剛好汪曾祺去上廁所,機關為了湊名額,就把他定為右派。汪曾祺就這樣被發配到張家口去勞改。也就是在勞改的時候,他才體會到鄉土的感覺,體會到老師沈成文先生文學當中的很多精妙。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一個人會不會生活,就看他怎麼面對苦難,汪曾祺先生即使遍嘗苦難,他也很樂觀。文革期間,他被配置設定到馬鈴薯研究站,他數學很差,更不要說實體化學了,一個文科生做不了研究,機關上司就給他一個任務,讓他畫馬鈴薯。

研究所有品種繁多的馬鈴薯,當時也沒有什麼攝影裝置,他每天就對着各個品種的洋芋,然後認真畫下來。畫完之後,用牛糞生起一堆火,然後把馬鈴薯扔進去烤熟了吃。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汪曾祺沒有餓過肚子。他曾自嘲地說:“像我這樣吃過這麼多馬鈴薯的人,全國沒有第二個。”

他在馬鈴薯研究所天天畫,天天吃,自我感覺很快樂。即使是馬鈴薯扔進牛糞裡烤熟這樣簡單的事,他寫出來也讓人感覺很生動。68年時,他平反了。一個不想碰政治的人,偏偏又卷入政治當中,他被江青收入麾下,成為一個樣闆戲編劇,參與了《沙家浜》的樣闆戲創作。

在這部戲中留下來一個我們至今都能耳熟能詳的詞——人一走,茶就涼。就是後來人們說的“人走茶涼”,這個詞不是成語,就是汪曾祺先生自創出來的,後來被人們廣泛使用的詞。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四、吃喝也可以是藝術

汪曾祺先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吃。他說,一個人的口味要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遍嘗了我們祖國東南西北的各種美食。他的家鄉高郵,因他的一篇文章《端午的鹹鴨蛋》而盛名遠揚。他在文章中寫過很多美食, 比如北京的豆汁、湖南的臘肉、江南的馬蘭頭、朔方的手把肉……讀他的文章,千萬别在晚上,容易餓,簡直是《舌尖上的中國》。

汪曾祺不但好吃,他還很會做。曾經他招待一位台灣客人,他做的豆幹好吃極了,客人不光把豆幹吃了,還把湯喝光了。有客人來,主要是來拜訪他,他非要給人弄點吃的。那削個蘋果得了呗,他不。他弄了一個蜂蜜蘿蔔,把蘿蔔切好,再加上蜂蜜,紮上牙簽,一根根紮好,拿出來給客人吃。賞心悅目的食物,客人一個也沒吃,單是看着就很高興。

他女兒說,你給人削一個蘋果得了,人家是來和你聊正事兒的,你做什麼蜂蜜蘿蔔呀?他覺得,這個東西端出來,讓人看着就很高興,是以很多人說他是中國最後一個文人士大夫。文人士大夫的特點是什麼?生活像詩一樣。削個蘋果平淡無奇,怎麼能叫詩呢?但我給你做一個蜂蜜蘿蔔就像詩了,有一天别人說起來,這就是一個故事了。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他還在西南聯大的時候,曾經失戀了。失戀後兩天兩夜不起床,失魂落魄,痛苦至極。他的好朋友朱德錫跟他說:“别睡了!起來吃早飯去。”一聽說去吃早飯,他就起來了。兩個人也沒錢,就帶了一本字典,在集市上賣了兩角六分錢去吃米線。一碗米線一角三分錢,兩人正好一人一碗。吃完之後,什麼煩惱都沒有了,開開心心就回學校了。

汪曾祺老年的時候因膽囊炎住院,他的朋友來看望他,他故作正經地說:“我喜歡抽煙、喝酒、吃好吃的,我要把這些都戒了,多活十年,但為了多活十年,我舍棄了樂趣的話,我是不肯的。”

他在彌留之際的時候特别想喝一口茶,可醫院不允許病人喝茶,他和醫生說:“大夫,賞我一口茶。”醫生知道他時日無多,就允許了。他跟女兒說:“給我來一杯碧綠透亮的龍井茶。”你看,他到這一刻還不忘說出“碧綠透亮”這些形容詞。女兒趕緊去泡,等她拿過來時,早已“人走茶涼”了。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五、有趣的靈魂

汪曾祺先生的一生,相比較那些一生鑽營,不擇手段的人來說,他真的太可愛了。我們現在說回汪老的文學作品,他的文風十分樸實,這段《水果店》的短文就是極好的寫照——

江陰有幾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對壽山公園的一家,水果多,個大,飽滿,新鮮。一進門,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美。這香味不是時有時無,時濃時淡,一陣一陣的,而是從早到晚都是這麼香,一種長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我後來到過很多地方,走進過很多水果店,都沒有這家水果店的濃厚的果香。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遠不忘。

因為那年我正在戀愛,初戀。

這段短文相容兩個特點,一個是吃。他對于水果是有多麼深刻的一段念想,他的情感載體在水果上。再一個是汪老的文字,乍一看文字非常素淨,猶如清湯挂面。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文章沒有形容詞,沒有什麼複雜的東西。他一生沒有寫過什麼長篇,以散文著稱,沒有結構上的苦心設計,文字平淡質樸,娓娓道來。淡雅素淨就是汪曾祺先生寫作的特點。

汪老的一生,早年是愛玩的纨绔子弟,後半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老頭,他是一個才趣兼備的文學大家。他有才,有趣,一個有趣的人才能真正有才華,一個無趣的人做不了文學,做不了藝術。希望我們也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能讓身邊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感到無比快樂。

汪曾祺:僅文字獨具魅力?他還是學渣、吃貨——真正有趣的靈魂

[網圖侵删]

作者:子木有痕,女,70後,物業經理,兼職瑜伽老師,國中學曆的尋夢人。人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就是養生,讀書、寫文、健身、微拍,每天都這樣養生。在夜晚為自己找回翅膀和沉默,在早晨為自己找回人身和語言。因為幸福着,是以不孤獨;因為痛苦着,是以不畏懼;因為純真着,是以不媚俗;因為熱愛着,是以不放棄。

#精品長文創作季##來點兒幹貨#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