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恐韓症一詞其實源自于徐正源 國足選帥 足協有些慌不擇路

恐韓症一詞其實源自于徐正源 國足選帥 足協有些慌不擇路

恐韓症一詞其實源自于徐正源 國足選帥 足協有些慌不擇路

1月24日消息,足協啟動國足換帥工作,揚科維奇即将下課,而繼任者熱門人選包括成都蓉城南韓主帥徐正源、浙江隊西班牙籍主教練喬迪。

本文說說徐正源。而說起徐正源,得先從中國足球恐韓症說起。

“恐韓症”一詞始于那場1-3,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預選賽,中國隊開場9分鐘被南韓隊灌了仨,郭敬根3分鐘破門,徐正源6分鐘錦上添花,金貴華9分鐘點球命中。本來中國隊打平就出線,結果被南韓隊打蒙了。

而在那場比賽前後的幾次中韓交鋒,徐正源都有進球,确實是徐弘、範志毅等球員防不住的靈巧前鋒。

恐韓症一詞其實源自于徐正源 國足選帥 足協有些慌不擇路

徐正源與範志毅同歲,都是69年的,小範比徐正源大一個月。

那個時代的南韓國腳,絕大多數退役之後都當了教練,比較出名的有洪明甫、崔龍洙,以及現在執教成都蓉城的徐正源。

與之相反的是,同時期的中國國腳很少有人真正成為職業隊主教練,有的是國家隊助教,比如區楚良,有的擔任俱樂部管理職務,比如魏群、李明。

甲A早期的那批的各隊球星,也基本是國家隊主力,退役後如今沒有一個人執教中超球隊,也是一種遺憾。

是以,當揚科維奇即将下課,我們要開始為3月份世預賽小組賽做準備的時候,國足選帥自然也就放棄了土帥。

範志毅們其實以後就别說青訓啊,後繼無人啊這些了,自己都沒有對足球有執着的追求,就别要求年輕人這個那個了。

如果足協選擇徐正源接替揚科維奇,擔任國足主教練,雖然有些冒險,但我還是支援的。

恐韓症一詞其實源自于徐正源 國足選帥 足協有些慌不擇路

徐正源踢球的時候留過洋,在法甲斯特拉斯堡踢過球。退役後當教練,執教水原三星的時候就非常成功,之後又去歐洲深造,吸取了很多歐洲教練的先進經驗。他也把這些經驗在成都蓉城身上加以應用,可以說有事實佐證。上賽季中超成都蓉城名列第4,距離亞冠區隻差了2分。這與揚科維奇職業隊執教經曆全是失敗,隻有青年隊經驗是不一樣的。

風險在于徐正源畢竟還沒有國字号的執教經曆,無論是在南韓還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執教國家隊和俱樂部隊還是有一些差別。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徐正源是否能夠服衆。别看咱國腳現在是亞洲三流水準,但未必看得上南韓教練。不服輸展現的是我們球員的骨氣,以後遇到南韓隊還想拼一把,雖然世預賽首回合被3-0打得毫無脾氣。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不服氣還是沒看到人家的優點。就說徐正源那批中韓70年代球員吧,從踢球到退役後,南韓人專注于足球技戰術研究的時間,肯定比我們的大佬多,否則咋有時間去演電視劇啊?!

相比于喬迪,徐正源可能更熟悉亞洲足球,也更懂得東亞球員的技術能力和心理。而從年齡角度,徐正源也比崔康熙更有優勢。

而最大的疑問是徐正源自己的意願。換做是你,你也不确定中國足協這是臨時方案,還是一個長遠計劃。如果在中國隊帥位上失敗了,再想回成都蓉城就不可能了。徐正源選擇成都,也是看中了俱樂部的長遠規劃,他也正在一步步幫助俱樂部實施這一計劃,效果還不錯。

時間不等人,備戰3月世預賽迫在眉睫,而雙方的談判可能會持續很久。

這個事情其實也暴露了中國足協的日常管理工作确實非常業餘。如果宋凱是新來的,還不太熟悉業務,那麼10月中旬他上任的時候,就該有相關部門提醒他國字号的相關工作。

而那會揚科維奇帶隊打的4場熱身賽确實也不咋滴,如果那個時候就悄然啟動全球選帥,至少還有1-2個月的時間可以回旋。現在好了,沒時間啦!

是以,中國足球上不去,那是自上而下的業餘。選了一個業餘的揚科維奇就是一個證明,如今又手忙腳亂,饑不擇食,球迷憂心如焚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