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約大國變相對俄開戰,法國雇傭兵被端,普京可雙管齊下對付西方

作者:3号環球參考

烏克蘭内憂外困之際,終于盼來了好消息。北約列強其實已經變相對俄開戰,而普京則有兩條路可以對付西方。

最近這幾天,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又發生了“羅生門”事件。俄國防部釋出消息稱,俄軍近日對哈爾科夫一棟有法國雇傭兵的建築實施精确打擊,打死了60多名武裝分子死亡,另有20多人受傷。俄羅斯外交部也證明,俄軍在哈爾科夫消滅的外國雇傭兵中,有數十名法國人,俄外交部為此召見了法國駐俄大使。

但法國卻矢口否認有法國人在烏克蘭當雇傭兵,稱俄羅斯公布的消息是“粗暴的操縱”。

然而,烏克蘭大量使用雇傭兵早就不是秘密。被俘的外籍雇傭兵也承認,烏克蘭“第二國際軍團”有法國雇傭兵。這些法國人甚至在烏克蘭控制區内行為粗暴,開槍打傷過當地居民。

其實,法國之是以矢口否認,一是因為雇傭兵被俄軍“團滅”實在讓自己臉上無光,二是法國深知,承認自己默許雇傭兵,幾乎就相當于直接對俄羅斯宣戰。

實際上,最近法國的動作非常頻繁。

就在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重申法國對烏克蘭的支援,希望兩國能在馬克龍下個月訪烏期間達成雙邊安全協定。法國外交部表示,這份雙邊安全協定的談判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而該協定是法國“長期支援烏克蘭”的一個标志。馬克龍本人也證明,協定會在幾周内簽署。

北約大國變相對俄開戰,法國雇傭兵被端,普京可雙管齊下對付西方

法國要當“歐洲老大”,就必須在烏克蘭身上多刷存在感

法國的做法并非沒有先例。此前,英國就曾單獨與烏克蘭簽署過防務合作協定,目前還有多個國家正在與烏克蘭進行雙邊安全談判。

無論英法是否承認,這種與烏克蘭“一對一”的防務合作,就相當于變相對俄羅斯開戰。而且英法不是最後的參與者,預計德國也将有類似的舉動,并且不排除其他北約國家也相繼模仿。

再說回法國。法國這次并不是開空頭支票,而是準備付出實際的行動。馬克龍宣布,法國将向烏克蘭傳遞40枚新型“風暴之影”遠端飛彈和數百枚炸彈,以及“凱撒”自行火炮。

法國國防部近日還宣布,由法國和美國牽頭,成立一個“火炮聯盟”,為烏克蘭提供火炮支援。從已知消息來看,這一聯盟由23個國家組成,共同應對烏軍彈藥短缺的問題。

目前的俄烏沖突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變成“火炮戰争”,“火炮聯盟”的出現,對烏克蘭來說是雪中送炭,有利于避免自己“速敗”。

北約大國變相對俄開戰,法國雇傭兵被端,普京可雙管齊下對付西方

西方供應不上,烏克蘭武器庫告急

此外,北約幾天前就已經宣布,将在本周舉行冷戰後最大軍演,多達9萬人參演,參演國包括北約31個成員國,以及等待準許加入北約的瑞典。北約方面直言不諱地警告,北約各國必須為未來20年内與俄羅斯爆發“全面戰争”做好準備。

總之,在烏克蘭滑向深淵之際,西方終于決定再努力一次,拉烏克蘭一把。

面對這樣的形勢,普京可以同時走兩條路,雙管齊下對付西方。

其一,就是在戰場上加大對烏克蘭的打擊力度,摧毀澤連斯基政府和西方最後的心理防線。目前烏克蘭無論是戰略、戰術還是裝備、兵力、軍工産能,情況都無法與俄羅斯相比,而且一旦現在勢頭不錯的特朗普重新當上美國總統,那烏克蘭恐怕會就此被抛棄,澤連斯基和歐洲将需要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直面俄羅斯。

是以,目前西方的動作,很有“最後一搏”的意思。特别是歐洲,需要在拜登下台前確定烏克蘭有長期對抗俄羅斯的實力。法國所說的“長期支援”,也有這種意思在裡邊。

北約大國變相對俄開戰,法國雇傭兵被端,普京可雙管齊下對付西方

烏克蘭的外國雇傭兵

普京的另一條路,是與歐洲大國進行外交博弈和談判,重塑歐洲安全結構。其實目前就是個不錯的時機,畢竟,西方已經認識到,這次不能靠烏克蘭來打倒俄羅斯,隻能“徐徐圖之”,否則先崩潰的恐怕是西方自己。

一旦局勢達到某個平衡點,西方将不得不抛棄烏克蘭,來換取對自己的保全。當年的“明斯克協定”,其實也是西方的一種緩兵之計,之後條件成熟,才釀成了現在的俄烏沖突。

總之,西方新一輪的“挺烏”行動開始了,俄羅斯将面臨新的挑戰。在未來,俄烏沖突會繼續産生新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