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作者:AI商業論

卡達首都多哈的“盧賽爾體育場”。以模仿阿拉伯傳統碗的外觀而聞名,是12日至下月10日舉行的“2023卡達亞洲杯”的主體育場。

“當時,距離亞洲杯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盧梭爾體育場正在進行草坪管理工作。”位于烈士之地“中東的卡達天氣與12月南韓晴朗的初夏相似。賽場上到處都看到了空調。卡達相關人士自豪地說:“2022年世界杯時,坐在空調附近的一些主要人士說很冷,空調運作得很好。”但他說:“因為是中央冷暖系統,隻能關掉特定區域的空調,是以在該空調上貼了膠帶。”

卡達是中東第一個舉辦世界杯的國家,自豪感很強。他還抱着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的野心。天然氣和原油富國卡達如此熱衷于舉辦體育賽事的原因是什麼?

将世界杯打造成“卡達展廳”,瞄準活動、旅遊中心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卡達的國土面積約為1萬1437平方公裡。但擁有世界天然氣儲量的14%左右,是繼俄羅斯、伊朗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擁有國和第一大出口國。以如此龐大的“天然氣資金”為基礎,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積極培育體育、文化藝術、媒體、教育産業。他認為,隻有減少過度的能源依賴度,才能應對天然氣枯竭後的時代。

現在連大型體育活動都舉辦了,表現出了要成為囊括各種展覽、活動、旅遊業的“會展産業”強者的意志。據國際足聯(FIFA)統計,2022年卡達世界杯期間,340萬名觀衆來到了賽場。比4年前的俄羅斯世界杯(330萬人)還多。在去年全球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釋出的“全球軟實力指數”中排名第24位。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實際上,去年卡達将世界杯本身打造成了一個大的本國文化“展示場”。邀請世界級建築師,不是單純的漂亮競技場,而是模仿“阿拉伯傳統象征物”建造競技場。“記者通路的盧賽爾體育場取自阿拉伯傳統碗的主題。”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建造的“阿爾紮努布體育場”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弗裡茨克獎”,采用了卡達傳統帆船的“帆”形象。哈迪德也是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DDP)的建築師。其他競技場也仿照遊牧民族傳統帳篷、阿拉伯男性傳統帽子進行了建築。是以,美國《紐約時報》(NYT)評價說:“作為一個小沙漠國家,卡達想讓國際社會知道更多的名字,但通過本屆世界杯實作了自己的願望。”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雖然還沒有舉辦過奧運會,但已經在多哈建立了囊括奧運會相關各種物品的“3-2-1奧林匹克體育博物館”。将曆屆奧運會的聖火棒、獎牌、吉祥物玩偶全部集合在一起的展覽館令人印象深刻。可以看出卡達希望申辦2036年奧運會的願望。

從主要建築大師手中誕生,包括塞尚、高更作品,瞄準“全球文化強國”

2008年樹立“建立軟實力文化強國”國家願景的卡達,也在大力投資文化藝術基礎設施。值得一提的是,謝卡·阿爾馬耶薩公主創下了戰後美術拍賣最高價、生存畫家拍賣最高價、曆屆拍賣美術最高價的紀錄,是世界美術界購買保羅·高更、保羅·塞贊等最高價作品的大戶。

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館都是由普利茨克獎獲獎者設計的。特别是融入卡達的民族素材,建造了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建築,這也是提高卡達旅遊吸引力的因素。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多哈的“卡達國家博物館”由法國建築師讓·努貝爾設計,現代建設施工。為了形象地描繪沙漠沙子被炎熱的地熱纏繞而成的玫瑰形狀的結晶體“沙漠玫瑰”,用316個圓盤建造了建築物。“得益于獨特的外觀,這裡是通路卡達的遊客必去的地方。”“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由華裔美國建築師貝聿銘銘設計。同樣塑造了一個戴頭巾的穆斯林女人。

智能人工城市與傳統伊斯蘭文化共存

其特點是可以同時見到固有的阿拉伯文化及自然和沙漠上建造的人工城市。建在多哈附近的人工城市“盧薩伊爾城”正在用沙漠上的摩天大樓吸引遊客。這裡最有名的建築是模仿傳統刀形,以新月般完全彎曲的曲線而聞名的“卡塔拉塔”。在盧薩伊爾城到處都能看到很多外國人。

最近,設定世界最高水上滑梯的“瑪麗·阿爾水上公園”與亞洲杯一起開張。特别是象征卡達天然氣及石油産業曆史的幻燈片在南韓社交媒體(SNS)上也成為了話題。

卡達夢想成為“文化旅遊強國”,“瞄準2036奧運會”

相反,如果去代表多哈的傳統市場“Souq Waqif”,可以看到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個炎熱的國家,這裡夜晚比白天更擁擠,有很多食物和看點。距離多哈約60公裡,位于隻有沙漠和波斯才能相遇的“内海”(Inland Sea),擁有沙灘和大海共存的得天獨厚的風景。

#精品長文創作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