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樓市,不忍看了!

樓市,不忍看了!

作者:餘飛

​01

宏觀資料強于預期

最近,國家統計局與央行公布了今年前兩個月一系列宏觀經濟資料,整體來看,很多資料都在複蘇路上,唯有樓市,跌勢仍收不住。

國家統計局披露:

2024年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國家統計局

7.0%的增速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4%。這意味着,進入2024年,制造業有明顯起勢勢頭。

分行業來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較前值增加8個行業。

制造業的起勢,和出口恢複,直接關聯。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66138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37523億元,增長10.3%;進口28615億元,增長6.7%。

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由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3.2%轉為增長0.4%,回升3.6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連續8個月下降态勢。

主要工業産品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金屬制品和通用裝置等行業出口分别增長32.6%、20.4%、12.3%;汽車行業出口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13.0%的兩位數增長;消費品制造業出口受海外需求改善拉動,出口增速由上年12月份下降10.6%轉為增長4.0%,其中紡織服裝、家具、文教工美等行業出口增速均有較大幅度回升。

消費資料方面,前兩月增長了5.5%,高于去年同期,增速整體來看,不算高也不算低。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國家統計局

固定投資方面,出現了明顯反彈。

前兩月,固定投資增加了4.2%,增速雖然不如去年同期的5.5%,但結束了過去一年來的不斷下滑态勢。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國家統計局

整體來看,各項宏觀資料,大多都強于預期。

不過,市場認為,後續壓力依舊很大。

财新網分析,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在春節假期強勁釋放,不過高頻資料顯示假期後至3月以來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放緩,房地産銷售、春運客運量、整車貨物流量指數和建築項目開複工率均有所走弱(按春節可比口徑)。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财新網

02

房地産資料不忍看

相比于其他資料,房地産資料簡直不忍看了。

其他資料雖然在3月份走弱,但好歹前兩個月還是靓麗了一把,而房地産資料,一路蔫到底。

國家統計局披露:

前兩個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11842億元,同比下降9.0%;其中,住宅投資8823億元,下降9.7%。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國家統計局

官方給出的解讀是,跌幅收窄了。

從走勢看,這話沒毛病,的确收窄了,但收窄也還是跌。

這一資料,自2022年4月份轉負以來,一直沒有回過正,期間雖有跌幅收窄的時段,但也僅僅是收窄而已,沒有改變投資下行的局面。

這意味着,房地産市場的拿地、開工積極性持續下降了近兩年時間。這一結果,誰都能想到,畢竟當下的房企,不是在暴雷,就是在暴雷的路上。

而且,從恒大财務造假來看,這個引線會讓很多此前光鮮亮麗的房企的遮羞布,被扯下來。

商品房銷售方面,國家統計局披露:

建立商品房銷售面積113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4.8%。建立商品房銷售額10566億元,下降29.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2.7%。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走勢圖可以看到,銷售額與銷售面積呈現跳水态勢。

肯定有人會說,這是春節因素影響。但看清楚,國家統計局采取的方式是1月與2月合計對比。因為每年的農曆春節對應的基本是陽曆1月份或者2月份,2023春節對應的便是當年的1月份,2024年對應的是2月份。為了避免春節因素幹擾,是以采取了每年前兩個月合計統計。

今年前兩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下跌了20.5%,銷售額下跌了29.3%。這意味着,新房很難賣出去。

這一跌勢,從央行公布的房貸資料,也能得到呼應。

央行披露,今年1月份房貸增加了6272億元,算是很不錯。但2月份的增量為-1038億元,這是2020年以來第6次房貸負增長。

樓市,不忍看了!

按理說,隻要有商品房成交,房貸增量都不可能為負數,除非貸款的數量還沒有還款的數量多。

也就是說,2月份的樓市,購房人從銀行貸款的額度還趕不上老業主們還款的額度。要知道,2023年春節月(1月份)增量雖然不高,但好的也有2231億元。

這種現象,無論一線二線還是三四線,無論東部、中部、西部還是東北,皆如此。

從大闆塊資料來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闆塊,無論是房地産開發投資,還是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均全線下跌。

樓市,不忍看了!

來源:國家統計局

寫到這,我突然想起了去年标普與惠譽兩大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樓市2024年的預測。

國際評級機構标普去年年末釋出的《報告》認為,2024年仍是房地産銷售的築底之年,但市場也不會再度大幅下跌,預計全年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5%左右。

另一家評級機構惠譽則表示

2024年中國房地産市場銷售額将繼續下降,但降幅将縮小至0-5%,對應10萬億元左右的銷售體量。房地産市場不會再像前兩輪周期有明顯反彈,而是會步入一個緩慢下行的新常态。

樓市,不忍看了!

兩個評級機構的預測,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觀點基本一緻:緩慢下行會是常态。

本号也早分析過,中國樓市已經從2021年的“雙18”調整至2022“雙13”,即銷售面積18億平方米、銷售額18萬億元分别調整至13億平方米、13萬億元左右。去年又跌至“雙11”,商品房銷售面積跌至11.17億平方米,銷售額跌至11.66萬億元,跌至“雙11”。

樓市,不忍看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國家統計局

樓市,不忍看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國家統計局

這仍不是底。

之前有專家預測,未來的房地産市場,可能最終會在房屋老舊之下的自然更疊需求和改善需求平衡之下,維持在10萬億級别。

10萬億,我認為還是偏樂觀了。

03

談底,還尚早

這輪調整周期,參考日本,會很漫長。

從資料層面來看,人口通縮正在加快,購房主力人群在快速收縮。

最近機構有一組預測資料。

根據房地産行業權威中指研究院理論26-40歲是買房、置換房地産的主力,那麼40歲的是1984年出生的2088萬,26歲的是1998年的1585萬,是以得出結論2024年買房主力人口減少503萬。

同理預測未來若幹年買房主力變化需求,2025年繼續減少603萬,2026年繼續減少904萬,2027年繼續減少1240萬人,2028年繼續減少1167萬人,2029年繼續減少1406萬人,2030年繼續減少1414萬人,2031年繼續減少742萬人,2032年減少607萬,2033年減少604萬人,2034年減少360萬人,2035年減少276萬人,減少53萬人,2037年增加30萬人。

此後買房主力人口在正負100萬以内上下浮動。

樓市,不忍看了!

此外,全國房地産供大于求,管理層已經通過“中國房地産供需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表态中已經定調。

當下除了少數城市的住房供小于求外,大多數城市包括大多數二線城市的住房均供大于求。

在供應過量,需求又不斷萎縮的背景下,價格持續調整,在所難免。當下一切救市操作,無非是阻止硬着陸,實作軟着陸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