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量販零食奔赴萬店 行業聚焦效率之争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蔣政 鄭州報道

量販零食品牌的競争,已經邁向了萬店關口。

日前,零食很忙創始人晏周和趙一鳴零食創始人趙定一起喊出了“奔赴萬店規模”的擴張計劃。而另一個企業——萬辰集團,通過收購旗下門店數量已經超過6000家。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量販零食賽道正在急速擴容,品牌之間的競争早已白熱化。包括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傳統零食品牌紛紛下場。而0加盟費、價格戰、“策反對手加盟商”等案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中國食品産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萬店門檻是企業走向品牌化、規模化、粉絲化和産業一體化的綜合性代表,意味着自身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加持,其品牌效應、規模效應、邊際效應會進一步釋放紅利。

“對于追求效率的量販零食管道而言,當賽道湧入足夠多的玩家,考驗的除了供應鍊效率、産品力,還有品牌能力、資金實力等。在經過草莽發展期之後,市場有望形成‘3+N’的行業格局,即三個全國性品牌和N個區域性品牌,亦有很多品牌被淘汰出局。”朱丹蓬說。

量販零食行業邁向萬店

近年來,大陸量販零食行業獲得快速發展。根據媒體報道,零食量販模式2017年至2022年彎道超車,複合增長率達到114.6%。市場規模有望從2022年的407億元增至2027年的1400億元。

從門店數量上來看,華泰證券研報提到,大陸量販零食行業top30合計門店數超2.6萬家。另據信達證券研報預測,未來行業可增至8萬家,樂觀來看行業門店空間有望超過10萬家。

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量販零食品牌的定位都是“多快好省”,尤其是在價格方面,追求“更便宜”;泛化零食概念,将其拓展至水飲乳品、面包、蛋糕、泡面等品類,單店SKU數量在1500個左右。

紅杉中國合夥人蘇凱表示,該管道将标品非标化,非标品标準化。也就是說,原本市場上大流通的快消品,成為營銷工具和導流工具。反而把非标品的散稱零食形成标準化,在多個環節産生差異化,并且做到了物美價廉。

“伴随着零售業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品類從百貨向專業管道轉變。因為品類聚焦,是以能夠形成規模優勢,也能更加了解消費者,進而做到更好的選品和經營效率。量販零食業态是一路做減法形成的管道模式。”蘇凱說。

黑蟻資本創始合夥人何愚認為,量販零食業态抓住了三個趨勢。首先是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高的品質。其次是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帶來的下沉市場機遇。最後是線下流量的重新配置設定,被量販零食管道所承接。

行業人士認為,量販零食管道将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較強的競争力。

快速增長的量販零食市場,也迎來了激烈的市場競争。

三隻松鼠以“高端成本效益”為導向,重新建構線下門店體系,開創自有品牌社群零食店。良品鋪子則是推出零食頑家,目前已經在湖北全省放開加盟。另一方面,量販零食品牌之間的競争,早已硝煙四起。

記者注意到,補貼是量販零食品牌最常用的手段。趙一鳴零食招商副總監唐小林披露了公司在2024年的五項加盟政策優惠。萬辰集團旗下的好想來,在2024年上半年同樣推出了0加盟費、0服務費、0管理費和0配送費的政策。

而市場上已經多次傳出,某些量販零食品牌,通過補貼、高價買店等方式,讓競對品牌加盟商更換招牌,成為自己公司旗下的加盟商。

朱丹蓬表示,量販零食品牌之間,存在産品同質化、管道同質化、人群同質化、模式同質化的現象。行業打出價格戰,将會促進整個賽道洗牌。未來整個賽道的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

不過,行業内卷的加劇,讓整個賽道的盈利能力出現波動。

2023年上半年,趙一鳴食品實作營收27.86億元,淨利潤為7631萬元,利潤率為3%;良品鋪子方面在2023年年中的業績會上曾表示,目前零食頑家的整體利潤率處于持平狀态;萬辰集團此前披露的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内,公司量販零食業務全年營業收入預計85億元—90億元,全年累計淨利潤預計2850萬元—3700萬元。

“量販零食業務仍處于快速擴張階段,須投入較多成本進行市場開拓、品牌營銷、供應鍊優化、激發團隊積極性及鞏固競争優勢等,是以盈利能力全面釋放尚需時間。”萬辰集團在業績預告中提到。

更加重要的是,為了快速占領市場和擴大規模,量販零食品牌之間的收購、合并一直都在持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或更加直接地改變整個賽道的格局。

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告訴記者,規模是量販零食品牌獲得競争優勢的重要名額。目前行業處于跑馬圈地階段,頭部品牌通過收購其他品牌,可以快速收割和占領市場,實作規模效應。

晏周提到,兩家企業合并之後,公司可以在每一個品類、每一個單品與行業第一的供應商深度合作,集采優勢和規模優勢将進一步顯現。

據零食很忙産品總監李向陽透露,合并後零食很忙集團将針對600多款産品進行配送價和售價的下調,售價下降幅度在2%左右。

萬辰集團董事長王健坤此前實際控制零食工坊。集團于2022年迅速收購“好想來”“來優品”“吖嘀吖嘀”等,向量販零食轉型,當下旗下品牌已經統一命名為“好想來品牌零食”。

在朱丹蓬看來,未來整個行業或将形成“3+N”的市場格局,即3個全國性品牌,以及若幹個區域性品牌。在此過程中,會不斷有量販零食品牌被收購或者出局。

效率之争

業内普遍認為,未來量販零食品牌之間的競争,将會聚焦到快速的産品疊代能力和整合供應鍊帶來的效率之争。

記者注意到,零食頑皮官網顯示,該品牌每月上新100+産品,滿足消費者新鮮多樣的口味。

零食有鳴在今年1月底回複本報記者采訪時提到,公司将對銷售不好的白牌商品進行淘汰。在保持品類結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前提下進行優化。

國泰君安證券一份研報中提到,量販零食門店選品影響客流量、轉化率、客單價,供應鍊追求高效。而對選品和進行品牌/産品組合的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其背後是對本區域消費者需求的洞察。

該研報提到,零食量販品牌每個月都會調整門店産品,淘汰動銷速率慢的10%+産品,上新進行替代。量販零食通過現款無賬期、高速周轉、規模采購、縮減管道環節等方式壓縮了各個環節的加價率,進而實作30%左右的價格優勢。

除此之外,供應鍊的效率之争,決定了量販零食品牌的生命線。信達證券研報認為,零食量販品牌的核心壁壘主要展現在供應鍊産銷一體化的過程中,可以拆解為供應鍊效率和精細化營運能力,這背後所要求的是供給側的規模效應和需求端的洞察能力。

對于量販零食品牌而言,廠家直采是建立零售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動作。

零食很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實作零售行業一個效率的革新,即砍去所有中間環節,公司直接與工廠對接,以減少層層加價。

而在精細化營運上,晏周表示,零食很忙與趙一鳴合并之後,在第一階段将打通數字化供應鍊能力,智慧會在資訊化方面加大投入,幫助門店實作智能化收銀、智能化補貨、智能化收貨等,提升門店經營效率。

(編輯:于海霞 校對:顔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