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交少年班複試結果出爐,少年班話題再引熱議,專家:公衆對“神童”的認知更加理性

作者:九派新聞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2024年少年班的複試結果出爐,全國拟錄取247人,均為國中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15周歲,學校将對他們采取“預科—大學—碩士”貫通培養。

這也意味着,考進西安交大少年班就能享受“一考免三考”——免中考、聯考、研究所學生考試,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待遇。

該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評論兩極分化,有網友稱這些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少年班能因材施教幫助他們成長。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認為少年班是失敗的人才選拔方式,會将孩子卷入教育競賽,給社會帶來學習焦慮。

4月3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分析道,這表明社會公衆,包括一些家長對神童的認知相對幾十年前更理性、更立體了,“從我個人經曆來看,家長也沒必要攀比小孩是否進了少年班”。

他認為,少年班的教學過程中,給不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和空間,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1】清華北大均已關停少年班

中國第一個少年班誕生于1978年3月,由中國科技大學主辦。

1974年5月,美籍華裔實體學家、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向國家上司人建議:“從全國選拔很少數,約十三四歲左右的、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到大學去教育訓練”,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

李政道的建議得到當時兼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贊同,在他的訓示下,1978年3月8日,第一期少年班正式開學。不同于後來,這期少年班是預科性質,學生不能立即獲得大學學籍,也不享受大學生的生活待遇。

同年7月11日,教育部同意少年班繼續招生,第二期,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少年班成型。随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十幾所高校陸續開辦少年班,少數高中甚至也設立教育實驗班。

進入21世紀後,社會各界對少年班提出公開質疑,曾設立少年班的高校和高中逐漸縮減數量,目前全國僅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東南大學3所高校還開設少年班。

盡管停辦了少年班,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内的多所高校,還是在面向非高三年級的低年級招生,隻是這些招生項目的名字并不包含“少年班”字眼,例如“清華丘成桐數學領軍班”“北大實體卓越計劃”,這兩者的招生範圍均下至初三學生,前者還于2022年底錄取了廣西一名14歲的國中生。

西安交通大學是首批開設少年班并堅持到現在,且招生人數遙遙領先的高校,曾任西安交大招生辦公室主任的訾豔陽,在任期内曾對少年班的意義進行了解釋:

不管是在國際還是國内,對于有一些孩子智力突出,在某些方面明顯優于同齡人的現象都是公認的,如果我們不采取特殊的機制和教育手段對這些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那麼随着年齡的增長,他的這些特長就會逐漸被同化,他的特殊才能就會慢慢消失。

【2】哪種學生能上少年班?

2015年上映的,由孫紅雷、周冬雨等人主演的電影《少年班》,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的故事,其原型人物及導演肖洋正是西安交通大學1994級少年班的學生。

上述影片中的少年班學生均智商超常、年齡較小,那麼少年班的招生标準具體是什麼?

九派新聞梳理發現,各地媒體報道此次被西少班錄取的學生時,除了學習狀況,還會重點介紹學生課餘的興趣愛好。

例如人民網的報道提到,李逾越是個熱愛體育運動的孩子,2022年曾代表杭州參加浙江省第十七屆運動會,和小夥伴一起獲得冰球甲組(男女混合)團體冠軍。

2024年有三名學生被西少班錄取的武漢水果湖第二中學的初三年級組長劉曉甯也稱,“這次考上少年班的學生其實并不是年級成績最好的,但無一例外興趣愛好都非常廣泛,愛閱讀、喜歡籃球、會拉小提琴、彈奏鋼琴甚至譜曲,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擅于總結、歸納,效率特别高,在學好課内知識的同時,樂于去探索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前沿學科知識。”

此外,目前還開設少年班的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東南大學也會在每年釋出的招生簡章中提出要求。

年齡是其中最硬性的要求,基本都要求在十六周歲以下。另外,智力、成績也很重要,尤其看重理科成績,盡管西少班的招生簡章中未明确這一點,但其複試的筆試内容即是現學現考(數理思維、創新設計)。

據西少班考生回憶,初試考數學、文科綜合、英語和理科綜合,複試則包括筆試即現學現考(數理思維、創新設計)、綜合素質測試(心理健康與綜合素質)以及體能測試。

對于看重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訾豔陽2015年曾公開表示,“少年班的學習課程多、壓力大,沒有一個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是不行的。以往在選拔過程中過于偏重智力和成績,但心智不健全的話,一個是恐怕進來跟不上,一個是即便成才了,也走不遠,這方面失敗的例子很多,是以盡管家長會有一些吐槽,比如是選人才還是選女漢子之類的,但我們在這方面把得很嚴,必須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3】神童的隕落

不久前,曾就讀複旦大學的留美博士孫某某在紐約街頭流浪的視訊引起熱議,後續報道中提到了他的教育經曆:少年英才,曾是複旦大學實體專業少年班學生,還有與同為實體學家的複旦老校長謝希德的合影。

該新聞讓少年班又一次迎來質疑,還有網友提到曾經的神童甯鉑,認為他們都是被少年班教育毀掉的天才,是“傷仲永”式的典型案例。

甯鉑曾因一張與前中國副總理方毅對弈的照片名聲大噪。他13歲時被破格錄取,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實體,17歲大學畢業留校任教,後3次報考研究所學生但都因恐懼棄考。1998年,甯鉑錄制中央電視台節目《實話實說》,在電視上猛烈抨擊神童教育。2003年,甯鉑出家。

事實上,自中國科技大學從1978年開辦少年班以來,少年班的存在一直就是争議不斷。包括以上述案例佐證“少年班是拔苗助長”,還有質疑“投入相當人力物力尚未培養出尖端科學家”等。

針對前者,時任西安交通大學拔尖人才培養辦公室副主任楊森曾說,“少年班就是針對智力超常的早慧少年因材施教的一種培養模式,實際上在30年的探索培養中,少年班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少年班畢業生成才率在85%以上,他們當中多數人考取國内外著名學府和科研機構的研究所學生,三分之一獲得博士學位,比例遠高于本校普通大學生。其中數百名傑出人才活躍在國内外的重點大學、科研機構和經濟領域。”

少年班裡也确實走出了不少人才,有感動中國的“時代楷模”,有蜚聲學界的國内外院士,也有勇挑社會責任的企業家、金融家。

例如清華大學智能産業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亞勤,曾任澳洲電訊中國CEO的陳曉薇,百度創始人之一馬東敏,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生物實體學家莊小威,哈佛大學教授蔡天西等,均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生。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鎖志剛,哥倫比亞大學土木工程系終身教授陳曦,上海潤沃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閻新鋒均出身西安交大少年班。

此外,研發5G的申怡飛、貝爾實驗室孫曉東、CISCOSYS-TEMS(美國)進階工程師鄭宇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政策辦公室主任陳濤等都是東南大學“少年班”的成員。

對于後一種質疑,《陝西日報》2015年曾撰文稱:試想一下,即便是中科大1978級首屆少年班的畢業生中,年紀最大也不過五十多歲,而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顯然是這種異議聲對于少年班畢業生的期望過于着急。

【4】首屆學生已年過60仍無人獲諾獎,專家分析

2024年,少年班首屆畢業生的年紀已經超過60歲,但其中仍未有人獲得諾貝爾獎。

對此,在2023年年底舉行的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基礎教育改革創新發展論壇上,多位教育界官員、民辦教育行業代表、教育學者不約而同地提及,過去培養拔尖人才,掐尖是一大誤區,不乏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卷入教育競賽,社會整體出現普遍的學習焦慮。有些人甚至直接呼籲取締少年班。

此外,九派新聞還注意到,在如今的報道和輿論中,已不再普遍将這些考上少年班的學生稱為“神童”。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稱,這表明社會公衆,包括一些家長對神童的認知相對幾十年前更加理性,能更立體地看待了。

他告訴九派新聞,少年班開辦的近50年裡,有一些成就,但也确實有不少學生在不當的教育中被毀。依據這些曆史和經驗,他認為教學過程中,給不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和空間,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這個選擇包括橫向和縱向:橫向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方向。

他舉例稱,“少年班招進來一個學生,能不能讓對方自己選專業?學生有感興趣的方向,學校能不能提供相應的師資,制定完備的培養方案?縱向來說,就是從國中、高中、大學、碩士,這些環節中,學生有沒有重新選擇的權利?”

儲朝晖認為,開設少年班的最重要原則是因材施教,這個材不是現在掌握了多少知識技能,而是根據成長發展的狀态而改變的,是動态變化的,而非靜态固定的,“對天才的及早培養本身是沒錯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教育觀念、評價觀念是跟人的天性發展相違背的,是過于功利的,那麼最後很難結出甘甜的果實”。

至于少年班帶來的學習焦慮,儲朝晖表示,家長其實沒必要拿自己孩子和這些進少年班的孩子橫向比較,因為未來還很長。他以自己為例,“我國中高中時期,不少同齡人有進少年班的沖動,其中就有人真進了少年班,但是現在來看,我自認為無論是專業角度還是個人成長,并不比進少年班的同學差,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也認為沒必要攀比”。

九派新聞記者 李楊

編輯 吳迪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