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作者:名城蘇州

近日,江蘇省吳江七都洪福木偶昆劇團保護傳承中心與浙江省泰順縣非遺保護中心、平陽木偶傳承中心進行木偶表演藝術交流,分享在保護傳承木偶戲方面的實踐經驗,并舉辦“蘇浙木偶文化交流展演活動”。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在平陽木偶傳承中心,雙方進行了交流演出,了解各自表演方式和特點。期間,考察團深入了解了平陽木偶的曆史、制作工藝和平陽木偶傳承中心的運作模式,并與該中心的專家和從業人員進行了交流。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在泰順縣明德實驗學校,七都洪福木偶昆劇團與泰順木偶劇團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藝術表演。《牡丹亭·遊園》《西廂記·佳期》《徐策跑城》《真假美猴王》等節目輪番上演,為廣大師生獻上了一場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陣陣掌聲。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蘇浙攜手促傳承 共繪木偶文化新篇章

活動期間,考察團實地走訪平陽鳴山古村落、泰順廊橋文化園、泰順縣文化活動中心等地,學習了兄弟縣市非遺傳承保護的成功經驗,還前往國家級非遺(木偶頭雕刻)傳承人季天淵老師的工作室進行參觀調研,近距離感受木偶雕刻技藝。

七都木偶昆曲

木偶戲有戲曲之祖之稱,源于秦漢、興于唐宋,種類繁多,内容豐富,有着自身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文化魅力,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平陽木偶戲以提線木偶為主,于2008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泰順提線木偶戲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七都木偶昆曲綜合了提線木偶戲和昆曲兩種表演形式,演出時采取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演員需一邊演唱昆曲,一邊操縱木偶跟随昆曲内容表演故事情節,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