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作者:凡世一粟
你好,我是凡世一粟,一個熱愛文學的理工男。點選右上方“關注”,每天分享世界的見聞與感悟。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向全國人民宣傳精神的力量。

每個感動中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衆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百度百科對《感到中國》的解釋

該節目從2003年開始舉辦,到2023年,已經走過20個年頭。

就在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公布後,網友卻表示現在的《感動中國》 ,讓人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2023年感到中國人物

為何他們無法與群衆形成“共鳴”?

遠離百姓生活,百姓參與度低

1)感動中國人物,大多數都不是明星。他們的事迹也不會被廣大群衆熟知。隻有媒體報道出來,才知道其人其事。

2)要感動中國人,需要全民投票,《感動中國》百姓參與度低。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文體明星占三成

這并不是對文體明星有看法,而是文體明星不是中國精神追逐的目标。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再說,他們本來就榮耀加身,衣食無憂,真的無法感動中國人!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網友供圖

廣為熟知的“感動中國”人物不在列

1)2023年6月13日,浙江外賣小哥彭清林從12米多高的杭州西興大橋上跳入錢塘江救下落水女子。

2)白方禮,兩度入圍《感動中國》評選,即使被評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但還是入不了評委法眼。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白方禮老人到去世也沒等到中國最高的“精神豐碑”,我想他對這些榮譽也是不屑一顧的。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3)甯夏中衛人,胡雷,身殘志堅,靠撿垃圾捐款上百萬。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4)打拐英雄上官正義,屢次以身犯險,為民請命,曝光辦假出生證等惡劣人口販賣案件。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這樣的平民英雄例子還有很多,《感動中國》應該有他們一席之地。

中美,中非友誼貢獻者也在感動中國之列,包括一位美國人。

其實,《感動中國》主要講解中國精神,感動中國人民。

至于國際事務,國際友人,我們應該放在其它地方來獎勵和宣傳。

到底哪些人才應該入圍《感動中國》人物?

我覺得這位網友的建議很對,應該代表廣泛,分為10個領域:

孝道孝敬代表、扶貧基層代表、見義勇為代表、軍人奉獻代表、鄉村老師代表、重大科研貢獻代表、農民工傑出代表、社會道德楷模代表、慈善傑出代表........................

《感動中國》 為何讓人覺得,越來越“無法被感動”?

其實,并不是說《感到中國》人物必須是平民英雄,隻是不能缺少平民英雄。

一個喜愛中國文化的老外都能“感動”中國,跳橋救人的外賣小哥卻無法感動《感動中國》,不禁讓人感動到拔涼拔涼的。[委屈]

歡迎留下你的觀點!

作者介紹:@凡世一粟,一個熱愛文學的理工男。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關注我,一起分享世界的見聞與感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