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隻愛看繪本漫畫,不愛看文字書?試試解決這2個關鍵問題…

作者:諾媽家有男寶

以繪本閱讀為契機,用豐富多彩的圖畫吸引孩子,進而潛移默化培養孩子閱讀興趣。這幾乎是每個孩子在培養閱讀習慣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然而,随着孩子成長,孩子在“閱讀”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

有的孩子捧起文字書,沉醉在文字的世界裡;有的孩子,即使到了高年級,依然隻愛看繪本漫畫。

文字書要麼落灰,要麼成為催眠工具,孩子的表現,令父母着急。

如何引導孩子從看繪本漫畫過渡到看文字書?今天,諾媽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十多年的陪讀經驗,跟各位家長聊一聊自己的心得。

一、糾觀念

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對繪本漫畫具有“階段性偏見”,即:

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無比熱衷并傾囊購買大量圖畫書供孩子翻閱,父母認為:繪本漫畫是對孩子最好的閱讀啟蒙,孩子隻要願意看,就花血本買。

但孩子到了學齡階段,認識了一些字後,父母的态度截然相反。還是一樣的繪本漫畫,父母卻戴上“有色眼鏡”,偏見地認為:孩子多看圖畫書,沒營養。甚至開始用各種方式進行幹預,不買、不借,甚至沒收孩子手裡的圖畫書。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喜歡看書的孩子,他們的身上往往擁有兩個閃光點:一是濃厚的閱讀興趣,二是良好的閱讀習慣。

孩子喜歡看繪本漫畫,這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必經路上的階段。精彩的故事情節,配合生動的畫面,看漫畫的過程能夠激發大腦釋放多巴胺,讓孩子享受到閱讀的快樂,産生閱讀興趣。

若父母強行幹預孩子“不能看、不準看”,其結果隻會适得其反。孩子要麼從此失去閱讀興趣,要麼對繪本漫畫更加執迷,将文字書視為洪水猛獸,拒之門外。

是以,為人父母,首先要糾正一個觀念:孩子縱然大了還喜歡看繪本漫畫,那也不是一件壞事,成人都還有很多追漫畫看呢!

比起禁止,父母更重要做的事是幫孩子選對漫畫,好的漫畫,不僅僅能為孩子帶來閱讀上的感官快感,還會滲透各種知識。并且,好的漫畫,它的每一張圖,其實都做了精心設計安排,引導孩子去探知那些隐而不表的情節,讀圖能力,也是閱讀能力的重要部分。

孩子隻愛看繪本漫畫,不愛看文字書?試試解決這2個關鍵問題…

二、重引導

好的閱讀習慣培養,一定是從圖畫書到文字書的引導,如何讓孩子完成閱讀階段飛躍,重在過渡引導。

究其根本,很多孩子遲遲不願從圖畫書走出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過渡工作沒做好”。

從繪本漫畫到文字書,需要“,也需要。

前期讀圖階段是興趣積累,中期圖文結合是橋梁過渡,後期純文字閱讀則是目标達成。

我們重點來講講這個“過渡階段”,有兩個關鍵問題要解決。

01增加識字量

毫無疑問,能捧着純文字書讀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一定是擁有足夠識字量的孩子,從繪本漫畫閱讀到文字閱讀,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兒。

但孩子若遲遲不願意看文字書,細究,其中一頭“攔路虎”就是識字量!滿滿一頁文字,有一半是不認識的字,孩子看着費勁,自然影響閱讀興趣。

為孩子打好識字基本功,則是一件從小就要堅持的事。一般而言,孩子在5歲左右,進入文化敏感期,會對數字、文字、符号(拼音)閱讀等産生興趣,家長若發現這個苗頭,就要抓住契機,引導孩子認字。可以将識字任務落實在生活中,融合到遊戲裡,學齡前無意識的教,能夠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孩子在學齡階段突飛猛進。

孩子隻愛看繪本漫畫,不愛看文字書?試試解決這2個關鍵問題…

02借用橋梁書

從繪本閱讀到文字閱讀,不是非此即彼的轉換,是需要一個時間過渡。

過渡期間,家長用什麼方式對孩子做好引導閱讀,很大程度關系到“孩子能不能順利愛上文字閱讀”。

回憶兒子的過渡閱讀,總結起來,有要點。

聽長篇故事

記得那時候給兒子買了聽書小人偶,凱叔出品的《西遊記》。生動有趣的故事,兒子聽得非常入迷,拿着小人偶一直聽,翻來覆去地聽。由此墊定下從“單個故事”到“長篇故事”的心理鋪墊。

畢竟,看文字書,需要擁有看長篇的耐心與勇氣。

看多格漫畫

在這之前,兒子看的大多是單頁圖版繪本故事,一本一個故事,一頁一張圖,資訊量相對比較少。

當孩子對聽《西遊記》産生興趣的時候,我買了一套四大名著的連環畫,圖多,文字量也明顯增多。

因為有“聽故事”的基礎,拿到書後,兒子迫不及待就捧起來看,一邊看圖、一邊猜,一邊結合聽過的故事來揣摩故事情節。即便如此,長篇幅的故事,還需要文字解讀來支撐。為此,他願意主動認字,常常捧着連環畫來問。

說到這,感謝漫畫書,培養了兒子主動識字、主動閱讀的意識。

孩子隻愛看繪本漫畫,不愛看文字書?試試解決這2個關鍵問題…

讀系列小說

多格漫畫培養了孩子自主閱讀的意識,系列小說則讓孩子真正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兒子從一年級開始,每晚都有親子閱讀任務,我們以閱讀文字書為基礎,每天讀翻幾頁,或讀一個故事,《張秋生巴掌童話》、《睡前晚安故事》、《窗邊的小豆豆》、《森林報》等,就是在那個階段陪伴閱讀完成的。

主要的模式就是,娘倆并排坐,孩子指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不了解的内容,我及時講解。

孩子磕磕巴巴讀完幾本,在心理上接納了看文字書這件事。如何從“陪讀”到“自主讀”,源自閱讀一套系列小說《神奇樹屋》。一套八本,買回家有段時間了,放在角落裡沾灰。

那是在一個暑假的下午,兒子無聊,最終不太情願地翻出了這套書。然後,閱讀之後,他完全着迷,一個下午坐在沙發沒挪窩,最終一口氣看完4本。

那個下午,孩子的表現也着實令我驚訝,我事後翻閱了這套書,這套沒有注音,偶有幾幅插圖,以黑白文字為主的書,我覺得它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

首先,單本體量不大,剛剛适合孩子的閱讀能力。

其次,故事披上魔法外衣,能夠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再次,語言表述上以短句式為主,符孩子讀着不累,能夠建立閱讀信心。

并且,一套多本,孩子看完一個故事不過瘾,再看一個故事,無形中拉長孩子的閱讀耐心,擴大孩子的閱讀興趣。

這是一次閱讀體驗上質的飛躍,就是這次經曆,讓他完成了從淺閱讀到深閱讀的蛻變,打心眼裡認識到:好看的書,是文字書。

從這之後,無論是借的還是買的書,無論是厚的還是薄的,他不再抗拒,都能一頭紮進去閱讀。

孩子隻愛看繪本漫畫,不愛看文字書?試試解決這2個關鍵問題…

讓孩子愛上閱讀,其結果導向是“功利”的,但在培養過程中,則一定要“去功利,重引導”。

家長多一點允許、多一點陪伴、多一點引導政策,不知不覺,閱讀就會成為孩子的熱愛,成為他們一生受益的事情。

我是諾媽,家有男寶,緻力于親子成長研究,為父母們提供有價值的育兒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