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帕金森的8個早期征兆,看你有沒有中招?

作者:春雨醫生

今天是第28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和諧共生,美好生活”。

帕金森病是一種好發于老年人的慢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學統計顯示,大陸目前約有365萬名帕金森病患者。該病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良性腫瘤之後的“中老年第三大健康殺手”。

本期《有請大醫生》春雨醫生CEO王羽潇

将攜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毛之奇

帶來帕金森專題直播

帕金森的8個早期征兆,看你有沒有中招?

戳圖即可預約

今晚19點直播間見

帕金森的早期征兆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包括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症狀多樣,起病隐匿,不易察覺,許多患者通常是在家人或朋友的提醒下才發現自身的運動性症狀,而非運動性症狀隻有自己才能察覺,且發現較晚。

非運動性症狀

1)嗅覺障礙:嗅覺減退或缺失存在于超過90%的患者中,通常為雙側,且可能先于多巴胺缺陷導緻的運動性症狀出現。

雖然嗅覺減退并不存在于每例帕金森病患者中,但它的存在或發展可能會成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出現運動性症狀前的特異性标志,尤其當嗅覺減退與其他早期臨床表現、影像學證據或生物學标志物相關聯時,如靜止性震顫和認知功能障礙。

2)焦慮和抑郁:焦慮影響了 60%的 PD 患者,包括廣泛性焦慮(焦慮、恐懼和煩惱)、恐慌症、社交恐懼症,其通常伴随抑郁。

焦慮可出現在帕金森病運動性症狀之前,表明其可能與黑質紋狀體通路的異常狀态相關。抑郁在臨床也很普遍,影響着 35%的 PD 患者。與非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相比,其對抑郁的自知力更為缺乏。此外,認知衰退和癡呆、精神病發作、焦慮、睡眠障礙和自主神經症狀也與帕金森病的抑郁風險增加有關。

3)睡眠障礙:睡眠和覺醒障礙影響着大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其程度随患病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白天嗜睡可與夜間睡眠障礙相差別,夜間睡眠障礙包括疾病或藥物相關性失眠,如睡眠斷斷續續、覺醒時間延長、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周期性肢體運動、不甯腿綜合征和靜坐不能。

帕金森的8個早期征兆,看你有沒有中招?

夜晚當藥效消失時,運動性症狀會再次出現,肌張力障礙、噩夢、幻覺、夜尿等均會加劇睡眠障礙。帕金森病患者的失眠症狀可能與疾病的病理有關,但多巴胺能藥物的治療效果卻微乎其微。

4)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症狀普遍存在于帕金森病患者中,其可能先于運動性症狀出現,包括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胃腸功能失調、心血管功能異常、多汗、便秘等。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病理基礎為其調節區域的神經元缺失及路易小體形成,包括下丘腦、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髒及泌尿系統等神經叢分布,深入研究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很有意義。

運動性症狀

帕金森的運動性症狀較為典型,但與非運動性症狀相比,其出現時間較晚,這可能是由于神經保護機制或自動補償機制發揮了作用,如殘存多巴胺神經元的側支軸突再生。運動性症狀主要包括以下 4 種:

1)震顫:帕金森病早期的震顫不夠典型,多數僅表現為興奮或精神緊張時的微小顫動,無典型“搓丸樣”動作,且與情緒、注意力相關,需與其他引起震顫的疾病相鑒别,如特發性震顫、焦慮抑郁和精神性藥物引起的震顫及酒精中毒等。

帕金森的8個早期征兆,看你有沒有中招?

2)肌強直:患者早期出現肢體僵硬,即令患者将雙肘置于桌面上,使前臂與桌面垂直,腕關節放松。對于正常人,前臂與腕關節約呈 90°屈曲,而帕金森病早期患者腕關節或多或少仍呈伸直狀态,狀如路标,稱為“路标現象”。

帕金森病早期最常出現的是肩部不适及疼痛,易被誤診為滑囊炎、關節炎或回旋肌群的損傷。

3)行動遲緩:患者表現為随意運動減少,行動緩慢、笨拙,如穿衣系扣、系鞋帶等動作緩慢,面部表情及瞬目減少,雙眼凝視,寫字也越來越小,行走時碎步,擺臂動作及幅度減少,說話語速變慢,音調變低,做快速重複性動作(拇、食指對指)時速度緩慢和幅度減小。

4)姿勢平衡障礙:在疾病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表現為走路時上肢擺動幅度減小,次數減少,下肢拖拽,有時行走中全身僵住,稱為“當機” 現象。同時,起步及轉身困難,步伐越來越小,越走越快,呈前沖狀态,且不能及時停止,稱為“慌張步态”。

當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以上症狀時,要及時就醫診治,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帕金森的預防及治療

盡管帕金森病多見于老年人群,但近年來有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研究表明,有些患者的發病年齡早于50歲,占帕金森病的5%~10%。

雖然目前對原發性帕金森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而繼發性帕金森病則多由腦炎、腦動脈硬化或錳、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所緻。

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幹預,或可實作對帕金森病的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5招預防帕金森

1.防治腦動脈硬化是預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臨床上要認真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

2.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等;

3.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誘發震顫麻痹的藥物;

4.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

5.發現老年人有嗅覺障礙、睡眠障礙、焦慮抑郁、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争取早診斷、早治療。

若确診帕金森病,也不要太悲觀、緊張,該病目前雖然不能被治愈,但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幹預、照料護理等,可有效改善或延緩症狀、避免或降低不良反應、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

在衆多治療方法中,藥物治療是首選,且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治療則是藥物治療不佳時的一種有效補充手段,肉毒毒素注射是治療局部痙攣和肌張力障礙的有效方法,運動與康複治療、心理幹預與照料護理則适用于帕金森病治療全程。

帕金森的8個早期征兆,看你有沒有中招?

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流程/圖源: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

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容易受到内環境不穩定的幹擾,如果有感染、離子紊亂、精神情感刺激等發生,會加重帕金森病自身的症狀,如震顫、強直以及加重行動困難等。是以藥物治療期間一定要遵醫囑服用,不要随意改動或删減藥物。

圖源:壹圖網

編輯:春雨君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内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 [J] .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20, 53(12) : 973-986. DOI: 10.3760/cma.j.cn113694-20200331-00233.

[2]Manyam BV. Paralysis agitans and levodopa in "Ayurveda": ancient Indian medical treatise. Mov Disord 1990; 5:47.

[3]肖雪洋,武治印,胡琳珍. 帕金森發病機制及其最新治療政策[J]. 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3(5):514-521. DOI:10.3969/j.issn.1000-2375.2021.05.007.

[4]王營飛,賀娟,張學敏.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與診斷方法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2018,24(12):2441-2445.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8.12.028.

[5]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内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 早發型帕金森病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21,20(2):109-116. DOI:10.3760/cma.j.cn115354-20201119-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