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

作者:朱前蹄後

扁鵲被移出教科書,主要是因為史書裡面記載的扁鵲行醫的時間跨度太大,有幾百年的曆史,而人類的壽命是很難達到的。

是以史書中的扁鵲可能不是指的一個人,而是多個人,專指神醫,至于組織我覺得應該不算。

本着曆史人物的嚴謹性,教科書為了不誤人子弟,才會把扁鵲移出教科書,将來考證清楚再回到教科書。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

中醫博大精深,大陸古代湧現出很多的名醫,比如神醫華佗、醫聖張仲景,還有藥王孫思邈,這些人都為中國的醫藥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但是由于時間久遠,很多前輩的著作并沒有流傳下來,并且由于史書記載的模糊和缺失,很多醫學家都不好考證,這其中就包括神醫扁鵲,并且因為扁鵲的事迹存在疑問,還被移出教科書!

我們知道扁鵲都是因為中學時的那篇課文《扁鵲見蔡桓公》,這篇古文是韓非子所著,此文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最後病入骨髓、體痛緻死的寓言故事。

這個故事表面上是告訴大家遇到疾病要敢于面對和診治,要不然就會一命嗚呼,後悔晚已。

其實,深層的含義是韓非子覺得當政者應該勇于正視現實,直面個人災難、社會危機,及早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最後隻會變的更糟。

這個故事挺好,但是不好意思這個故事裡面的人物都有可能不存在。先說一說蔡桓公,首先提醒大家曆史上根本沒有蔡桓公。

關于蔡桓公的考證,曆史上确實有蔡國,存在時間是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是周朝諸侯國,其中有個蔡桓侯,是蔡國的第七位國君,可是這個被人稱為“蔡桓侯”的人在公元前695年就死了。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

《史記》中也記載了韓非子的這個故事,裡面是寫的是齊桓侯,其實曆史上也沒有齊桓侯,而是有齊桓公,這個齊桓公不是指的春秋五霸的那個,因為那個齊桓公是餓死的,不是病死的。

這個齊桓公應該是田齊時期的齊國君主,屬于戰國時期,他是田齊的第三位君主,出生于公元前400年-去世于公元前357年,是以這個也有可能是扁鵲的病人。

既然扁鵲的病人“蔡桓公”不好确認,那麼我們确認一下扁鵲不就可以了,可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扁鵲也不好确認,他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都不好确認。

從曆史資料來看,扁鵲的時間跨度可以從春秋時期的公元前700多年到戰國的公元前300多年,都有扁鵲的身影,你說扁鵲會是一個人嗎?

首先說扁鵲最早出現的時間,根據《史記》記載,扁鵲曾經給虢國太子治病,虢國太子本來都沒氣了,扁鵲用針紮穴道治好了太子的“屍蹶症”,并且開了點藥,就讓太子恢複的生龍活虎。是以是以天下的人都認為扁鵲能使死人複活。

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史記扁鵲傳》

但是扁鵲卻說:“我不是能使死人複活啊,這是他應該活下去,我能做的隻是促使他恢複健康罷了。”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

扁鵲救人很精彩,但是虢國存在于春秋時期,是一個小國,有東虢國和西虢國,還有北虢國和南虢國,這幾個虢國滅亡的時間都差不多,最後一個滅亡的是南虢國,滅亡于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

有根據《管夷吾記》記載:

齊莊公三十九年(公元前756年)九月九日,扁鵲生于旦。……齊僖公十年,為樞密之官也。……齊恒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61年)十月七日,扁鵲于寝而終矣。

這篇《管夷吾記》準确記載了扁鵲生平(公元前756年一公元前661年)姓氏(姜稽)和官職(樞密),而且這個扁鵲和管仲關系不錯,應該是在太醫院工作。

不過這個記載扁鵲生活的時間倒是和蔡桓侯一個時代,還和虢國存在時間比較一緻,那麼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扁鵲或許就是存在這一時間,如果是真的,那麼扁鵲是春秋時期的人啊!

但是不好意思,史記中又記載了,扁鵲是渤海郡鄚(mào,茂)人,姓秦,叫越人。年輕時做人家客館的主管,根本就不是醫生。

但是扁鵲遇到過奇遇,那就是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到客館來,他傳給扁鵲一種藥,吃了這個藥就會給人看病,結果扁鵲真的吃了,然後就在診視别人的疾病時,能看五髒内所有的病症,隻是表面上還在為病人切脈。這個你相信嗎?我反正是不相信。

扁鵲有了這個技能,就給昏迷五天的趙簡子看病,趙簡子是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趙鞅,又名志父,亦稱趙孟。《趙氏孤兒》中的孤兒趙武之孫。趙簡子死于公元前476年,扁鵲給他看過病,說明扁鵲還出現在這個時期。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

這個和春秋時期的扁鵲有将近二百年,是以應該不是一個人吧!

另外,後面還有扁鵲的事迹,不止給《扁鵲見蔡桓公》中的第二個齊桓公看病,關鍵他還給秦武王看病,要知道秦武王存在于(前329年—前307年),扁鵲給他看好了病,被秦國太醫記恨。

最後,秦國的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派人刺殺了扁鵲。

看到這裡是不是就明白了,這些資料都是記載在史記中的,都是有迹可循的,扁鵲從公元前7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四百年的時間都有他的事迹,那麼會有這樣活了四百多年的人嗎?

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明白了為什麼教科書會把扁鵲移出了,活了四百年的人,怎麼可能?

雖然古代有很多人壽命很長,尤其是醫學家,都很會養生,可是就是藥王孫思邈也就活了一百多歲,還不能明确考證,張三豐的一百五十歲同樣不能考證,是以人的壽命不可能超過二百歲,扁鵲的四百多年活動軌迹,直接就不可能。

另外還有《列子·湯問》中記載了,扁鵲可以給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換心的故事,這個是不是也讓人匪夷所思,要知道就是現在換心也是很難的手術,在兩千多年古代人就可以操作嗎?是以根本不可信。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

那麼扁鵲真的就不存在嗎?

這個還真不好說,按道理講扁鵲應該是真有其人,隻是史料不夠,我們現在無法考證罷了。

就像史記中記載的,秦越人醫治好趙簡子五日不醒之症,趙簡子賜給他蓬鵲山田四萬畝于扁鵲,得到食邑之地。

巧因蓬鵲山之首,扁鵲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飛天然石鵲和靜觀天下神奇石人形象,趙人視秦越人為吉祥喜鵲一般,而尊稱其為 “扁鵲”,從那開始都稱秦越人為扁鵲。

或許最早的神醫扁鵲确有此人,後來因為醫術高明,就被大家所稱贊,後來又有醫術高明的神醫人們也稱為扁鵲,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扁鵲可以“活”幾百年了,或許在那個時候扁鵲就是指的神醫,類似于現在的醫學專家,也有可能。

2000年之後,四川修地鐵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漢墓,考古專家在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了920餘支竹簡和50枚木牍,這上面足足寫着兩萬字的西漢醫學文獻。

其中就有《扁鵲醫書》,這本醫術也證明了肯定有扁鵲這個人,但是要想清楚的知道扁鵲的生平真實事迹,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

是以并不是因為四川的考古發現讓扁鵲移出了教科書,而是現在我們越來越注重科學和嚴謹了,教書育人就需要嚴謹的知識,我們明知道知識存在疑問,怎麼可以誤人子弟呢?

為什麼扁鵲被移出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