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味山藥,脾虛能止瀉,肺虛能止咳,腎虛能固精。

作者:中醫劉主任

山藥是中醫裡有名的補虛聖品,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贊山藥:“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名醫别錄》寫道:“補虛勞羸瘦,充五髒,除煩熱,強陰。”

《本草正》記載:“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

通過現代研究,也發現山藥有調節胃腸功能和降血糖、增強免疫、延緩衰老、保肝等作用。

一味山藥,脾虛能止瀉,肺虛能止咳,腎虛能固精。

飽受贊譽的“聖品”究竟有什麼神通?

一、補虛

山藥性味甘平,既能補氣,又能益陰,入肺、脾、腎經,能補諸虛。

若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肢倦乏力者,可與人參、白術、白扁豆等同用。

若調理肺虛久咳或虛喘,常與太子參、麥冬、南沙參等同用。

若調理腎陰精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常與熟地黃、山茱萸、茯苓等同用。

一味山藥,脾虛能止瀉,肺虛能止咳,腎虛能固精。

二、縮遺

山藥,可調理下焦虛寒出現的小便頻、遺尿、精等,可與烏藥、益智仁同用。因為山藥效用平和,在縮尿止遺時可以加大劑量。

三、解消渴

山藥長在土裡,汁液較多,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氣陰兩虛所緻的消渴病,症見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倦無力等,常與黃芪、天花粉、葛根等同用。

這麼好的一味“補虛聖品”該怎麼用?

一味山藥,脾虛能止瀉,肺虛能止咳,腎虛能固精。

除了上邊所說的與其它藥搭配使用的途徑外,山藥單味也能用。

10-20克,湯劑,善于補肺生津,多用于調理咳嗽、易汗出。

20-30克,炒制,善于補脾止瀉,多用于調理脾胃虛弱,腹瀉。

30-60克,湯劑,善于固腎斂陰,多用于調理遺米青,小便頻。

120克,鮮榨,能補氣養陰,多用于調理勞傷發熱、喘嗽、自汗、心中怔忡、小便不利等。

使用案例:

男,32歲,平時體弱,怕寒,欲求子,先用60克山藥早晚服用,來補虛固本,半月後加八味腎氣湯調理。如今半年過去,雖未得子,但房事長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