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元風暴突襲亞洲 這次要拉爆日韓?

美元風暴突襲亞洲 這次要拉爆日韓?

每一次加息周期,美元就會拉爆一種貨币。

貨币崩潰的時間,要麼在加息周期結束前一年,要麼在加息周期結束後一年。

現在,美元風暴已經行至亞洲,各國貨币瑟瑟發抖,日元、韓元、越南盾、菲律賓比索全線下挫。

韓元兌美元跌破1400,為2022年11月7日以來首次。

日元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創1990年來新高。

印度盧比兌美元收盤匯率為83.69,仍位于曆史低位,持續跌破去年11月份的83.50。

印尼盾兌美元單日重挫逾2%,至四年低點。

美元兌越南盾日内一度觸及25295,創紀錄新高。

年初以來,貨币貶值最兇猛的就是日元和韓元,以及越南盾,貶值幅度分别為9%、7%和7%。

美元風暴突襲亞洲 這次要拉爆日韓?

1、

單純的美元風暴

亞洲貨币為何全線大跌?其實,就是單純的美元風暴。

這兩天的導火索就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

他稱近期資料表明通脹下降的進展不順利,讓高利率在更長時間内發揮作用可能比較合适。

這就是打擊降息預期。

受此影響,美元指數急劇上漲,再次攀升至106.5上方,連續兩日重新整理2023年11月1日以來高位,連續三日創五個月來新高。

年初以來,美元指數已經從101.2上漲至106.5,漲幅5.24%。

美元風暴突襲亞洲 這次要拉爆日韓?

從2023年9月份,美國通脹見頂之後,美元指數就一路下跌,從107一路跌到101。

2024年以來,美元指數又開始V型反彈,重回高位。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大家發現,美國通脹的頑固程度,嚴重超出了預期。

其實,這也很容易了解。

微觀上:

之前歐美的通脹之是以那麼低,是因為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為他們提供廉價的商品。

現在關系搞崩了,他們要麼自己建廠,給本國員工開高工資,要麼買其他國家的高價商品。

但是這些途徑,商品價格都比中國的商品高很多,看看美國超市的物價,那漲得可猛了,通脹自然下不去。

宏觀上:

貨币刺激吹大資産泡沫,财政刺激擡升通貨膨脹。

美國搞了幾十萬億美元的财政刺激,疊加史無前例的貨币寬松,以及美國制造業回流,這些項目一旦開動,就很難停下來。

火車已經啟動了,再像以前那樣拉,肯定比較困難。

2024年開始,市場才明白這個道理,然後美元指數就不再下跌了。

很多人也開始批評美聯儲釋放出降息預期的做法,比如美國前财長薩默斯。

他說,如果6月份降息,那麼美聯儲又會重蹈2021年的覆轍,當時美聯儲堅稱疫情後通脹是暫時的。

後面大家看到了,美國的通脹一度失控。

薩默斯認為,美聯儲的下一步不是降息,“下一步行動上調利率的可能性很大”,加息的機率為15%。

華爾街部分金融機構甚至認為,美聯儲加息的機率高達20%。

如果不密切關注美聯儲動态,很多人的觀點還是,美聯儲加息周期已經結束了,接下來隻是何時降息的問題。

很明顯,薩默斯和部分華爾街機構這個觀點,實在有些颠覆認知。

更關鍵的是,“美聯儲不僅不降息,反而會加息的預期”已經開始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了。

美元指數飙升,以及亞洲各國貨币競相貶值,都開始反映這個預期了。

當然,關于這個話題,陰謀論非常盛行。

比如,美聯儲每次加息就會拉爆一個國家當做祭品,這次加息還沒有拉爆一個國家,是以美聯儲絕非善罷甘休,是以還會繼續加息。

這個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僞,更沒有觀察事情發展的途徑和依據,大家看看就好。

2、

貨币戰争還是貨币危機?

今天九邊轉我一篇文章,意思是,亞洲國家貨币貶值了,是以出口顯得特别強勁。人民币貶值後,也會拉動出口。

美元風暴突襲亞洲 這次要拉爆日韓?

老朋友都知道我們的觀點和立場,我們是支援貨币貶值的,是以貨币貶值确實能夠拉動出口。

而且大家常說的“貨币戰争”,指的是貨币競相貶值來獲得出口優勢,而不是貨币競相升值。

問題是什麼呢?量變和質變的問題。

适度健身吸引異性,過度健身吸引同性;适當貶值利于出口,急劇貶值就是貨币危機。

針對九邊評價的出口問題,我們插一句:如果4月份我們的出口大幅上升了,并不是因為人民币貶值帶來的,而是因為去年4月份的基數太低了。

這次亞洲國家貨币貶值,是貨币戰争,還是貨币危機呢?

先看一下市場對比:

年初以來,美元指數上漲了5.2%,但是日元貶值了9%,韓元貶值了7%,越南盾貶值了7%。

很明顯,短期看,日元和韓元,貶值幅度遠超美元指數上漲幅度。

再拉長時間看,自2021年以來,美元指數升值了17%,但是日元貶值了50%,韓元貶值了24%。

很明顯,中期來看,日元和韓元的貶值幅度,也遠遠超過美元指數的升值幅度。

美元風暴突襲亞洲 這次要拉爆日韓?

我們再看各國的官方态度:

據南韓财政部聲明,南韓财長崔相穆和日本财相鈴木俊一會面,均對韓元和日元走弱感到憂心忡忡。兩位官員提及,他們可能會針對反複無常的匯率波動采取行動。

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镛也表示,近期韓元的疲軟走勢略顯過頭,針對匯率波動問題,南韓央行有工具來采取行動。

泰國央行在最近一次的貨币政策會議上再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以支撐匯率。

印尼央行直接下場,通過出售高收益證券并買入印尼盾以抑制本币跌幅。

這就很清楚了,亞洲各國都不想看到自己的貨币如此快地貶值。

是以這不是什麼貨币戰争,而是貨币危機。

3、

繼續貶值 會發生什麼?

大家注意一下,在這一輪日元貶值趨勢,日本央行的态度發生過重大轉變。

2022年4月2日,我們在文章《盧布暴漲,日元暴跌!這次,日本竟然“背叛”美國!》講過一個邏輯:

以前日本央行都是美聯儲的鐵杆小弟,跟美聯儲的行動絕對一緻。

美聯儲加息,日本央行就加息;美聯儲降息,日本央行就降息。

但是這一輪加息周期,日本央行不跟美聯儲了,不管美聯儲怎麼加息,日本央行就是維持超級寬松的貨币政策。

當時,日元已經貶值到了125,創6年新高。

但是,日本央行給出的解釋是,日元貶值不是重點,重點是提升通脹。

當時,全世界通脹都起來了,美國8%,歐洲6%,但是日本隻有0.8%。

一句話,當時日本央行的選擇是,棄匯率保通脹。

金融邏輯是,輸入性通脹,即日元貶值,進口物品的價格上漲,國内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上行。

現在日本和南韓,為啥又開始關注匯率了呢?還是因為通脹。

适度通脹刺激經濟增長,過度通脹動搖社會穩定。

現在的日本和南韓,物價上漲已經給老百姓帶來了巨大生活壓力。

我們在2024年3月21日的文章《日本也将再次偉大?》講過一個觀點:日本通脹“有毒”。

經濟學家看通脹,隻看高低;但是,老百姓看通脹,得分好壞。

什麼是好的通脹?由需求拉動的通脹。

比如,群眾薪資增加,形成“薪資-通脹”螺旋上升,這種是好的通脹。

什麼是壞的通脹?供給受損造成的通脹。

比如,供應鍊受損,企業産品供應困難,導緻當地物價大漲。

比如,當年把大家圈在家裡,啥都買不到,2袋泡面都能漲到幾十塊錢。

雖然價格的确上漲了,但是老百姓不喜歡這樣的“通脹”。

而日本的通脹,就是供給端受損導緻了,全球衛生事件沖擊+俄烏戰争,屬于有毒的通脹。

如果隻看日本新聞,不深入分析,很多人可能會說,日本勞工工資漲了,企業利潤也漲了,需求端很好的。

但是追本溯源,其實都是日本央行、日本财政,通過各種途徑,補貼給他們的。

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左腳踩右腳上天的遊戲。

如果隻是通脹問題,其實還是太急迫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債務問題。

為了遏制通脹,日本央行怎麼辦?加息。

幾十年零利率的日本央行,也開始加息了。

問題是什麼?

日本的債務太高了,政府債務高,企業債務高,居民債務也高。

而且這兩年,在原本就高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提高。

如此高的債務水準,日本央行要加息,會直接拉爆日債的。

是以,現在日本和南韓面臨的兩難是:

如果不管匯率貶值,輸入性通脹還會加劇,通脹還會飙升,搞不好就亂了。

如果管匯率貶值,就得加息,那麼天量的債務就可能會引爆。

當然,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求美聯儲趕緊降息,美元貶值,緩解日元和韓元的貶值壓力。

問題是,美聯儲會降息麼?萬一它不聽勸,再加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