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澱公園已發現野生鳥類15目34科85種

作者:海澱融媒
海澱公園已發現野生鳥類15目34科85種

藍千佶/攝

海澱公園已發現野生鳥類15目34科85種
海澱公園已發現野生鳥類15目34科85種

彭濤/攝

鳥類是生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鳥類保護對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規定,每年4月的第三周為“北京愛鳥周”。4月15日—21日,第42個“北京愛鳥周”如約而至,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共建保護體系,共享鳥語花香”。

舉辦觀鳥活動形成愛鳥護鳥良好氛圍

4月15日上午,海澱區園林綠化局、海澱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和海澱區公園管理中心在海澱公園舉辦“愛鳥周”宣傳活動,帶領市民觀測、認識我區常見鳥類,介紹我區鳥類監測情況。

參加活動的市民呂女士一邊認真聽專家講解,一邊用手中的望遠鏡觀察公園裡活動的鳥類:“我一直對動植物比較感興趣,是以如果有公園組織一些認識植物或像這次觀察鳥的活動,我就會積極報名參加,聽專家講解,多認識一下,作為一種積累,然後也可以跟小朋友講一講,讓他們更加熱愛身邊的動植物。”

作為此次帶領市民活動的專家,來自海澱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的彭濤告訴記者:“我們經常說北京的生态環境一年比一年好,用什麼來證明呢?其實鳥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合适的生态訓示型的物種。今天帶着大家看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的鳥,我們就可以知道,需要恢複什麼樣的環境,才能夠吸引、留住這些鳥類。另外,我們希望更多人參與到鳥類的觀察、保護,甚至一些救助的工作中來,希望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市民參與鳥類保護工作,形成全社會愛鳥護鳥的良好風氣。”

據悉,我區于今年2月釋出了新版《海澱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其中鳥類達22目70科397種,占北京市鳥類記錄的76%。

作為活動主辦地的海澱公園,占地面積約34公頃,着力打造的科技主題公園,每年吸引百萬市民前來參觀遊覽,已成為我區科普教育、群衆業餘文化生活、舉辦特色文化活動的一處重要基地。海澱公園在發揮城市公園綜合服務功能的同時,注重加強生态保護,為鳥類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環境。

建設花園城市持續改善鳥類生存環境

“我們雖然對海澱公園監測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但在其中發現了很多在北京來說都是非常罕見的一些鳥,比如我們叫歐亞鸲,它還有個名字叫‘知更鳥’,這是歐洲的一種鳥,它偶爾會到北京來。我們翻查了這些年的記錄,北京平均每兩年能觀測到一次,這其中就包括海澱公園。”彭濤介紹,“在北京觀鳥,最好且能看到鳥類最多的地方,海澱區是排第一的。是以說海澱區的鳥類資源很豐富,而且觀鳥的地方也非常多。目前,海澱公園内已觀測到野生鳥類15目34科85種,成為海澱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公園之一,希望以後這個資料還會不斷增加。”

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邢曉燕介紹,近年來,我區以森林城市建設為引領,不斷完善生态廊道,劃建自然保留區和城市水鳥保護區域,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營造适宜的鳥類栖息地,區域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鳥類的生存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應用AI人工智能鳥類識别系統、紅外相機等智慧監測手段,深化鳥類監測與研究;開展野生動物救助、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監督與執法,實作鳥類資源有效保護;積極倡導愛鳥護鳥成為每個市民的自覺行動,開展鳥類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深化市民對鳥類保護的認識與了解。

下一步,區園林綠化局将圍繞花園城市建設,持續完善生态網絡,提升森林品質,營造野生動植物栖息地,不斷夯實首都亮麗的生态底色。(記者 景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