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作者:古籍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導語

近代以來,堪輿圖書作為一種商品,在中國社會内外廣為流通。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江南地區,數量巨大的堪輿師群體著錄有大量堪輿書籍,與該地域發達的刻書業、售書業相結合,進而形成龐大的堪輿書市場。

近代江南堪輿圖書的編印

近代江南地區,書坊不僅是刻書匠戶,已是集編、刻、售合一的文化出版事業。民間坊刻的書籍數量已經超越官刻與家刻本,即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出版社躍居市場主流。 有市場需求的書籍都能印制發行,因與切身利害相關,從官紳富豪到平民百姓皆對堪輿信而求之,是以各式風水書籍也在此時大量刊行。近代江南堪輿圖書的編印主要有書坊刊印和私家刻印兩種。

(一) 書坊刊印

書坊刊印,簡稱坊刻,即民間書坊刻書。“坊”,即以刊印銷售書籍為業的民間手工業作坊,又稱為“書肆”“書林”“書堂”“書棚”“書鋪”“書籍鋪”等。坊刻本,顧名思義指由民間書坊刊行的印本書籍。據江淩研究民間坊刻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刻印書籍視社會需求而為之。二是把刻書作為主要的經營活動,以盈利為目的。三是接受委托雕印的加工業務,有相對穩定的工匠和相對固定的經營場地。坊刻不僅興起較早,分布較廣,而且數量較多,印量較大。近代江南地區流通的堪輿圖書以坊刻本為主。當時刻印各類堪輿圖書較多的書坊主要有上海廣益書局、蘇州掃葉山房、上海校經山房和蘇州金阊書業堂。

1 廣益書局的堪輿書刻印

光緒二十六年創辦于上海,初名廣益書室,總店設于河南路一百三十七号,支店在福州路三百三十八号。廣益書局的出資人為魏天生、杜鳴雁、蕭伯潤、李東生,先後聘請魏炳榮、周菊亭、劉季康、曹冰岩任經理。

廣益書局擁有石印印刷廠和鉛印印刷廠,廣益書局最初出版科舉考場用書和童蒙讀物,戊戌變法後,科舉制度逐漸取消,廣益書局經營受到重創,瀕臨破産。鑒于這種狀況,廣益書局及時調整了經營思路。光緒三十年廣益書室改名為廣益書局,邀魏炳榮擔任經理,周菊亭為協理,聘胡寄塵、陸保璿為編輯主任,其經營理念轉變為出版普通古籍、堪輿蔔筮之書,業務漸有起色。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陽宅大全》丨民國四年仲春 上海廣益書局

清末民初,廣益書局所刊石印堪輿書現存的有《八宅明鏡》、《地理琢玉斧》、《地理正宗》、《山洋指迷》、《三元總錄》、《入地眼全書》、《羅經頂門針》等數種。

《八宅明鏡》分上、下兩卷一冊。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右側書“箬冠道人著”,中為“校正八宅明鏡”,左列書“上海廣益書局印行”, 扉頁上有售廣益書局新刊刻蔔筮書廣告《占蔔靈》一則。每頁二十行,每行四十二字,書中有插圖多幅,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

《地理琢玉斧》四卷二冊,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頁眉上書“嚴陵張九儀先生”右側書“銮頭歌括”,中書“增釋地理琢玉斧”,左側為“上海廣益書局印行。”每頁二十行,每行三十八字。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書中有插圖多幅;

《地理正宗》十二卷二冊。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右側書“湘陰蔣國宗城氏訂”,中為“校正地理正宗”,左側為“上海廣益書局印行”。扉頁為印花框,“框内上方橫書“前集記錄”,框内分三行,從右至左依次為“第一地理辯證序九略序,第二圖書先後八卦解,第三諸家五行本部補論。”每頁二十行,每行四十字,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巒頭指迷》丨張志良題

2 掃葉山房的堪輿書刻印

掃葉山房是清末民初上海較有影響的書坊之一。《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中說:“在民國初年,該店有相當地位”。掃葉山房為江蘇席氏所建刻書坊,名取“校書如掃落葉,随掃随落”之意,來表達刻書、校書之不易。

席氏刻書始于明萬曆時。主人席啟寓雕闆印行《十三經》、《十七史》行于世,又輯唐人詩百家付梓印行,所刻各書闆心均有“掃葉山房”字樣。啟寓之後分洞庭、虞山兩支,其在虞山(今常熟)者多好刻書。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王陽明傳習錄》丨民國十六年孟春 上海掃葉山房發印

啟寓孫名鑒,字玉照,為掃葉山房最為著名的主人。據《掃葉山房書目》載,掃葉山房共有五個分号:掃葉山房北号,位于上海棋盤街;南号,位于上海彩衣街; 漢号,漢口四官殿;蘇号,位于蘇州阊門内;松号,位于松江馬路橋。并開設蘇省阊門内中市大街、上海城内彩衣街和城外北市抛球場口南道三處為客戶郵寄圖書。以上海棋盤街北号為總号,還發起組織上海書業同業公會。一度成為當時上海刻書業中的領軍人物。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地理披霧集》丨葉九升著 掃葉山房

鴉片戰争後,石印技術傳入上海,石印技術的引進,使得掃葉山房出版速度與品質大為提高,同時也使得書刊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掃葉山房在光緒三十年前出版石印古籍一百零三種,至1918年,出版石印古籍多達五百多種。

清末民初掃葉山房出版的石印堪輿書計有《陽宅都天滾盤珠要法》、《雪心賦辯訛正解》、《宅譜指要》等數種。《雪心賦辯訛正解》四卷,刊刻于宣統元年,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右側書“宛陵孟天其先生撰”,左側兩行為“雪心賦辯訛正解”,左下有“餘品三題”及钤印。扉頁上端有“宣統二年石印”,中部有掃葉山房商标。每頁二十行,每行三十六字,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

3 上海校經山房的堪輿書刻印

上海校經山房創辦人朱記榮是清末目錄學家,在整理古籍方面頗有建樹。關于校經山房的創辦時間,至今仍有争議,但基本上可确定為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據劉昭《上海石印“拟鼓詞”考略:以上海校經山房石印“拟鼓詞”為例》一文研究,校經山房成立時間應為光緒九年(1883)或光緒十二年。

關于上海校經山房的位址,較為肯定的說法是最初創辦于大東門内漕寶路,但後期遷址至“河南中路廣東路之北,門面朝東”,另有說法為“後遷山西路晝錦裡口怡益裡”“(校經山房)為印售線裝經史子集、通俗小說等的老書店。又陸士谔所著中醫書若幹種。”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果老星宗命格大全》丨民國辛酉年秋月 上海校經山房印行

據1925年校經山房出版的《圖書目錄》共收錄該書局自成立至該年出版的書目一千五百七十五種,其中堪輿類有《地理大全輯要》、《地理大全要訣》、《地理金彈子玉彈子》、《地理鉛彈子》、《地理鐵彈子》、《地理青囊經》、《地理六法點穴大全》、《地理五決》、《陽宅三要》、《陽宅愛衆篇》、《陽宅大全》、《地理直指原真》等一百零三種。

校經山房所刻堪輿書多為翻刻建陽鄒氏寄傲山房書版。故其出堪輿書扉頁多題有“龍霧鄒廷猷先生審定”幾字。

《地理大全輯要》×卷×冊,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右側書“龍霧鄒廷猷先生編輯”,中書“地理大全輯要”,左側為“上海校經山房石本。”扉頁××,每頁二十行,每行四十字。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該書署名“魏裡許明子遠澹園甫輯,男榮久一甫訂正,孫袁媛載雍、臨瑤載雍甫校”該書卷七之終附有“新出學堂書廣告”一冊。卷十末處附有“新出地理醫書廣告”;

《地理陽宅大全四集》×卷×冊,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右側書“龍霧鄒廷猷先生編輯”,中書“地理陽宅大全四集”,左側為“上海校經山房石本。”扉頁××,每頁二十行,每行四十字。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該書署名“魏唐許明子遠澹園甫手輯,男榮久一果庵甫續補”;

《地理金彈子鉛彈子》×卷×冊,共有牌記,四周單邊,分為三列,右側書“龍霧鄒廷猷先生編輯”,中書“地理金彈子鉛彈子”,左側為“上海校經山房石本。”扉頁 ,每頁二十行,每行四十字。版心單黑魚尾,四周單邊。該書卷末附有“醫書廣告”。

4 金阊書業堂的堪輿書刻印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丨乾隆五十一年夏金阊書業堂

清末蘇州著名的書坊。書業堂早在明代就開始刊刻銷售書籍。萬曆二十八年(1600)曾刊湯顯祖《南柯記》,到清初仍然繼續營業,書業堂營業直到光緒年間”。其主人為趙姓人士,出書頗多,以堪輿書和小說等日常書籍為主。其刊印的書籍種類繁多,數量較大,在晚清蘇州圖書市場中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書業堂在這一時期刊刻的堪輿書有《六壬經緯》、《八宅明鏡》等。

(二) 私家刻制

私家刻制,又稱私刻、家刻,是私家出資主持刻印的書本。私家刻書包括家刻與他刻兩種形式。家刻即作者著作并由本人或後人付梓,他刻指刻書家刻印其他著作。

私家刻書者刻書目的不外乎兩種:

一為傳播書籍文化知識,如清末常熟著名藏書架和出版家張海鵬所言:“藏書不如讀書,讀書不如刻書。讀書以為己,刻書以利人,上以壽作者之精神,下以惠後來之修學,其道也廣。”

二為名流千古,如張之洞在《書目答問·勸刻書說》一文中提及“有力好事之人,若自揣德業學問不足過人,而欲求不朽者,莫若刊布古書一法。”

在這兩種因素影響下,有著述能力并有财力者為自己刊刻著作,财力有餘者亦刊布他人著作;僅有财力者選時人或前代優秀著作進行刊布。私刻版本著錄形式大都為姓氏加齋号,如廣德錢氏《地理叢刊》、休甯程式《百二漢鏡齋秘書四種》、鎮江袁氏《潤德堂叢書六種》、蘇州沈氏《自得齋叢書》等。

1 錢文選《地理叢刊》

錢文選,字士青,号燦升,晚年自号誦芬堂主人。同治十三年(1874)生于安徽省廣德縣,曾任雲南、長蘆、兩浙、福建等鹽務稽核所所長。因其“幼時孤寒,以樵采為生。後遇葬師,為其父覓一佳穴營葬,遂得日漸康泰。故笃信堪輿之學”。後因欲求佳地安葬母親,“登山涉水,出則探讨,歸即研求,昕夕殚精”,在學習堪輿術之餘,廣購堪輿諸書,前後二十年共搜羅一百六十餘種珍本堪輿書。其自謂“餘所購者皆是木版書,及精抄本且多孤本,為近世的少有,餘精制架構,謹慎庋置,如杜元凱之設庫,晏平仲之鑿楹,無以過之。”

他擔心自己去世後,這些資料散失,以緻堪輿之學不傳,是以先将所藏堪輿諸書檢點整饬,編成提要,提要“首冠以各書大綱,次分叙各書之原委,著者姓名,何年出版,原書冊數分别注明。”提要于1942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後,開始着手編訂《地理叢刊》,以使“後來學者飽覽三元三合各家,融會貫通,大道公開,偏見盡泯”。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錢氏所藏堪輿書目提要》丨民國三十一年八月 上海商務印書館

《錢氏所藏堪輿書目提要》附有其刊印《地理叢刊》的啟事:

(一) 提要中各種堪輿書矣大局平定後,拟分明印行,名約《地理叢刊》,如有人欲附印此書,祈先将姓名住址詳細示知,以便随時通訊。

(二) 叢刊價目若幹及詳細辦法,将來付梓時再行通知或登報章。

(三) 海内有藏堪輿書為提要中所無者,如願附入叢刊以廣流傳,祈先示知書名及内容,矣印書時再将書直接寄交印書局取回收條為憑,印就歸還。

(四) 印書局或個人有大力者欲印此項叢刊亦可将版權讓渡。唯須送書若幹部,以便分贈各圖書館,籍保國粹。

(五) 如有函件請寄至上海愚園路和屯十六号錢士青收。

《地理叢刊》所收書中明刊本十七種,清刊本五十六種,抄本三十八種,出版年月失考九種。這些書中銮頭類三十種,理氣類五十七種,水龍類兩種,宅法十四種,羅經四種,選擇十五種。

2 程芝雲《百二漢鏡齋秘書》

程芝雲,安徽休甯縣人,生卒年不詳,鹹豐副貢生。素喜藏書,亦愛好堪輿風鑑之術,因見社會上無完整實用的蔔字專著流傳,便将秘藏的程省著的《測字秘牒》一書的手稿,與搜集到的《火珠林》、《靈供經》、《滴天髄》等堪輿書合編為《百二漢鏡齋秘書四種》,于道光四年刊刻行世。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百二漢鏡齋秘書四種》丨道光四年刊刻

《滴天髄》一書,其名始見于《明史·藝文志》,錄有劉基《三命奇談滴天髄》一卷。至順治十五年(1658)仲春陳素庵校訂《滴天髓輯要》行世。康熙時有黃虞稷“千頃堂”木刻本《命理須知滴天髄》。

《火珠林》一名,最早見于宋《文獻通考·經籍考》。《宋史·藝文志》亦有著錄,但撰者不詳。至《明史·藝文志》已經不見著錄,說明當時此書已難得一見,程芝雲校刻時,據所得鈔本,署名麻衣道者。

《測字秘牒》作者程省,據《測字秘牒·自叙》稱,程省早年即跟随術士流浪四方,後尋得一冊《相字心易秘占》,經年研讀,頗得要領,故結合自己平生實踐經驗,寫成《測字秘牒》一書。程芝雲所得原稿為抄本,結構散亂,繕寫無序,程芝雲在刊刻時進行悉心研究。進行了正僞校訂,并重新分類編排了節次。

3 袁樹珊《潤德堂叢書六種》

袁樹珊,名阜,以字行,晚号江上老人。生于光緒七年(1881)。其家世居揚州南鄉袁巷,為醫蔔世家。其父開昌,字昌齡,寓居鎮江城西,以醫蔔為業,輯有《中國曆代蔔人傳》一書。袁樹珊自幼随父學習堪輿、占蔔之術。早年以醫為業,兼以算命蔔卦。後就學于北京大學,并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帝國大學攻讀社會學。學成歸來後專心于堪輿學的研究,并繼續以醫蔔行世。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命理探源》丨袁樹珊

《潤德堂叢書六種》為袁氏所著《選吉探原》、《新命理探原》、《命譜》、《大六王探原》、《中西相人探原》、《述蔔笨星相學》六種書的合刻本,其中《選吉探原》、《述蔔笨星相學》兩書為袁氏堪輿著作。

《選吉探原》是以《欽定協紀辨方書》之理論,删繁就簡以成書。以幹支衰旺為體,方位神煞為用,專以随從太歲月建之重要者為主;論選吉、造葬,則以幹支正五行旺氣,扶龍、補山、益化命、助本命為主。入學、上官、婚姻、嫁娶、開市、交易、栽種、牧養等事,則以輔佐值事人本命為主。其餘瑣碎怪異之神煞,概置不論。

《述蔔筮星相學》一書。以周易、太乙、遁甲、六壬、棋蔔、字蔔、選吉為蔔筮,以推命、相人、相宅、相墓為星相,引經據典,尋流溯源。書後收錄有東西各國堪輿蔔筮學書目。

近代江南堪輿圖書的市場供應

圖書的市場流通涉及圖書的刊刻、供應、消費。近代江南地區發揮堪輿圖書銷售的主管道是遍布江南各地的大小書坊。《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就曾經對近代江南地區的老書店情況進行過調查,如南京“書業向稱發達,就其性質可分新舊兩種。凡售石印、鉛印或西籍教科等書者,皆屬新書業。所謂舊書業者,即專售木版書籍,此種書賈大都販賣性質。……舊書業荟萃于狀元境,新書業集中于花樓牌。”

1927年賣舊書的有文奎閣、天祿山房、萃文書局、文苑閣、文海山房、幼海書局、有正書局、合作書局、共和書局、江南官書局等32家。蘇州“吳門坊肆,十之八九集中于護龍街,除文學山房、來青閣及求智書店之外, 尚有松石齋張氏、翰海書店王氏、覺民書社陳氏等數家。”

杭州有文藝書局、小琳琅館、複初齋、麟經堂、抱經堂、集益書局、世界書局、聚賢堂、道生堂、石渠閣、通藝齋、中書房、道古堂等31家。

無錫有新新、文華、樂群、學海堂、大同、世界、無錫、經綸堂、日升、文元、啟新、鴻文齋等十三家。

一般來說,隻要出售堪輿書有利可圖,各地書店都會願意經營,這樣也就在堪輿圖書編印者、讀者之間建立起了出讓與選購堪輿圖書的橋梁。換而言之,書店成了圖書市場中各類堪輿書的集散場所,為堪輿圖書的流通和銷售流通建立了主管道。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一代宗師丨電影劇照

(一) 上海

上海的“書市集中于舊租界四馬路一帶。幹線為棋盤街,支線為五馬路、交通路、麥家圈、望平街、三馬路(今漢口路)”。“專賣線裝古書及新版木刻書的老店。有中國書店、蟫隐廬、博古齋、來青閣、漢文淵、受古書店和同文書店。

其中最活躍的是西藏路大慶裡的中國書店。長澤規矩也稱中國書店為“上海舊書肆第一家”。

中國書店是1929年浙江商人金誦清在西藏路大慶裡110号所開設。開業後在金誦清及其子金祖同與圖書版本專家陳乃乾的共同經營下,中國書店與全國各地同行建立了廣泛的業務交流關系,生意興隆。堪輿圖書為中國書店經營的重要書種,在各期中國書店編輯的新舊書目都有著錄。如《中國書店丙寅年第二期書目》就有《地理精微集》六卷、《陽宅三要》三本、《陽宅愛衆編》四卷、《陽宅十書》四卷、《蔔筮正宗》十四卷、《羅經透解》二卷、《平陽全書》十四卷等四十八種。

上海千頃堂書局1883年成立,創辦人黃産生。1894年張松濤等接盤。先設在南市城内,嗣後在河南中路廣東路之南,後又遷于漢口路山東中路口,門面朝南。出版石印線裝的古書。

其編纂的《千頃堂書局書目》中待售的堪輿書目有《葬宅經》一本、《蔔筮正宗》四本、《陽宅大成》八本、《陽宅愛衆篇》四本、《地理大成》十六本、《天機會元》廿本、《地理錄要》四本、《地理入地眼》四本、《地理雪心賦》二本、《地理四彈子》、《乾坤發竅》六本、《陽宅大全》四本、《八宅明鏡》二本、《地理大全》十二本、《直指原真》四本、《仁孝必讀》四本、《山洋指迷》四本、《地理辯證疏》四本、《地理鉛彈子》六本、《陰陽二宅內建》十二本、《陽宅十書》四本、《地理人子須知》八本、《地理辯證直接》四本、《拟龍撼龍經》四本、《地理啄玉斧》四本、《地理青囊經》二本、《地理末學》四本、《地理不求人》四本、《地理扒砂經》四本、《水龍經》四本、《羅經解透》四本、《地理金鎖秘》四本、《一貫堪輿》十本等四十二種。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尋龍訣》丨電影劇照

位于上海四馬路的受古書店亦出售有不少堪輿書。其民國二十年所編《受古書店舊書目錄》中待售堪輿書目有《地理人子須知》十六本、《扒砂經》八本、乾隆間原刻《陰陽五要奇書》五本、光緒間精刻《陽宅指掌》一本、《八宅四書》八本等。

民國二十六年六月《受古書店舊書目錄》中待售堪輿書目有康熙刊本《地理鉛彈子》八本、道光刊本《地理辯證直解》四本、舊精抄本《水龍經》四本、巾箱本《地理人子須知》八本、巾箱本《地理三會集》八本、原刊大印本《撼龍疑龍經》、原刊初印全書圈點批校《撼龍疑龍經》四本等十八種。

上海來青閣書店為前述蘇州來青閣書莊之分店。民國二年年二月底開業于上海福州路 一百三十三号青蓮閣,為“上海舊書店所謂第二家”來青閣書店所售堪輿書頗多。其民國二十二年十月待售的堪輿圖書就有《扒砂經》四卷、《地理指掌》四卷、《地理啖蔗錄》八卷、《地理述》八卷、《楊曾地理元文》四卷等23種。

(二) 南京

日本書志學家長澤規矩也1930年考察南京書市後稱“舊書肆集中在以夫子廟為中心的周圍地方,多在狀元境内設攤位,廟裡也散放一些書攤。新書肆散見于花牌樓,中央大學前也有。”

楊心佛在《金陵十記)中回憶:舊書攤以夫子廟攤販市場(即今東、西市場)最多,三步一攤,十步一堆,滿地是古舊書,任客自選,其中正規的則設店經營。又稱,古舊殘書在市場上,大都開架任人翻閱,從未聽說圖書失竊的事情。金陵世家流散的孤版善本,有時能在地攤上覓得。

後來舊書攤發展至四象橋、莫愁路等地,大概時随市移,但經營古舊殘書的方式未變。長澤規矩也說“保文堂李氏、萃文書局朱氏稍微大些,常常印行書目。萃文書局有少的善本。”萃文書局“其規模乃至影響在南京地區收售古籍線裝書箱行業之中,位居第一。”

萃文書局1910年由朱甸清創設,原在南京城内狀元境,1936年遷到太平路南口 417号,主營國學典籍,是南京較著名的古舊書店。堪輿書為萃文書局經營的重要古籍之一,在各期萃文書局的書目中多有收錄。如《首都萃文書局書目第九期》有乾隆刊本《地理支隴乘氣論》、抄本《龍經前後篇附雜篇》、抄本《陽宅三要圖說》、抄本《撼疑龍經校注》、江甯甘氏活字本《水法宗旨節錄》、光緒刊本《風水二書》等堪輿書目代售。1940年年初出版的《首都萃文書局書目》中則有乾隆刊本《地學答問》,鹹豐間朱筆圈點校本《地學集要》等堪輿書目代售。保文堂也是南京重要的堪輿書經營書店,1930年四月的《南京保文堂書目》中則有明刊本《地理參贊玄機》、通行本《地理大全》、通行本《地理天機會元》等堪輿書代售。

(三) 蘇州

蘇州“書肆之盛,比于京師”。據地方文獻載錄,近代蘇州書坊在阊門掃葉山房以外,還有位于觀前街北倉橋西的平橋書肆,東來書莊,有正書局,瑪瑙經房, 振新書社,觀前街上的浦氏文瑞樓、阊門内的浦氏綠蔭堂,徐氏靈芬閣, 周氏文津書林和江氏文學山房等。這些書肆有相當部分或多或少銷售過堪輿書。

如同治八年(1869)開于蘇州阊門外後遷于護龍街嘉馀坊口的來青閣書店,位于蘇州護龍街的來青閣,創設于清光緒年間。

店主為蘇州洞庭東山人氏楊雲溪,由買賣茶改行販書,出身于書估世家,經營有方,且娴于版本目錄,善訪古籍“來青閣以發售學堂用書和收售舊書為主,同時也收購一些四書五經及醫藥書籍的舊版片,雇工修刻後印刷裝訂成書發售。”

來青閣營銷的堪輿書較多,其編纂的《來青閣書莊書目》中待售的堪輿書就有康熙抄本《堪輿旨造秘訣》、南野草堂舊抄本《曾文延青囊叙僞楊益天玉經》、康熙刻本《天玉經注》、崇祯癸酉原刻本《秘傳堪輿類篡人天共寶》、萬曆刻本:《廖公秘傳地理扒砂經》、光緒刻本《地理統宗》、小木本《地理人子須知》、明刻本《地理玄關羅經秘旨》、舊刻本《地理仟婆集》、光緒十二年刻本《天香室地書》、鉛印本《增廣沈氏玄空學六卷》光緒刻本《青囊玉尺度金堿集》、道光刻本《地理元文》、光緒刻本《地理精微集》、乾隆刻本《地理真機全書》、乾隆原刻本《陰宅鏡》、刻本《羅經頂門針》、刻本《雪心賦辯說正解》、舊抄本《錦囊經》乾隆刻本《陰陽五要奇書》、萬曆刻本《陽宅真決》、崇祯戊申原刻本《陽宅都天用書滾盤珠要法》、刻本《陽宅十書》、刻本《八宅明鏡》、康熙刻本《宅譜問答迩言》、雍正刻本《宅譜修方催生》、乾隆刻本《星命選時》、《羅經解定》、鹹豐刻本《水龍經》、同治刻本《陽宅大全》、舊刻本《張道宗地理全書》、舊刻本《地理六經注》、明刻本《玉尺經》明刻本《地理玄關羅經秘旨四卷》、崇祯癸酉原刊本《人天共寶》、抄本《三元大玄空地理二宅實驗》、乾隆刻本《陰陽五要奇書》、道光原刻本《陰陽指正》、崇祯戊申原刻本《陽宅都天用書滾盤珠要法》、同治刻本《陽宅大全》、刻本《金光都臨經》等四十餘種。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雪心賦直解》丨民國四年上海鑄記書局印行

位于蘇州景德路二百五十五号的大華書店,店主唐耕馀“年輕有為, 經營有道,存書豐富,所列書目有三四千種之多,是當時蘇州書肆中之大店” 。民國二十三年三月編印的《大華書店書目》第二期著錄有《地理辯證》二冊、《地學》二冊 《地理辯證直接》二冊、《心眼指要》二冊等堪輿書代售。

(四) 杭州

杭州書肆自昔稱盛,乃是胡應麟所稱四大“海内書”荟萃地之一。早期杭州的古舊書店主要分布在梅花碑、清河坊、花市路三處,知名的舊書店主要有文元堂書店、古歡堂書店、問經堂書店等。

中後期則主要散布在城站、福緣路、新民路、湖濱、延齡路等路段,主要有抱經堂書店、宜新書店、文彙堂書店、松泉閣書店、天泰書店、維新書店奎記等。

其中抱經堂書局最為有名。抱經堂書局位于杭州城站新福緣路70—72号,由朱遂翔創辦。朱遂翔,字懍初,浙江紹興人。初在杭州文元書局為徒,1915年獨自創業,開設抱經堂書局。

抱經堂在前期出售堪輿書數量為杭州書店之冠。民國十五年十月的《杭州抱經堂臨時書目》就著錄有《地理直指原真大全》、《地理五決》、《陰陽二宅全書》等二十二種。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的《抱經堂書局目錄》著錄有《陰陽秘訣霧轄經》、《石函平砂玉尺經全書》、《羅經頂門針》、《堪輿寶海未定稿》等五十七種。

(五) 甯波

甯波自宋代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刻書地點,宋代的明州本,元代的慶元路本都負有盛名,而甯波的書坊業在宋元明時代并沒有發展起來,在晚清民國間才得到極大的發展。據《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統計,民國十六年甯波有競新書店、明星書局、新學會社、文明學社、王文正書莊、二酉書林、甯波書店、學林堂書莊、三魚堂書莊、天祿閣書莊、世界書局、汲绠齋、通雅書局等十三家書肆。

民國時期編印的《甯波通雅書局目錄》中待售的堪輿書有《陽宅內建》八本、道光刊《地理指迷》四本、《地理平陽全書》六本、《地理直指原元》四本、道光四年刊《地理青囊經粹編近見錄》、《山洋指迷》二本、湖南刊大闆《地理天機會元》、《八宅明鏡》二本、《青囊心印》二本等。

近代江南堪輿圖書的市場需求

一個完整的堪輿圖書市場,除了書坊和書店以外,如果沒有廣泛的讀者購買,以贏利為主要目的書店就不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收購相關圖書商品。是以,在近代江南堪輿書市場研究中還應該關注堪輿書的消費群體。

近代以來,由于多方面的合力,堪輿書的讀者越來越多,購買者也相當的活躍。到江南城市圖書市場上采購堪輿圖書的有個人也有相關機構。近代江南堪輿圖書的消費者,大緻可以分為集團消費者和個體消費者。近代圖書館和藏書樓是前者的典型代表,而後者則包括堪輿師和對堪輿有興趣的群眾。

(一) 藏書家

江南堪輿圖書市場也是私人藏書淘書的主要場所。浙江青田人徐則恂,辛亥革命前投筆從戎,曾擔任浙江軍政府稽勳分局負責人、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廳長。軍務之餘,喜收藏古籍。“平居自奉甚約,辄以餘資購書,讀而藏之。積數年,書益富,四部略備,因名所居旁室,為東海蔵書樓。”

東海藏書樓藏有圖書“2176種、5萬餘卷,内有元刊本3種,明刊本約300種”。其中堪輿書甚多,著名的有《葬書》一卷、乾隆丁未刊本《曆象通義》十八卷、乾隆丁酉刊本《地理正宗》三卷等。這些書主要是秘書徐冰幫他收集的。

路純金:近代地理風水古籍市場

▲ 藏書家的書齋

浙江甯波人孫家溎,生于光緒五年(1880),民初曾任鄞縣文獻委員會委員。建蝸寄廬藏書,藏書多為民國初年所購入,當時歐美各國及日本都到中國來收購古籍,孫家溎面對這種局面出高價購書,甯波等地書商因他肯于出價,于是将新得之書先由他挑選。

據韋力《書林尋蹤》記載,其藏書總共有四十四個木箱。其購得的堪輿善書有明嘉靖刻《小十三經叢書》本《青鳥先生葬經》一卷、清嘉慶二十三年彩繪本《天象占圖》二冊、碧梧軒抄本《選日秘訣》一冊、明崇祯五年刻本《秘傳堪輿類纂人天共寶》十二卷、抄本《玄宗秘旨》一卷、清抄本《論風水不分卷》一冊、清抄本《歸厚錄》一冊等。

浙江甯波人楊臣勳一生以詩書自娛。平時注意收集古籍文獻,自謂“寝饋文章功絕少,營求華屋願終虛”,于甯波城西郎官巷創立清防閣藏書樓。

其子楊榮林曾任甯波通利源油廠經理、甯波太和醬園經理,從甯波郎官第張氏藏書樓和甯波各書市購入大量古籍善本,清防閣藏書樓得以充實。其所購得堪輿書有清刻本《步天歌》一卷、《地輿略》一卷、《括地略》一卷、明末刻本《三元地理四卷》、明末刻本《地理辨正》五卷等多種。

(二) 圖書館

圖書館也是江南圖書市場上堪輿圖書的重要買主。清華大學是當時國學研究的重鎮,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一批名師大家荟萃清華園,清華大學圖書館故而十分重視古箱的收蔵。

杭州豐華堂是清末民初杭州的藏書樓,所藏古籍“缧缃盈架,頗具規模”。1929年楊家入不敷出、願出售全部藏書的消息傳出,時值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當即“派圖書館主任洪有豐前往察閱。……總計冊數四萬二千六百五十三冊,索價四萬元……故大學評議會決定購買,即與楊氏議價,一再磋商,始定三萬四千元,(議定後杭州書賈出價四萬元拟收此書)立有合同存執。

遂造書目逐一點收,書籍有為書目所未載者,楊氏全行贈送,計四千八百九十三本,總共四萬七千五百七十六本。……計裝八十箱,由浙江大學代向海關監督公署領得護照,交杭州懼大轉運公司保險運滬,裝招商局太順輪運至塘沽。”

七月八日,這批四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冊藏書運抵清華,其中含鹹豐抄本《秘傳水龍經》五卷、清抄本《辯證雪心賦》一卷、萬曆十七年刻本《陽宅十書》三卷、萬曆刻本《地理參贊玄機仟婆集》十三卷等數十種堪輿珍本、善本。“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的八千卷樓樓主丁丙去世後,其子孫在杭州開設裕通銀号,經營錢莊事務。

其侄丁立誠主其事。并在永嘉設分号,擴大營業。光緒三十三年,溫州分号虧損巨萬,且負公債,官方責償,丁氏欲售藏書。

當時日本人多方凱觑,希圖将其與陸心源德皕宋樓圖書,一并運往日本。恰好此時兩江總督端方,在南京創設圖書館,聽說丁氏售書,事關國粹的儲存,于是在當年十月,派缪荃孫、陳慶年赴浙江,以七萬餘元購得八千卷樓藏書,同年十一月運歸金陵,置于盔山龍蟠裡,即江南圖書館,後改名為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

這些書含崇文書局本《宅經》二卷、十萬卷樓本《葬書》一卷、乾隆刊本《天玉經内傳》三卷、明刊地理正宗本《發微論》一卷等五十一種堪輿珍本、善本。

(三) 堪輿師

近代江南地區,從官紳富豪到平民百姓皆對堪輿信而求之,是以各式風水書籍也在此時大量刊行。堪輿成為人民居宅擇葬的生活應用準則。趨吉避兇、生克制化的觀念深植人心,在這種人人皆談風水的社會氛圍中,許多秀才、道士、和尚以及術數從業者,紛紛加入風水師的行列。

儒者不避談風水,官紳之間對此類知識多有涉獵,他們與民間地師結合,将民間地師堪輿經驗上升為堪輿理論,并将這些理論刊印流傳。

随着堪輿知識日益普及,群眾掌握的堪輿知識越來越豐富。在此狀況下堪輿師在從業時若隻能背誦卦例口訣,略懂皮毛,将無法取信于業主,要獲世人禮遇,必須擁有真材實學,也就是要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星相、曆法、地質、水文,甚至自然生态都要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能服人。是以,這些勘輿師除了依靠自身經驗外,不得不求助于市面上廣泛出售的堪輿圖書。

如桐城勘輿師馬泰青在其《三元地理辯惑》中記載:“餘弱冠時,嘗聞風水家言,又見龍角牛眠之說,心竊慕之,廣搜地理各種圖冊,冥心思索,無間寒暄。”又如勘輿師袁守定:“曾括陰陽家書百十種,窮年讀之。”

總之,近代是江南堪輿圖書銷售的黃金時代。社會需求極大,書坊、書店投入積極,一方面加速了書坊。私家刻印堪輿圖書進入市場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堪輿圖書的流通範圍,在書坊、書店與讀者間建立了較通暢的聯系。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構築了較完善的江南堪輿圖書市場。

何偉 史獻浩 著

路純金 整理 于重慶兩江新區易泉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