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作者:勵媒體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你覺得最難忍受的事情是什麼?對于14歲的郝浩(化名)來說,這是孤獨。在山東省臨沂市一個偏僻的村莊裡,留守少年,他不怕黑,不怕危險,但是,在空蕩蕩的房間裡,沒有人和他聊天,總是一個人做飯、吃飯、洗碗、掃地......當他真的很害怕的時候。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郝浩的祖母劉玉梅已經80多歲了,近年來,腦小萎縮,治療無效,然後生活幾乎無法照顧自己,連走路都是問題。以前都是爺爺在精心照顧奶奶,但自從去年爺爺死于冠心病後,沒有人能照顧奶奶,隻能去養老院生活。從此,郝昊開始了一個人的孤獨生活。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我們家很開心,爸爸媽媽和姐姐都在一起。郝浩咧嘴一笑,說道。然而,10年前,郝浩的母親在腹部發現了一個惡性良性腫瘤,前後兩次手術,花了78萬元,正在遭受疾病和治療過程,最後都沒能回來。此時隻有4歲的郝浩對死亡的概念,等長大後才知道生死攸關的事情,母親的印象已經模糊了。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母親去世初期,父親常年在國外工作,不經常見面。俗話說,姐姐如母親、小敏姐姐(化名)成了最依賴郝昊的人,兩個人幾乎無話可說。我姐姐從小就很優秀,是她父親徐琴山的驕傲,他四年前考入山東管理學院。在學校裡,除了養老院的老奶奶之外,最關心人的姐姐是郝浩。因為節假日和周末,家裡總是隻有郝浩一個人,姐姐擔心自己的安全,躲着父親偷偷地勤儉用,用賺到的錢去郝昊報社輔導課,有同學和老師陪同,姐姐可以稍微安心一點。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小敏今年大學畢業,在濟南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薪水不高,但至少可以解決個人衣食問題,就是減輕了父親的一些壓力。但一直積極學習的小敏并不願意止步于此,她正在努力為明年的研究所學生考試做準備。對此,父親表示支援。盡管家庭條件艱苦,徐琴山認為,作為父親應該尊重孩子,父母要讓孩子好一點。

為了家庭,父親在外面四處打工,平均1個月回家一次,時間最長,2個月不回家。每當我的姐姐或父親回來時,帶郝昊去養老院看望她的祖母。這也是郝浩最幸福的時光,因為終于有家人陪他,和他聊了聊又聊。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在郝浩的母親去世後的10年裡,郝昊的父親拼命賺錢,"活得難,要養孩子啊。"對于郝浩的父親來說,出門掙錢不能照顧孩子,留下郝昊一個人在家,每天擔心不放心;郝頤父親的心既糾結又内疚,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這是家庭無助的支柱。尤其是每次聽到郝浩告訴自己要想家,一個人獨自一人在家,沒有人陪着,父親簡直就像一把刀。哪些父母願意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自己幹活,這一切,就像郝浩的父親說的:"我不能啊!"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雖然陪伴不夠,但父親對兒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人的世界,郝浩什麼都沒有,連自己的生日,都忘了,他沒想到,爸爸居然記得,特别趕回了自己的生日。郝郝知道父親掙錢并不容易,當被問及生日想要什麼時,郝郝堅持不送任何禮物。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到現在為止,郝浩已經獨居一年多了,也開始學會習慣這種獨居,平時雖然有朋友同學陪着,但友情并不能代替家人帶來的感情。

郝浩現在在一年級,學習成績優異,對于未來,郝昊的夢想并沒有那麼宏偉。他想讀得好,将來在家鄉當老師,父親和奶奶都連在一邊,家庭不再分離。但現在,郝浩、父親、姐姐和祖母每一天,一個家庭的痛苦隻能吞下他們的胃裡。(作者/林學清/勵展傳媒)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有很多孩子像郝浩一樣陷入困境,如果想給一份愛,可以按住識别二維碼檢視項目細節,進行捐贈。如果無法識别,可以将QR碼儲存到手機相冊中,打開掃描,從相冊中選擇QR碼進行代碼識别。該項目由山東省青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台"易公益"上募捐,負責項目的稽核、實施和回報。該項目的最終解釋權歸山東省青年發展基金會所有。受監督電話:0531-82073887

母親去世家人天各一方,14歲男孩獨居守候:爸爸,我想讓你回來

"照片敏感計劃"将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和籌款平台聯系起來,釋出困難家庭的圖檔故事,并幫助籌集資金。該項目是由今日頭條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國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社會公益基金會、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具有公益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攝影公益項目。如果您遇到任何困難,可以向光感項目的官方标題發送私人信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