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高校都快被退休教師子女占滿時,我才明白了煙電稅三代的無奈

作者:紫媛TAlk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剛剛從名校畢業的優秀學子,滿懷着教書育人的理想,帶着滿腔的熱情,來到一所高校應聘教師崗位。可當你興沖沖地來到招聘現場時,卻發現周圍坐着一圈圈熟悉的面孔——咦,這不是某某老教授的公子哥嗎?那邊那位不是某某系主任的千金女嗎?怎麼回事,這是來參加教師招聘,還是來參加家族聚會啊?

當高校都快被退休教師子女占滿時,我才明白了煙電稅三代的無奈

你心裡犯起了嘀咕,但還是硬着頭皮投了履歷。可當招聘結果出爐時,你卻傻眼了:新錄取的幾個名額,竟然清一色地被那些"二代""三代"們包攬了!系主任的兒子、老院長的女兒,一個不落,全都榜上有名。而你這個成績優異、能力出衆的"外姓人",卻連個備胎的份兒都沒撈着。

這叫什麼事兒啊!教師崗位,不應該是憑本事、講能力的競争嗎?怎麼成了論資排輩、比身份的"内定"了?高校不是最講究公平、最崇尚正義的學術殿堂嗎?怎麼也開始搞起了"裙帶關系"那一套?

當高校都快被退休教師子女占滿時,我才明白了煙電稅三代的無奈

事實上這種"教師世襲"的怪象,絕非個案。許多高校的招聘,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這種"内部選拔"的潛規則。一些上司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子女鋪路搭橋,把教師崗位視為"私家菜園",肆意安插親屬。更有甚者,竟然把招聘名額當作"嫁妝",讓自己的子女空降入職,連招聘流程都成了走過場。

這種病态的人事關系網,不僅加劇了高校"家族化"的頑疾,更暴露出公平用人機制的悲哀。廣大沒有背景的優秀人才,面對這種"玻璃天花闆",不得不望而卻步,甚至黯然離場。而那些憑關系上位的"世家子弟",雖然名正言順地坐上了講台,卻未必具備教書育人的真本領。

當高校都快被退休教師子女占滿時,我才明白了煙電稅三代的無奈

這不禁讓人擔憂:高等教育的未來,會不會被這種畸形的"教師世襲"毀于一旦?公平正義的理念,還能在象牙塔裡紮根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打破各種身份藩籬,營造機會平等的公平環境。眼下這種退步的怪象,無疑給社會流動和階層躍升帶來了新的障礙。

要根治這一弊病,僅靠一兩個部門的努力恐怕難以奏效。我們需要系統性地推進人事和市場化改革,敲開體制的壁壘,讓陽光照進高校的用人制度。進一步規範招聘流程,嚴格落實公開、公平、擇優的原則;加強對招聘過程的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和利益輸送;完善績效考核和退出機制,用"能者上、庸者下"的理念,鞭策教師隊伍建設...

當高校都快被退休教師子女占滿時,我才明白了煙電稅三代的無奈

隻有建立健全公平競争的體制機制,讓品德才幹成為選拔教師的唯一标準,高校教育的公平正義才能真正落到實處。也隻有這樣,不論是教授的兒子還是農民的孩子,都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用真才實學一較高下,用奮鬥和汗水書寫無愧于時代的人生華章。

當高校都快被退休教師子女占滿時,我才明白了煙電稅三代的無奈

相信在不遠的将來,我們定能看到,高校講台上譜寫的,不再是狹隘的"世襲"舊夢,而是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新篇章。"師道尊嚴"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也必将在神聖的校園裡,重新綻放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