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作者:曆來劍

前言

1960年,開往武漢的列車上,著名作家馬識途,心中難掩的激動。

時隔二十年,是始終沒有忘記,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還有自己的血脈,在延續着。

這個女兒,襁褓時就已見過了生離死别,看着自己母親,慘死在敵人的刀槍之下,這是何等的殘酷。

每每想到女兒出生時所受盡的苦楚,馬識途心中都時候無盡的悲痛。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到了武漢,黨委的從業人員,拿出一張照片給馬識途看,隻是一眼,他的手已經開始顫抖了,瞬間雙眼微紅,抖動的嘴唇許久才說出一句:“是了,是了,是她,跟她媽媽劉惠馨同志,當年一個樣子”,說着,已經是兩淚縱橫。

究竟父女二人為何會失散二十年?妻子又因何犧牲?

走進109歲老革命家,作家,詩人馬識途的傳奇人生。

都是職業革命家

2024年3月28日,馬識途病逝。

消息并沒有鋪天蓋地的襲來,按照馬老生前在文學上,以及曾經在革命事業上的貢獻,值得全國人民的悼念。

隻是發出的訃告上,就已标明,按照本人生前以及家屬的醫院,喪事 一切從簡,不接受花圈,不舉行遺體送别活動。

“110歲是個喜喪,可還是讓人舍不得。老爺子文武雙全了不起!”,著名導演姜文說道。

為何導演姜文會如此惋惜,源自于他的代表作《讓子彈飛》,這正是根據老馬識途小說《夜譚十記》而改編的電影。

當初這本小說,正是馬識途作為革命家與文學家的情況下所創作。

連他自己或許也不曾想過,自己雖然立志鬧革命,卻不曾想過,會從事地下工作。

馬識途,名字是他參加加入中國共産黨之後改的,他說:“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以後就老馬識途了”,這才改掉了馬千木,成為了馬識途。

走上這一步,他十分感激當年父親“趕”他出門。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馬識途

1915年出生的馬識途,家中還算是殷實,啟蒙階段便有書讀,隻是當時的老師是個守舊派,教學内容多是死記硬背,希望熟讀熟背,就能悟到其中的奧妙。

後來接觸到新學之後,馬識途開了眼界。

新來的新學老師是東南大學教育系畢業生,有着先進的新思想,打破傳統,可以帶着一頭短發,穿着裙子的女友,手牽手的走在街上,這在當時那個年代,已經不能用“炸裂”來形容了。

在這種新舊思想交織的環境下,馬識途的父親看的更為透徹。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庇佑之下,太安逸的成長,需要經曆苦難,方能成長,如若不然,萬貫家财,終有散盡一日,于是,“趕走”了兒子,踏上了獨自求學的道路。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青年時期的馬識途

1936年,為了完成自己“工業救國”的理想,成功考入了南京大學的化學系。

随着革命形愈加激烈,1937年,抗日戰争的槍聲打響了。

馬識途也加入了其中,雖然沒有扛槍上戰戰場,利用學生的身份,到處宣傳革命,宣傳抗日,也在為革命事業,四處奔波着。

和劉惠馨,也是在這時候認識的。

當時南京面臨淪陷,學校的師生們踏上了南下武漢的列車,列車上劉惠馨的一首歌,打動了馬識途。

愛情往往就是一瞬間,便從天而降,一瞬間,足以讓你愛上。

馬識途對劉惠馨就是如此,她唱的那首《打回老家去》,馬識途記了一輩子。

在武漢秘密進行革命事業的過程中,二人确立了戀愛關系,相當的學識,共同的革命理想,目标,這樣同頻的愛情,二人甘之如饴。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劉惠馨

1938年,馬識途秘密入黨,在革命人士錢瑛的帶領下,轉入地下工作。

若是選擇這份工作,意味着什麼,要面臨什麼,馬識途十厘清楚。

“随時準備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這是他立下的誓言。

走上這條路,還要面臨一件讓他不忍心的事,便是要于一切親朋好友斷絕聯系,包括他的摯愛,劉惠馨。

對于此行,馬識途沒有想到,劉惠馨竟然沒有任何反應,本以為會阻止自己,會介意自己做這份工作,不成想,顯得如此平靜。

那時的馬識途并不知道,自己的這位摯愛,比他更早的,就已經成為“職業革命家”了。

為了保密,每次出任務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劉惠馨也從不問,走了送,來了迎。

而馬識途,為了做好這份工作,不停的變換身份,可能是學校裡溫文爾雅的老師,也會是走街串巷的商販。

他學會各種方言,學會了化妝僞裝,甚至連裁縫的活兒都學會了,給自己縫制可以兩面穿的衣服,這樣翻過來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如此一來,見過了這世間百态人生,紛紛都融入他的筆下,《夜譚十記》就是由此而來。

1939年,他們結婚了。

沒有轟轟烈烈的婚禮,沒有太多人的祝福,三五好友,粗茶淡飯,簡簡單單,便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馬識途又繼續投入到地下革命工作中,至于妻子的身份,也已經知曉,二人共同點又多了一份。

隻是他們都知道,彼此的生命都已經不屬于自己,為了黨和人民,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随時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妻子犧牲,女兒失散

對于犧牲,他們并不陌生,隻是沒有想到,在二人尚且短暫的婚姻中,這場犧牲,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蔣介石叛變了革命,一場“皖南事變”,抗日統一戰線,搖搖欲墜。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劉惠馨就是在這場事變中,英勇就義了。

國民黨人抓住他的時候,本以為是女性,必然是遭受不了獄中之苦,更何況還有一個未滿月的孩子。

可不曾想,劉惠馨是如此的剛烈,面對敵人的酷刑,她沒有屈服,沒有說出丈夫,也沒有說出任何一位共産黨人的名字,也沒有吐露任何一條關于我黨的情報。

即便是在獄中,依然在抓住任何可以與外界取得聯系的機會,彙報着在獄中獲得的各種情報。

利用遞條子的方法,與獄中的其他共産黨人交流。

1941年11月,寒冬凜冽,劉惠馨被押送着,她知道,那是她生命結束的地方。

對于死亡,她不怕,為了黨和人民,為了革命,死實在不足為懼,隻是看着懷中的嬰兒,落下了眼淚。

“孩子是無辜的,扔在這兒,讓她自生自滅吧”,放在旁邊的雜草中,自己義無反顧的走了過去,那是一條不歸之路。

得知妻子犧牲的消息,馬識途所有的情緒,在心中,炸了開來。

可他也知道,犧牲,是他們早就想過的,從各自加入黨,加入地下工作以來,犧牲的準備時時刻刻都做好了。

後來得知女兒興許還活着,馬識途似乎覺得人生又多了一些盼頭,那個身上留着血脈的女兒,成了他最大的念想,想着有朝一日,一定會找到他。

隻是沒想到,這一找,就是二十年。

苦尋遺女二十年

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刻的到來,馬識途熱淚盈眶,全國人民都在歡慶着,可對馬識途來說,除了高興,還有一些酸澀。

他想起為革命犧牲的妻子,想起愛上她那天的火車上的那首歌。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這讓馬識途尋女的心情更加迫切,多年來,他從未放棄過尋找女兒,所有的關系都動用上了,可還是遲遲沒消息。

1959年,曾經的老上司錢瑛找到了馬識途,帶來了馬識途最想聽到的消息,“找到了你的女兒”。

原來當年劉惠馨烈士犧牲的全過程,都會一對勞工夫妻看見了,自然也看到孩子被放在雜草裡的過程。

二人悲痛不已,烈士為人民犧牲,那她的孩子,我們有責任幫她養大。

等到敵人都走了,勞工夫婦跳了下來,抱走了孩子。

1960年,終于可以見到女兒了,看着照片裡的女兒,簡直和當年愛妻劉惠馨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隻是心中除了期待,還有一些忐忑,畢竟,他們之間有二十年的缺席。

焦急的等待中,門口出現了一位青春洋溢的女孩子。

馬識途認得,即使沒人介紹,他也認得,在他眼裡,那就是劉惠馨當年的模樣。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1962年,馬識途全家合影,後排中為失散20年的女兒

父女二人相認的場面,在場的各位,無不感動落淚。

相認之後,女兒的那一聲“爸爸”,讓他激動的楞住,這一聲“爸爸”,他等了二十年。

在這場動人的父女認親之後,馬識途更感謝收養女兒的那對勞工夫婦,為了感謝他們,他保留了女兒“吳翠蘭”的名字,畢竟“養育之恩大過天”。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這段二十年尋女經曆也被他寫入了長篇小說《清江壯歌》之中。

這部小說也成了對他意義非凡的一部,因為寫進去的,大多都是他的人生。

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就是與劉惠馨的愛情婚姻。

109歲革命家馬識途病逝,曾痛失愛妻,尋女二十年,看照片:是她

2011年,已近百歲的馬識途,前往湖北,參加了劉惠馨烈士的七十周年紀念活動。

“暌隔陰陽七十年,今來祭掃淚漣漣。我身願作恩施土,雨夕風晨伴夙緣”,馬識途的一首詩,寫盡了對愛妻的無盡思念。

參考資料:

馬識途去世:喪事從簡,不接受花圈,不舉行遺體送别活動-上遊新聞 彙聚向上的力量

文史丨馬識途:九死一生,一生九死-上遊新聞 彙聚向上的力量

作家 馬識途_CCTV節目官網-CCTV-10_央視網(cctv.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