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汽車商業評論雜志

2024-05-06 10:51釋出于北京汽車商業評論官方賬号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撰文 / 溫 莎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師 超

來源 / 英國“金融時報”,英國“經濟學人”,印度時報等

日系車正在中國市場經曆至暗時刻。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4年3月,日系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佔有率繼續滑落,至13.8%。

曾經在中國,每賣出三輛車就有一輛是日本車的輝煌已經不在。作為全球汽車巨頭,日本車企已經開始找退路了,他們正在努力将印度變成一個全新的全球出口中心。

這不難了解,2023年,印度繼續超越日本,連續兩年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同一時間,印度汽車出口總量達到476萬輛,為國家GDP做出了巨大貢獻,并直接和間接為約190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東邊不亮西邊亮,印度能成為日系車的救命稻草嗎?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日系車,從印度走向全球

2023年12月,本田印度迎來裡程碑時刻。

印度制造的本田Elevate正式出口日本,以WR-V的名字在老家推出。2023年9月,本田小型SUV Elevate在印度上市,到2024年3月共賣出了3.36萬輛,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在此之前,日本國内銷售的本田車從未從印度進口過。

本田汽車印度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akuya Tsumura興奮的發表了講話:“在日本推出Made in India的Elevate,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值得驕傲的時刻,再次證明了我們的制造潛力以及本田印度在本田全球業務中的重要性。”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印度是本田Amaze和Elevate兩款車型唯一的制造中心,從這裡走向全球。入門級轎車Amaze 從印度運往南非、尼泊爾和不丹,Elevate則出口到日本、南非和尼泊爾。

本田汽車印度公司副總裁庫納爾·貝爾(Kunal Behl)表示,本田的目标是将印度打造成全球業務的主要出口中心。雖然出口比例可能保持在 30%左右,但随着新車型的推出,未來幾年内絕對數量将會大幅度上升。

無獨有偶,日産印度公司總裁弗蘭克·托雷斯 (Frank Torres) 在接受《日經亞洲》采訪時表示,“希望将印度作為重要的出口中心”。

日産Magnite已于2020年底在印度推出,并從這裡出口到15個南亞、東南亞和非洲國家。如今,日産正在計劃向中東和拉丁美洲出口這款小型SUV的左舵車型。

2024年,日産及其合作夥伴雷諾承諾在印度投入6億美元,推出6款新車,其中包括将于2025年上市的全新電動車,所有這些車型都有出口計劃。

“印度的出口業務是我們的戰略支柱之一。”托雷斯說,“這不僅是為了增加收入,也是為了提高産能使用率。”

老大哥豐田盡管還沒有從印度進口汽車的計劃,但從印度進口高端零部件,包括用于其混合動力車系列的電子驅動器。

此外,幾經反複後,豐田還是開啟了印度擴張戰略。2023年11月,豐田宣布投資4 億美元在印度建設第三座制造工廠,預計于2026年完工,是豐田汽車十多年來在印度的首次産能擴張。

路透社當時曾報道,豐田正在重新開機品牌的印度戰略,豐田方面認為隻要價格合适,混合動力汽車一定會在該市場獲得成功。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對于在印度生産的本田傳回日本銷售一事,豐田印度在一封電子郵件評論稱:“這是一個絕佳的案例,證明印度正在崛起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全球制造中心。”

日系車之外,斯柯達也正準備從印度走向世界,大衆集團印度公司首席執行官皮尤什·阿羅拉 (Piyush Arora)表示,印度将引領集團在東南亞的擴張。

“我們正在探索從印度出口的全新路徑。直到去年,我們隻出口大衆品牌汽車,現在考慮向中東出口斯柯達品牌的汽車。”阿羅拉說,“我絕對相信,印度市場的成本優勢,将轉化為出口的成本優勢。”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印度汽車市場的潛力和風險

在印度,日系車早有成功先例。

2018年,在中國市場紅極一時的鈴木突然宣布退出,與昌河解約,與長安分道揚镳。失去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按理說鈴木應該很心痛,但他的日子過得并不差,原因就是印度。

離開中國後,印度将更多資源傾斜到了印度市場,大獲成功。如今,鈴木的印度子公司——馬魯蒂鈴木是印度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占有約41%的市場佔有率,是絕對霸主。

2023财年,馬魯蒂鈴木在印度的年産能達到225萬輛。這一數字還在持續擴張之中,鈴木計劃2025年在印度投産第三家工廠,年産能為 25萬輛,這座工廠的最終目标年産能為100萬輛。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馬魯蒂鈴木也正準備從印度出口汽車到日本。公司事務執行董事拉胡爾·巴蒂(Rahul Bharti)透露,計劃未來幾個月内向日本出口印度制造的“全新電動汽車和更多産品”。此外,五門吉姆尼出口到日本的計劃也在進行中。

馬魯蒂鈴木的代表表示,“公司對印度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以及印度汽車出口潛力非常樂觀。”

中國汽車快速崛起之際,印度汽車也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預計到 2026年将達到 3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和中國一樣,印度政府也正在大力推動電動車發展,預計到2025 年,印度将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動汽車市場。

“印度将在今後5年内,超越美國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産國。” 日本汽車制造商鈴木的印度子公司——馬魯蒂鈴木董事長巴爾加瓦(R.C. Bhargava)曾在去年放出豪言。

分析師認為,随着印度收入水準的提高,城市化水準的加快,以及不斷增長的新興中産階級數量,印度當地需求正在從小型廉價汽車轉向更高品質的汽車,這會鼓勵全球汽車制造商将更多出口産品放在印度。

“汽車制造商已經認識到,如果你生産出引人注目的産品,印度人不會反對它。”野村綜合研究所汽車零售業務負責人哈什瓦爾丹·夏爾馬 (Harshvardhan Sharma)說。

他還表示,“制造商無需為印度規劃第一軌道,為全球規劃第二軌道,因為印度市場與全球市場非常同步和協調。”

印度還擁有豐富的國内零部件供應商網絡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印度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報告顯示,印度汽車零部件行業在 2023 财年增長了約 33%,達到約 700億美元。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然而,印度汽車市場也并非伊甸園。過去幾年,哈雷戴維森、菲亞特、日産旗下的達特桑、通用和福特在内的五家跨國車企相繼退出印度,來自中國的小鵬和長城也曾經将目光瞄準印度市場,但最後還是壯士斷腕,退了回來。

不穩定的政商環境,高昂的稅收對海外汽車廠商而言,都是緻命因素。2023年,豐田曾向印度政府施壓,要求将混合動力汽車的稅收降低21%。在印度,政府對電動車征收5% 稅收,對混合動力汽車征收43%的稅。

這件事目前還沒有下文。

檢視原圖 54K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 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