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遭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超華科技“披星戴帽”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張海妮

4 月 30 日,超華科技(SZ002288,股價2.32元,市值21.61億元)釋出2023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作營收 6.77 億元,同比下滑60.82%;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38億元,同比下滑60.36%。

雖然如期披露了年報,但這份财務報告卻被公司年審會計師事務所——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亞太集團)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亞太集團同時還為公司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内部控制審計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主要原因包括:2023年4月28日、29日,超華科技收到安徽江藍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江藍)2.28億元、天長市鵬揚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揚銅業)4962.25萬元,合計收款2.78億元。但同日,超華科技支付深圳市天越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越工程)2.78億元。審計機構未能就公司與天越工程往來款項的商業實質及其合理性,以及可回收性,獲得充分、适當的審計依據。

早在去年11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曾對天越工程進行實地走訪,發現其作為超華科技供應商,卻與超華科技實控人家族有諸多交集。

4月30日,超華科技股票停牌一天。5月6日開市後,超華科技股票複牌,同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超華”。

天越工程的蹊跷應收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超華科技與天越工程之間的蹊跷往來款是審計機構對超華科技2023年度财務報告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之一。

2022年,超華科技的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就曾因無法對安徽江藍、鵬揚銅業2.78億元應收賬款的商業實質及其合理性,以及可回收性,擷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而對超華科技2022年财務報告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2023年5月超華科技公告,截至去年5月1日,上述2.78億元的應收款項全部收回,2022年度審計報告保留意見中所涉及的事項已經解決,消除了上述不确定性因素對公司的影響。

然而,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超華科技2023年年報披露,公司是去年4月28日、29日相繼收到安徽江藍和鵬揚銅業合計2.78億元應收款。但同日,超華科技向天越工程支付了同等數目的款項。審計機構未能就公司與天越工程的往來款的商業實質及其合理性,以及可回收性,擷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

天越工程到底是何方神聖?記者了解到,天越工程曾是超華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預付款方之一,超華科技向天越工程采購銅線。據超華科技2021年年報問詢函回複,天越工程是其2021年度第七大供應商,超華科技當年累計向其采購了2870.33萬元。

截至2023年末,超華科技應收天越工程3.45億元。也由于存在這筆大額應收款,審計機構認為,超華科技對天越工程缺乏信用管理,未能有效執行款項支付審批制度,未能有效執行應收款的催收制度,導緻相關款項未能及時收回,存在應收款項無法收回的風險,且沒有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确認款項性質和商業實質。超華科技在信用管理制度、資金支付審批、應收款催收回籠等相關的财務報告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去年11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便注意到了天越工程的存在,并對其展開一番調查,結果發現天越工程與超華科技實控人家族的多家企業“共處一室”。

天越工程的工商注冊位址為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天安社群深南大道6023号耀華建立大廈611A。記者在建立大廈611A并未見到天越工程的身影,大廈611室與612室打通。超華科技2023年半年度财務報告中所列的近30家“其他關聯方”企業中,至少有7家當時的注冊位址或曾經的注冊位址在611~612室。而且,天越工程2020年及2022年自主送出的企業工商年報裡填寫的企業聯系電話,與深圳鋒森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由超華科技實控人之一梁健鋒所控制)2018年及2019年企業工商年報填報的号碼一緻。

上述報道發出後,記者注意到,超華科技方面曾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否認天越工程是公司關聯方。4月30日下午,記者嘗試再就天越工程是否實為關聯方、為何向其支付大額款項、雙方購銷内容等問題,緻電超華科技财報公開的電話,相關從業人員表示,由于年報、季報披露之後,依然有不少資料需要整理,4月30日當天無法回複記者的采訪内容。記者也同步向超華科技公開的電子郵箱發去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未能收到回複。

3.21億元“存貨盤虧”?

記者注意到,審計機構對超華科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原因還包括:截至2023年末,超華科技其他流動資産中待處理财産損溢餘額為3.21億元,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由于停産、産品退貨、報廢等原因出現的存貨盤虧。但審計機構未能就上述存貨盤虧擷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并且,對于該存貨盤虧,審計機構認為,超華科技在存貨監盤、倉儲管理制度等相關的财務報告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同時,趙繼增與梁健鋒的借款糾紛案,一審判決梁健鋒償還趙繼增借款本金2億元及對應利息,超華科技以梁健鋒上述債務當中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為限,向趙繼增承擔賠償責任,導緻超華科技計提預計負債1.75億元。審計機構稱,超華科技在印鑒審批制度、擔保審批等相關的财務報告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基于上述多項内部控制缺陷,審計機構對超華科技2023年度财務報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審計,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内部控制審計報告。

今年2月,公司及控股股東、實控人之一梁健鋒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審計機構對此表示,“無法判斷該事項對超華科技公司會計報表的影響”。

由于超華科技2023年度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内部控制審計報告,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深交所将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自5月6日開市起,公司股票簡稱将由“超華科技”變更為“*ST超華”。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