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绛:一泓汾水綠如藍

作者:運城新聞網

記者 韓維元

春日绛州,汾水奔流,草木蔥茏。

站在風景如畫的汾河岸畔,耳邊再次響起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态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察看汾河流域生态修複和城市環境建設情況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時光荏苒,這些殷殷囑托在绛州大地正漸漸變為現實,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注入磅礴力量。

作為汾河流經運城的第一站,新绛縣堅持以“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重要訓示精神為指引,以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十大生态保護工程、十大高品質發展工程為牽引,在汾河生态治理上下足功夫,大力實施總投資13.45億元的汾河流域新绛縣幹流段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汾河旅遊公路和沿岸景觀綠化工程,完成新大橋污水處理廠以及11個農村污水處理站建設,確定汾河水體穩定達到Ⅲ類水質以上,為如期實作“一泓清水入黃河”目标作出新绛貢獻。

新绛:一泓汾水綠如藍

夜幕下的汾河生态公園。

築牢守護汾河美景的生态長廊

“汾河流水嘩啦啦,大麥小麥又揚花。”行走在平坦綿延的汾河旅遊公路(新绛段)上,一泓清澈的汾河水碧綠如藍,綠茸茸的麥子宛若一片片綠毯,兩側新栽植的行道樹剛剛吐出嫩芽,勞工們正在對旅遊公路兩側斜坡進行綠化。

“汾河旅遊公路項目自2023年開工建設以來,已完成堤壩中社村段、南李村段貫通工程,南李村到108國道1.09公裡連接配接線已完工通車,汾河下遊堤壩8.1公裡壩頂主線建設完成投資5000萬元,汾河下遊段21.6公裡已貫通運作,目前正在開展道路兩側的綠化工作。”新绛縣交通運輸局公路水路管理股負責人段俊表示,如今旅遊公路上遊段15公裡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10月底可完工通車,實作新绛段汾河旅遊公路全線貫通。

新绛:一泓汾水綠如藍

新绛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應急工程項目工地,勞工正在施工。

汾河旅遊公路新绛段建設工程主線起點位于汾河堤壩右岸南梁村,終點止于汾河堤壩右岸周流村,路線總體走向由東北至西南。壩頂主線全長39.971公裡,縣交通運輸局實施路段全長33.437公裡,其中壩頂道路主線全長23.338公裡,11條支線與河壩連接配接長度10.099公裡,沿線設定5處沿河觀景點、農産品售賣點。

該項目的建設将為汾河流域打造一條助推鄉村振興的經濟帶和靓麗的沿河風景旅遊線,對于沿線特色産業資源和汾河周邊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譜寫赓續黃河文脈的時代篇章

汾河之變,蘊含着曆史文化傳承。随着汾河生态的改變,新绛正成為一座赓續黃河文脈的人文大觀園。

2023年2月,在绛州故城甕城保護修繕工作的前期文物勘察中,發現了一條長20米、寬4米,由巨型條石鋪就的石闆古道,一條條深淺不一的車轍印見證了千年古城的滄桑曆史和厚重文化底蘊。據考證,該古道修建于清順治六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曆史。

“绛州故城甕城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工程作為整個绛州故城活化利用的關鍵節點,是未來遊客從北環路或文廟北路進入故城的必經之路,是绛州故城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重要内容,不僅關系绛州故城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更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客觀需要。”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工程總投資5700萬元,建設内容包括文物保護(對武靖樓、甕城樓、牌樓、城牆、院面的修繕和北城牆遺址保護)、遊客服務設施(排水、供電工程改造提升)、旅遊交通設施(城牆西側參觀步道改造提升)。

該項目2023年7月10日開工建設以來,新绛縣在聘請專業團隊開展文物勘察工作,最大限度保持古甕城原有風貌、傳承曆史文脈的基礎上,科學設定甕城周邊道路進出路線,抓緊時間啟動項目建設,同步做好排水工程,全力以赴推動绛州故城甕城保護修繕工程有序推進。項目建設現場,30餘名古建施勞工員正在進行城牆牆體修繕。

新绛:一泓汾水綠如藍

绛州故城甕城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工程建設現場。

“我們本着修舊如舊、還原本貌的原則,聘請專業古建團隊對甕城景區進行整體設計、施工,真實還原古甕城的一磚一瓦,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今年年底,一座恢弘的新甕城将重新屹立在新绛大地。”項目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施工方将嚴格按照施工計劃,合理精心組織人員進行施工,在保證施工品質、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進度,確定按時完成施工任務。

澄清一泓清水入黃河的生态底色

新绛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應急工程是依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西省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檔案規定,經新绛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實施的重大項目。該項目占地22畝,總投資3848萬,主要建設15000立方米/天的應急事故池及配套的管網工程,用于收集精細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園事故期間各企業和事故影響範圍内現有污水收集系統無法容納的生産廢水、事故廢水、消防廢水、降水等所建的貯水池。

“項目的實施,将進一步提升新绛經濟技術開發區精細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園運作安全和綠色發展水準,在應急救援、處置突發事件污水排放、降低地下水源污染及人員财産損失、促進化工産業高品質發展和黃河流域生态保護高品質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項目負責人趙曉玉表示,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施工準備工作。

為了全面推進汾河生态治理,新绛縣結合《運城市“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實施方案》,在城東、城區污水處理廠開展了尾水水質提升工程項目,提升COD、氨氮、總磷三項名額,使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地表水Ⅲ類标準。

“項目将對兩座污水處理廠旋流沉砂池和生物池進行改造,建立深度處理設施,包括提升改造泵池、高效氣浮裝置、臭氧催化進階氧化池、臭氧制備間、生物活性炭濾池等配套設施。”項目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總投資5782.99萬元,目前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和開工準備,預計年底全面完成。

新绛:一泓汾水綠如藍

新绛縣汾河旅遊公路。

注入高品質發展的源頭活水

高品質項目是高品質發展的硬支撐,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中,新绛縣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定經濟運作的“壓艙石”和推動生态改善的“動力源”,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相繼實施。

目前,總投資5480萬元的新绛縣龍興北路北段地下管廊及排水工程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及工程量清單編制;共實施坡改梯面積266.67平方米,修築生産道路3條,總長度2.237公裡,總投資840.46萬元的新绛縣2024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可研報告已批複,目前正在組織編制初步設計;總投資3.5億元,以建設标準化鋼結構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及廠房46000平方米,建立護欄闆、立柱成型及鍍鋅生産線各2條和自動化密閉酸洗生産線5條、吊鍍鋅生産線1條、環氧鋅基生産線1條,同時配備污水處理、光氧催化、布袋除塵等環保達标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為主要建設内容的年産50萬噸公路護欄設施項目,辦公樓、宿舍樓主體已建設完成,裝置已進場,兩套生産線已安裝完成,正在調試;總投資5700萬元的新绛縣殡儀館、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設項目主體已全部建設完成,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總投資1200萬元的G5京昆高速公路新绛互通收費站改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和工程招投标已經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用地手續組卷報批,待土地劃撥後即可動工建設……

“2024年我縣共謀劃‘雙十工程’項目8個,總投資6.36億元。其中,生态保護十大工程項目4個,總投資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3億元;高品質發展十大工程項目4個,總投資4.7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7億元。”新绛縣委常委、副縣長楊瑞林表示,為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新绛縣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出台推進措施,全面提升工作質效,確定按時按質完成各項建設任務,為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注入新活力。

記者 金玉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