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作者:如日中天54

《易經》,雖然被譽為衆經之首,但因距今時代久遠,其六十四卦的卦辭與爻辭,作為現代人往往難以讀懂。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分享前賢們留下的智慧,筆者試圖用曆史故事,來形象解讀易經,下面就請聽: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謙卦》爻辭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一、字面解讀《謙卦》六二爻

本爻為易經《謙卦》的第二爻,其爻辭很簡潔:“六二:鳴謙,貞吉。”《象傳》說此爻:“鳴謙貞吉,中心得也”。其中的“鳴”,與名相通,指名聲。此爻是說人有名聲以後,反而更加謙虛,因而貞正有所吉利。而且這種謙虛是發自人的内心。

爻辭中“鳴謙”的内涵指的便是,懂得謙虛的人互相提倡謙虛的美德,互相有共鳴,是以守正道吉祥。此爻告誡人們:應該把謙讓作為待人處事的原則,你若謙虛地對待他人,别人也會對你的謙虛予以回應。你也将順利地達成你的願望。

為了形象解讀易經《謙卦》的六二爻,下面分别講述戰國四公子之首孟嘗君,及清朝重臣曾國藩的故事,以便讀者更好地領會此爻的哲理。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孟嘗君畫像

二.孟嘗君鳴謙得貞吉

在大陸戰國時期,齊國的田文,号稱孟嘗君,為戰國四大公子之首,名聲傳遍了各國。孟嘗君名聲越大,他對人卻越謙虛有禮。是以,許多名士都自動投奔到他的門下,甘心充當他的食客。

在他的門下,有上千的食客。最上等的可以出入坐車,經常吃肉;中等的可以經常有魚肉吃,隻是沒車坐;下等的隻供成一天三餐,無車坐,也無肉吃。這些人都替孟嘗君效力賣命,他們各有各的本領。

秦國國王聽說孟嘗君的名氣後,就想方設法把孟嘗君騙到秦國。秦王本想立他為相國,但一些大臣說,孟嘗君是齊國人,立他為相,可能有害秦國。這件事就放下了。

孟嘗君想回國,秦王又不準,怕他回去為齊國服務,對秦國有威脅,就将他軟禁了起來。孟嘗君就召集門客,要他們想辦法救自己回到齊國。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戰國四公子之首孟嘗君

一位門客講,秦王喜歡燕姬,如能讓燕姬出面講話,就好辦了。孟嘗君就托人去求燕姬。燕姬提出,要孟嘗君獻給秦王純白狐裘。但孟嘗君隻有一件,自己被秦王軟禁後就鎖在王宮的倉庫中了。

這時,門客中一位專會學狗叫、慣于小偷小摸的人,當晚就用惟妙惟肖的狗叫聲騙過了門衛,硬是從大内之中偷出了白狐裘。孟嘗君就将白狐裘獻給燕姬。在秦王得到白狐裘高興之時,燕姬趁機勸秦王放孟嘗君回國,秦王一時高興,就答應了。

孟嘗君急忙帶着幾位門客,喬裝後星夜趕到了函谷關。這時,天才半夜。孟嘗君知道,秦王一時高興放了他,事後一定後悔,現在說不定追兵已經出發了。是以,十分急着想出關。但關口有規定,每天早上雞叫時才開關,是以,還要等四個鐘頭。這把孟嘗君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又一位門客這時站出來說,不用怕,我馬上讓函谷關的雞都叫起來。大家都不相信地看着他:雞會聽你的話。這位門客跑到一個雞籠旁邊,學起公雞啼鳴來,叫聲根本分不出是真是假。其他公雞一聽,都跟着叫了起來。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孟嘗君禮賢下士

守關士卒奇怪今天雞鳴得這樣早,但因秦國法嚴酷,隻好打開了關門,孟嘗君一夥就趁夜出了秦國境地。果然,秦王反悔,派人追殺孟嘗君而來,但孟嘗君此時已回到了齊國。回齊國不久,孟嘗君就又恢複了相位,而且名聲越來越大了。

上述故事也是成語《雞鳴狗盜》的出處。盡管“雞鳴狗盜”這個成語多用于貶義,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領或偷偷摸摸的行為,似乎難登大雅之堂,但是通過深入學習、解讀該成語故事,卻讓人浮想聯翩,受益匪淺。該成語故事至少說明了兩個哲理:

第一,寬闊博大的胸襟,既是管理者必備的特質,也是每個人應有的處世準則。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特别是青年學子,要善于以博大的胸襟去溝通、接納周圍的人和事,如此才能赢得人心,成就人格魅力。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雞鳴狗盜”漫畫

第二,在組織管理尤其是團隊管理中,要善于發現每個成員的長處,既要用其所長,又能容其所短。孟嘗君正是擁有這種不論才大才小唯能者用之的用人理念,進而創造了一個寬松的氛圍,才使得僅會雞鳴狗盜這樣的雕蟲小技的無名氏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助其一臂之力。由此可以說,世上本沒有天生的庸才,隻有放錯位置的人才。

三.曾國藩謙虛退讓招人才

衆所周知:曾國藩是清朝時期的重臣,他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有一座城池久攻不下,便想着開始招攬人才,求問良策。有位自稱鄒半孔的人,說有好計出賣。曾國藩派手下人帶着轎子去迎接。見面之後,發現他是一個落魄文人。

曾國藩還是以百分百的恭敬之心接見鄒半孔,可是談了一會兒,發現此人不是正經讀書人,獻的計策也荒唐可笑。可是他還是命手下人拿過十兩銀子,送給了鄒半孔,并說道:“好!先生獻的果真是好計。”然後命人把鄒半孔送回去了。

手下人非常不解,問道:“大人,這個姓鄒的不是呆子便是騙子,你何必白白送他十兩銀子呢?”曾國藩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聽說過古人千金買馬骨、築台自隗始的故事嗎?我今日對鄒半孔這樣的人尚待之以禮,真有才能的人必會挾長策來就了。”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曾國藩像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曾國藩衙門便來了十餘起人,紛紛獻計。曾國藩反複權衡,選中了一條計策,并付諸實施,最終這場戰争得以勝利。

四、兩個曆史故事的形象解讀

綜上所述的兩個曆史故事,不僅形象地解讀了易經《謙卦》六二爻,而且給人們如下啟迪:

首先,“孟嘗君鳴謙得貞吉”故事證明了,人在有地位,又有名聲後,如還能謙虛禮賢下士,就一定能得到各種人才的幫助,孟嘗君就是一個事例。是以,人在有名氣之後,切記一定要謙虛,這樣才會臝得更多人的尊敬,做事也才會越來越順利。這就是“鳴謙貞吉”所提供給我們的啟示。

“曾國藩謙虛退讓招人才”的智慧告訴我們:用謙虛退讓宣傳自己,哪怕吃點虧,受些委屈,若能将謙虛美名傳揚在外,必将有所收獲。

聽這兩個曆史故事後,為何《謙卦》的六二爻,就形象易懂了呢

曾國藩雕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