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之“五一”: 相約文博場館 感受古韻新風

作者:甘肅文物

5月1日起,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墓坑遺址恢複對外開放;蘇州博物館“亞述之王:亞述巴尼拔”特展啟幕;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活動推出“賦春集·五一春日慶典”等主題活動……

相約文博場館,觀賞春之風物,感受春之風雅,恰逢其時。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文博場館又為公衆準備了何種别樣的曆史文化盛宴?

面貌煥“新” 迎八方來客

“雲端”更新、展覽啟新、文創上新……各大文博場館以新的作為、新的面貌、新的氣象,迎八方來客。

今年2月開館的殷墟博物館新館,将迎來第一個五一黃金周。新館展陳聚焦“商文明”,包含“探索商文明”“偉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個基本陳列,設有“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等四個專題展覽和一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近4000件(套)文物在此講述着商文明何以絢爛的答案。你,準備赴這場“千年之約”嗎?

“雲端”更新。甘肅省博物館官方網站于節前全新改版上線運作。網站突出“甘肅客廳”“文化視窗”的文化屬性,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圖案和符号,并新增藏品子產品可視化平台,讓文物“觸手可及”。

春之“五一”: 相約文博場館 感受古韻新風

展覽啟新。節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三星堆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吉金鑄史——青銅器裡的古代中國”展覽啟幕,這是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放後的首個特展;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共同主辦,鄭州博物館承辦的“晉國雄風——山西兩周精品文物展”在鄭州博物館開幕,引領觀衆重溫曾雄霸一方、馳騁疆場的諸侯大國晉國的壯麗篇章;山西運城博物館書畫展、郵票展、圖檔展三大新展開展。

春之“五一”: 相約文博場館 感受古韻新風

文創上新。南京博物院上新“青銅犧觥毛絨玩具”“豬形陶罐毛絨玩具”等一批萌趣文創産品,讓遊客把“博物館帶回家”。河南博物院攜考古盲盒、文物修複大師、仕女樂隊手辦等叫好又叫座的文創産品在香港參展,吸引了衆多參觀者。

“解鎖”豐富活動 讓文物“活”起來

古韻新風在各大文博場館蔓延,各類豐富活動陪伴五湖四海的遊客過五一。

假日期間,北京市推出“文博探索之旅”“文博藝術之旅”等12條文博休閑度假攻略型線路。線路按照“微度假”的模式,将博物館與周邊旅遊資源串聯,以期給市民遊客提供文博加休閑的深度體驗。

時下國潮湧動,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辦“大漢文明看海昏”系列活動。海昏簡牍中有千餘枚棋譜簡,遺址公園參考從春秋戰國風靡至漢代的“六博”棋,解鎖趣味新玩法,公衆可以參與2000多年前的“漢代桌遊”。還可以在漢服巡遊中,感受漢韻華裳的風采。

春之“五一”: 相約文博場館 感受古韻新風

邊看邊學,邊遊邊研。讓曆史跨越時空,從書本走入百姓生活。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将推出田野考古發掘、器物繪圖、文物修複等方面的課程體系,針對不同的學生定制層級不同的專屬研學課程,并從中充分彰顯越文化的特色;中國南海博物館與B站聯合推出“優質紀錄片進博物館”計劃,在5月1日至7日,在展廳展映曆史人文紀錄片。

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正悄然延伸,縣級博物館拔節生長,河北正定博物館、易縣博物館、冀州博物館、涿州博物館等均免費開放,并舉辦豐富多彩、趣味性強的文博活動,讓廣大遊客在縣域博物館内也能感受節日歡樂。

各類展覽活動不打烊。遼甯各文博場館集中推出44項精品展覽和活動。新樂遺址博物館,可看“一眼七千年”專題展;沈陽故宮,可賞“院藏雕刻精品展”;沈陽博物館,可覽“百年肇新”專題展;遼甯省博物館,可參與“非‘銅’凡響——編鐘挂件制作”等主題活動。

圍繞觀衆需求 讓服務更優質

“文博熱”持續火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力迸發。去年“五一”,多次文博機關接待觀衆人數創曆史同期人數新高。如何從“網紅”變成“長紅”,是衆多文博場館思考的問題。

為滿足更多觀衆的觀展需求,今年各地博物館繼續從實際需求出發,科學調控、貼心服務。延時閉館、分時放票、展期延長、演出加演等幾乎成為絕大多數文博機關的“标配”。

吉林省66家博物館,“五一”期間延長開放時間,其中17家博物館将延時開放至18時以後閉館;上海博物館東館将延長開放時間至21:00;江蘇蘇州博物館本館、蘇州博物館西館,蘇州絲綢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至20:00;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放時間至22:30,并表示如遊客量大将臨時延長至23:00。

故宮博物院推出未成年人團隊快速預約、檢票措施;陝西曆史博物館将平時的提前3天(含當天)放票改為提前7天(含當天)放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五一假期門票已于4月19日開始發售。

春之“五一”: 相約文博場館 感受古韻新風

海南省博物館“千古風流 不老東坡——蘇轼主題文物展”自開展以來,深受觀衆喜愛。海南省博物館節前釋出展期延長至5月5日的公告,讓更多慕名前往的“坡迷”能夠體味東坡“凡物皆有可觀”“詩酒趁年華”的情懷。

湖北省博物館假期五天推出《“簡”述曆史》與《“牍”懂家書》節日臨展活動,并将編鐘演奏加演到一天5場,全息劇《遇見·楚莊王》加演到一天7場,表示還會根據每日實際需要臨時增加場次,讓更多來客能夠聆聽到穿越千年的樂聲,沉浸式感受漢風楚韻。

春之“五一”: 相約文博場館 感受古韻新風

時代更疊,人聲喧嚣。文物所承載的曆史文化不再深藏于深閨高閣,而是走近千家萬戶。當下“文博熱”的背後,我們看到,一件件青銅玉器,一片片竹簡木牍,一冊冊曆史典籍,正在豐富假期新場景;一座座博物館,一個個考古遺址公園,一處處曆史文化古迹,正在拓寬出行新方式。

(作者:李 翔)

(來源: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