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作者:正直蓋布裡埃爾9q2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武力無雙的五虎上将,個個都是當世第一勇士。衆位武藝超群,個個誰與争鋒?但如果要問趙雲與馬超兩位當世白面武将誰才是最強者,答案究竟如何?趙雲久負盛名,被譽為"常勝将軍",曾獨力一人挽救蜀漢軍于危難之中無數次。而馬超亦是西涼鐵騎,狂勇絕倫的征戰猛将。這兩人的武藝高下,從來就是世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一次,當許褚與馬超大戰數百回合雙方俱傷之時,許褚直言兩人差距甚大。究竟誰說的是實話?如果趙雲與馬超真的一決高下,最終的結果會怎樣?讓我們細細拆解。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趙馬兩雄初露鋒芒

夫人生自有命,英雄亦五行缺一不可。趙雲與馬超,乃是新舊交替,時代轉換的重要标志。

馬超,乃是西涼羌漢的孤兒,小時候被馬岱所收養。西域馳名天下,馬氏父子世代習武,生來就武藝超絕。馬超自幼便得到父親的親自指導,習得各項兵刃之道,更沿襲了馬岱那種無堅不摧的鐵騎戰法。及長,馬超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加之十年苦練,終成了一代鐵騎宗師。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趙雲的根基則更為平凡。他原是河東一個解手,靠着一身過人的武藝受了雇,成為劉璋麾下的捕快。劉璋曾誇贊他"身手了得,無可比拟"。隻是趙雲本人太過謙遜低調,一直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後來跟随劉備打遍天下,趙雲才算是徹底施展開了自己的英武神勇。

兩個年輕人,都生逢亂世,命運多舛。一個是西域鐵騎的傳承人,一個是個體無完膚的貧民。在蜀漢大起大落的關鍵曆史時刻,他們的命運就像是兩把杠杆,帶動着曆史車輪前行。

馬超的一生,幾乎就是延續了馬岱為他鋪墊的那條戰馬征服之路。馬岱當年曾統率大軍,直搗長安,幾乎一舉攻克關中。可惜陰錯陽差,馬岱被姜維所困,最終自殺殉國。馬超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接過他未竟的事業,力圖再續漢室遼闊疆土。

而趙雲呢,一開始隻是替身傭力,後被劉備所賞識英雄氣質,從此折戟沉沙、投身革命。身手不凡的他卻也深明大義,立志要輔佐劉備奪取天下,掃清舊朝腐朽軀殼。

就這樣,趙雲與馬超雖是生而不同,卻扛起了各自的命運使命,如兩頭雄獅在戰場大展雄姿。雙方一觸即發,你來我往的龍争虎鬥,注定要大戰三百個回合才能分個勝負高低!

兩位雄主分别施展手段

馬超一出場就給人一種難以抵擋的狂野氣勢。西涼騎兵素來勇猛,馬超這個馬氏王者之後更是将這種勇猛發揮到了極緻。他英勇善戰,身手不凡,更自有一股子無堅不摧的銳氣。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曹操對付馬超這等勁敵,自是絞盡腦汁。起初他見馬超武藝高強,乃親自出馬與之周旋,指望一決雌雄。可馬超竟然見了曹操的随從許褚,就被許褚兇神惡煞的模樣所驚吓,不敢貿然出手。在這一役,馬超自歎"不若許褚"。

馬超懼怕許褚的緣由,要從渭水之戰說起。渭水一役中,馬超與許褚大戰數百回合,雙方不分勝負。後來許褚見馬超難以力敵,竟然當場脫擲戰袍,裸身上陣繼續與馬超格鬥。兩人纏鬥,馬超最終被許褚掀翻在地,許褚這才占了上風。馬超見識到了許褚的狠辣絕招,心有餘悸,自此便對許褚另眼相看。

盡管馬超後來在赤兔馬下也曾立下赫赫戰功,但當年在曹操面前一怯,這疑似軟弱的一面,仍讓人對他的真實實力存疑。相比之下,趙雲在危難關頭從不退縮,威風凜凜,理應是更高明英勇的一員猛将。

趙雲初為劉璋捕快,武藝出類拔萃。曹操當年正值壯年,心存霸業,自當重用能臣賢士。于是趙雲便被曹操延攬為帳下将領。但趙雲識窮達之分,了然歸正曹操的險惡用心,決計不為僞君所用。趙雲暗暗彙集兵力,最終在一次獻城之變中,指揮大軍突然反戈一擊,全部投降劉備。

此時劉備正遭逢涿郡之圍,軍心漸失。趙雲及時趕到,令全軍大為振奮。趙雲更是親自冒死穿城,不惜以身犯險,終于化解了劉備面臨的絕境。此後,趙雲就成了劉備座下謀主帥中最得力的武将。

曹操得知趙雲這事,當即勃然大怒,意欲誅殺趙雲以儆效尤。遂命華雄、于禁等數員猛将盡力索命。然而趙雲臨危不亂,運籌帷幄之中,竟以神勇的箭術,将曹軍數員猛将射傷,堪稱射聖絕藝。最終,趙雲骁勇無倫,全身而退,化解了曹操對蜀漢的包圍之圍。

由此可見,馬超與趙雲兩人雖同為武者,但實力道行自有不同。馬超畏首畏尾,心存忌憚,終究比不上趙雲那種敢作敢為、勇往直前的英勇氣概。趙雲誓死守護劉備,全力輔佐蜀漢基業,可謂忠心耿耿。在此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趙雲才是真正經曆住了考驗的勇士英雄。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終極一戰爆發

曹蜀兩家自漢相與争鋒多年,沖突漸深,決一勝負之時不啻已至。馬超作為曹軍一枚重镖,早已在軍中馳騁疆場。而趙雲亦是蜀漢麾下上将,身經百戰。如此兩員猛将,攻守有别,終有一日要在戰場相見分個高下。

時值漢昭烈帝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經多年艱難奮鬥,終于奪取益州,确立起了自己的根據地。然而大軍遠在關中的曹操,自不肯坐視不理。次年四月,曹操親率大軍出征,揮師直指成都。劉備聞訊,慌忙調集所部,與張飛、關羽、馬良、黃忠等諸将共同禦敵。

此役曹蜀兩軍對壘于漢中綿竹,雙方部署已畢,隻待開戰号角一吹響。馬超揚鞭策馬,帶領數萬鐵騎浩浩蕩蕩殺向蜀軍陣前。趙雲見狀,亦挺槍在手,統領數萬雄兵向前列陣,正與馬超遙遙相對。

雙方大軍酋釀已久,如今終于爆發了最後的決戰!鐵蹄陸續響起,戰馬遍野奔馳。蜀漢勇士呐喊助威,曹軍騎兵怒吼雷動,兩軍迅即彙合在一處,雙雙混戰在一起。短兵相接,馬刀刀交還,黑霧漫天飛揚。

趙雲英勇無雙,腰間僅一把奇門遁甲刀,任何兵器在手中揮舞便有如演神勇。馬超骁勇狂放,槍法剛勇,一柄長槍在他掌控下便如狂龍在天際翺翔。漢蜀雙雄一會兒便殺出一場重圍,手起而落,斧钺齊飛,使出了自己的看家絕活。

雙方高手相持不下,旗鼓相當。你進我攻,逐漸殺出一片空地,周圍馬軍盡在擁堵。趙雲見狀,暗暗運氣,陡然發力,直取馬超左膀,馬超亦将長槍一勒,剛勁有加,奔着趙雲面門便戳。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兩人在這片戰場中央大戰起來,赤裸手臂絞在一起,内力渾厚,刀槍可斷金汗橫飛。馬超槍槍擊向趙雲要害,步步緊逼;趙雲刀招刀式,雖無長兵相讓,身手麻利,矯夷不羁,竟也奮力頂住。兩人大戰起來,漸入佳境,難分伎倆上下。

終于,趙雲突然卸足離地而起,身子一沉,反身從馬超身後襲來。馬超竟也在同一時間騰空飛踢,雙腳如勁射的利箭一般,擊向趙雲的胸口!

一時間,天空中升起一陣煙塵,萬馬奔驟。待到煙塵散去,隻見雙雄兩人盡都負傷,身染血污,傷痕累累!兩人還未分出勝敗,卻已一同陷入重圍,被各自的部将擁護而去。此番對決,趙馬雙雄實在是難解難分,旗鼓相當,實乃是英雄之戰!

勝負實力大比拼

趙雲與馬超若是在戰場上短兵相接,實在難分勝負。然而作為一員出色将領,光是武藝高強還遠遠不夠,還需具備其他綜合素質。我們不妨将兩人在武藝、勇氣以及其他方面做一一對比:

馬超的武藝源于西涼馬氏家傳,自幼習武,已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鐵騎槍法。他槍意猛勇,步步緊逼,力拔千鈞。更可憑借騎射神技,百步穿楊,立于馬上亦然遊刃有餘。曾有一次,馬超被敵軍重圍,孤身于馬背之上接連放箭,竟然将敵将全部射斃,才得以脫身,可見其騎射武藝之高明絕倫。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趙雲卻非一般武夫所能及。他自幼貧窮,未經師承,卻仗着自己的一身天賦和勤加苦練,将太極神功練就了極至精髓。他使刀如火攻華钺運轉,刀光劍影間變化無窮。更兼通權謀,出奇制勝,臨敵決戰之際,往往施展出别具一格的新戰法,令敵人防不勝防。是以不論是單打獨鬥,還是統帥将士,趙雲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方略。

馬超武勇沉着,可謂英雄本色。他每每沖鋒陷陣,臨危不亂,從不曾襲于後。即便面對強敵,馬超也絕不畏懼,總是昂首闊步,視死如歸。不過他也曾在許褚面前心生恐懼,顯示出些許膽怯的一面。

趙雲則是忠勇無雙,臨危不懼。平生最為人稱贊的,便是他誓死護主的忠心耿耿。趙雲當年孤身犯險潛入曹營,獨闖曹操重圍,足見其勇氣過人。蜀漢存亡之際,趙雲更是臨危不亂,運籌帷幄之中,謀定而後動,英勇善戰,扭轉了局勢。若論勇氣,趙雲的确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統帥才能方面,趙雲明顯占據上風。馬超終其一生隻能做到統率騎兵,充其量隻是一員遊騎武将。而趙雲則是蜀漢軍中的真正謀主帥,在多次關鍵戰役中展現過他的統帥本領,使用出種種精妙作戰政策,扭轉戰局。尤其在赤壁之戰中,更是發揮了他那獨步天下的智謀,給曹軍緻命一擊。

至于人格魅力,趙雲勝出亦在情理之中。他為人謙遜有禮,處事果斷英勇,兼有睿智遠見,是典型的文武全才。馬超卻明顯欠缺這樣的領袖氣質和人格魅力,加之他雖然是西涼王者,然而終究隻是漢人文化中的少數民族,或多或少存在些許隔閡和文化差異。

如果趙雲與馬超一決生死誰會赢?許褚表示兩人差距很大!

總的來說,兩人在武藝勇氣等方面或許不分上下,但趙雲在統帥才能和人格魅力等領域明顯占優。是以可以說,若是兩人一決高下,趙雲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對優勢,他更有可能戰而勝之。

天下英雄唯有趙雲

世人非議趙雲與馬超誰勝誰負,自古以來便有諸多争論。細細比較兩人的履曆戰績,卻可以明了看出,趙雲遠高于馬超,當為這兩大名将中的第一人。

首先,趙雲生就忠勇無雙,堪稱人傑。趙雲初為解手,貧困潦倒,雖是草莽之身,卻已懷揣報國之志。及至投奔劉備,遇佳士如遇赤子。趙雲自此更是盡忠職守,矢志不移。當年在曹營伺候,趙雲不為權貴所惑,獨闖敵營,托大義于劉備。及被曹操重重包圍之時,趙雲仍力保劉備周全。後在涿郡之圍,趙雲乃生死與共,孤身冒死入城救主,堪稱千古佳話。

馬超的生平則難及此般高尚情懷。他一生唯武力是從,不免有些武夫的桀骜不馴。馬超其人氣度不足,不通儒墨,道統大義亦疏于謀略,閱曆有限。即便是他最為人稱道的赤兔馬下那一仗,不過是為了維護本族的利益罷了。相較趙雲,馬超顯得有些傑氣不足,難以同日而語。

其次,趙雲發家早期,尚被曹操看重錄用。然而見曹操負恩負義,操行僞善,遂棄之如敝屣,慷慨就義。趙雲知遇之恩,報主之德,情理兼全。即使遭遇重圍,趙雲仍一往無前,曆盡艱險。若是換做尋常将士,恐難承此重任,甚至一怯便投敵潛逃。趙雲立身行事,光明磊落,英勇過人,實為明主忠臣的化身。

相比而言,馬超英勇無疑,勇武更無可挑剔。可惜隻以武力自恃,未免孤陋寡聞,不夠睿智。有一次許褚猙獰贲張,竟生些許懼怕之心。此外馬超與曹操實在波谲雲詭,反複無常。馬超未免是因恩怨私怨而起意氣用事,缺乏大智若愚的雅量胸襟。

況且趙雲不但武藝超群,且有統帥才略。涿郡之役,乃趙雲以正始終的死戰陣法,使得劉備最終獲救。赤壁之戰,更是趙雲出謀劃策,諸葛亮佐其謀,以火攻的神機妙算,大敗曹軍于漢水之上。此戰陣法運籌帷幙,将帥果敢,實無與倫比。

馬超身為西涼王者,武藝自不必多言。可是仗着蠻勇骁勇,難以運籌帷幄。終其一生,止步于一馬當先的武将層面。或許在骁勇善戰的程度上還不及趙雲,謀略用兵自然遠不如趙雲了。若要論及将帥姿采,趙雲勝過馬超必矣。

是以任憑馬超的赫赫戰功有多彪炳,終歸身在異族,難盡人傑風流。趙雲不僅是身手了得的武夫,更有人格魅力,有惠而好學,富于正義感,知恩報德。他誓死護主,見利思護,赤膽忠心,終能披荊斬棘,昂首闊步。趙馬二雄相較之下,自是英雄中的英雄屬于趙雲無疑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