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作者:消費電子

由張頌文和姚安娜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獵冰》自播出以來,便迅速走紅并受到廣泛關注。劇中植入的婚戀交友廣告——牽手APP,也借此機會獲得了巨大的流量增長,引起了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消費服務保障平台消費保資料顯示,關于牽手APP的投訴量近30天有150件,累計高達1687件。

據公開資料顯示,牽手APP歸屬于天津來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币。

“找對象,就用牽手APP”,口号朗朗上口,但找對象真的靠譜嗎?

01

花錢就能找到高富帥?

據牽手APP官網最新資料顯示,牽手是一款實名制婚戀交友平台,以線上紅娘模式,通過“線上人工牽線+視訊高效約會”的方式幫助使用者快速脫單。

官網介紹顯示,自成立以來,牽手APP累計超過100萬使用者成功脫單,其提供的綜合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線上人工紅娘服務,3個月戀愛服務、6個月結婚寶等多樣化脫單産品。官網頁面還顯示,紅娘會員的戀愛成功率達到了91%。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通過小米應用商店顯示,截止發稿時,牽手APP的下載下傳量已達到1829萬次,共收到1107條使用者評論。其中,正面評價491條,而差評則有582條。根據這些評論,該應用的綜合評分為4.3分。

然而,差評數量多于好評,不禁讓人質疑牽手APP的實際表現是否真能比對這一高分,4.3分的綜合評分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消費者李女士在消費保平台投訴稱,注冊牽手平台後頻繁接到紅娘推銷電話,其承諾的服務與實際大相徑庭。

銷售過程中,紅娘不斷提及其服務的戀愛成功率超過96%,并承諾每天推薦3到4位年收入500萬内的優質人選。

李女士表示,紅娘不僅誇大其詞,強調平台男性的外貌、魅力和财富,還利用“成功後返現”等誘導性話術,促使消費。但購買後實際服務中,每天平均推薦人數僅為1人,且推薦的人選品質與承諾相去甚遠。此外,紅娘推薦的比對對象資訊缺乏透明度,一些關鍵資訊似乎被有意隐藏。

“當我對紅娘回報符合要求的男生後,往往就沒有了後續跟進。總之至今為止,一個合适相親對象我都沒見到。”李女士說。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李女士與“牽手紅娘”的溝通

而在此前,牽手APP向李女士收取了25800元的費用。

“我要求退款,他們開始要扣除我15000的服務費用,這簡直就是敲詐勒索。最終在消費保平台投訴,平台介入多輪協商後,才降到了4100服務費!”李女士說。

另一位消費者應先生也透露了自己的真實經曆。牽手APP從業人員聲稱平台有豐富優質單身異性資源,向應先生承諾脫單後可退還70%費用。

然而,應先生與其簽署協定并傳遞包含牽手紅娘服務費與戀愛寶費用共10011元後,平台并未提供協定中承諾的紅娘服務。失去信心的應先生通過朋友介紹脫單後,聯系平台要求退費,卻被告知隻有通過平台介紹脫單才能退費。應先生是以申請提前終止協定以減少損失,但平台要求提供結婚證或精神不正常證明才可退費,而這些條件在協定中并未提及,銷售人員也未事先告知。

02

無故封禁賬号,餘額仍未退還

牽手平台一直以實名注冊為标榜,其宣傳語寫着:

而事實上牽手的營運模式及服務操作貌似并不令人放心。

據消費保資料顯示,背景記錄的1687件關于牽手APP的投訴中,大約60%的投訴涉及使用者賬号無故被封禁的問題。許多消費者反映,這嚴重影響了他們正常使用APP,并侵犯了他們的個人權益。

消費者徐先生投訴稱,2024年1月下載下傳牽手APP并支付374元開通了為期三個季度的會員服務。然而,于4月30日登入時意外發現自己的賬号被永久封禁,而封禁原因據稱是被舉報。

徐先生堅稱自己從未釋出過任何違規内容,包括商品推廣資訊和不良言論,并多次嘗試申訴,但均被客服以舉報為由拒絕,且未能提供具體的違規證據。徐先生懷疑封号可能是由于未購買平台的付費服務而遭到惡意報複。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在注冊牽手APP後,我遭遇了騷擾電話的大幅增加,同時紅娘通過資訊轟炸的方式不斷誘導我購買更多付費服務。這使我懷疑平台洩露了我的個人資訊并對我實施封号報複。”徐先生表示。

徐先生還認為,平台無權長期存儲使用者的身份證資訊,因為這是實作賬号永久封禁的唯一方式。徐先生質疑平台的這一行為可能違反了法律,并指出他尚未收到應退還的會員費。

徐先生表示,目前牽手APP客服向其進行了緻電溝通,但并未提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賬号也依舊未解封。他希望消費者保護機構能夠介入,協助解決這一争議。

知名婚戀交友APP翻車,“牽手”秒變“擒拿手”?

就APP官方封禁使用者賬戶的行為,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河律師表示,APP對會員違規有權利進行處理,包括封号、不允許登陸等,但使用者嘗試與平台協商解決封号問題後,官方無法出具相關證據且沒有合理的解釋,使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中,使用者需要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賬号被封禁是錯誤的,并要求法院判決平台解除封号。如果法院認定使用者的說法成立,則可能會判決平台解除封号。

楊河律師建議使用者在維權過程中,需要保留好相關證據,包括賬号被封禁的截圖、服務條款、與平台的溝通記錄等。這些證據将有助于使用者證明自己的權益。必要時可以向相關的監管部門投訴平台無理由封号的問題。例如,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等機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