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作者:葉子聊奇聞

前言:

自古以來,權力就如同一把雙刃劍,既能懲治昏庸,又可能濫用腐蝕。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一些獨具慧眼的君王賜予忠臣特權,作為監督皇權的利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這四大兵器雖形制不一,卻凝聚着先哲們追求道德理想和社穩民安的執着。無論是打王金鞭、龍頭拐杖、尚方寶劍,還是青天三鍘刀,它們承載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曆史……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一、打王金鞭:先哲忠言鐵肺

殷商後期,纣王日漸驕奢淫逸,作為他的老師,聞仲看在眼裡,憂在心頭。曾幾何時,他也懷抱着一腔孤勇,欲力挽狂瀾。

"聞夫子,你且休息吧,明日再教導王上吧。"弟子們勸慰着火冒三丈的聞仲。聞仲面色鐵青,一把年紀了,頭發全白,他始終無法讓纣王回心轉意。

弟子們雖都心懷不安,卻也深知聞仲任勞任怨的用心良苦。自從先王欽點他為太師,賜予打王金鞭後,他便如一頭老獅,時時盯防着纣王的一舉一動,生怕他走上歧路。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隻可惜,纣王這個徒兒根基不正,加之後宮妖邪的誘惑蠱惑,早已把先王的教誨抛諸腦後。而身為大師,聞仲不得不以金鞭為戒,希冀能懲前毖後,扶危救困。

聞仲歎了口氣,泰半的勸谏落空,看來非要施展家法不可。他拿起手邊的金鞭,掂量了一番份量,眼神堅毅。隻要纣王肯醒悟,他定會恪守師徒大義,絕不吝啬自己最後的力氣……

二、龍頭拐杖:宋匡扶危定亂

"鐘哥,你說佘太君那把龍頭拐杖到底是什麼來曆?"書齋裡,一位老村民對着鄰家的老鐘探讨着心中的疑惑。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老鐘沉吟半晌,拍了拍手中的舊書,方才開口:"你且聽着,這可是一段佳話啊……"

上世紀大多村民都耳熟能詳的故事,都始于一支默默耕耘、保家衛國的将門之家。朝廷萬難之時,楊家人勇挑大梁,可惜家族男丁幾乎全數殉國。宋太祖銘記血荊戟的英勇,賜佘太君一件不凡的禮物——龍頭拐杖,寓意"雖無銮駕,如朕親臨"。

也是從那時起,佘太君手持寶杖,便擁有了與皇親國戚同等的權勢地位,不用拜跪頂戴,上朝言事不受限制。龍頭拐杖的存在,等同君臨天下。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宋朝後期,趙光義作為宋徽宗第九子登基,執掌大權。起初,他頗為謹慎,将佘太君予以重用。兩人經常攜手商議國事,定下諸多惠民利民的政策,使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江山代有沉浮,趙光義最終還是陷入了驕奢淫逸的老路,紙醉金迷,攬政索拿。佘太君見大權漸漸墜手,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不由心痛萬分。終于有一日,她親自操起龍頭拐杖,堂堂正正拜見趙光義。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陛下,你可知道這龍頭拐杖的分量?它不僅代表了我佘家的榮耀,更承載着先帝全然的信任。我今日而來,就是要您以身作則,勤恪為政,不可辜負先帝的重托……"佘太君語重心長,決不讓江山就這樣毀于一旦。

趙光義見佘太君杖影參天,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先帝威嚴的身影,大為震撼。從此仍勉力為善政,使後宋基業勉強得以綿延。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三、尚方寶劍:鎮權奸佞顯正義

朱元璋自幼備受磨難,因而格外看重家國天下的穩固。繼位後,為了肅清貪腐勢力,他禦賜盧象升一柄尚方寶劍,寄予厚望。

作為開國功臣,盧象升本就心存敬畏。端坐于龍床前,他戰戰兢兢地領受寶劍,暗自振作:"陛下不易,寄希望于我,我盧某決不辜負重托,務必堅守正義,維護王朝榮光!"

拜辭之後,盧象升随即就任禦史大夫,奔赴四方坐鎮臬查。憑借尚方寶劍的神威,他威懾邪惡勢力,維護朝綱。然而,作為人臣,他亦谙熟分寸,決不濫用私刑侵犯無辜。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就這樣,尚方寶劍在盧象升手中熠熠生輝,閃耀着正義的光芒,為人民除去痼疾。不過,也正因它的存在,招來了一些不懷好意者的眼紅和妒忌。

有人在背後诽謗陷害盧象升濫殺無辜,朱元璋對他的疑慮絲毫不減。盧象升不得已連夜奔赴京師,求援親友昭雪。期間,他不忘攜帶尚方寶劍以作見證。

夜半時分,當他歸來家中時,妻兒們早已熟睡。盧象升獨自端坐明淩,凝視着腕上的寶劍,百感交集。他默默地拭去上面的灰塵,憧憬着明天能揭開謊言的面紗,重拾光明。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四、青天三鍘刀:古往今來懲貪惟清

"嗯,包青天果然是個硬漢子!隻可惜,有些心狠手辣了......"村頭的張老伯搖着頭,一邊跟兒孫們絮叨。

老人口中的包拯,便是"鐵面禦史"的代名詞。作為宋仁宗賜予的"青天三鍘刀"持有者,他手持國法,為正義而行,掃除紙醉金迷的貪佞。

年少時,包拯立志要做個清官,仗劍直從,慧眼如炬。及長,宋仁宗見他操守過人,特賜三柄銳利鍘刀,其中龍頭鍘最為霸氣,切割權貴如探囊取物;虎頭鍘懲治貪官污吏無情無緒;狗頭鍘則痛擊草莽罪犯,殺伐果斷。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權禦天下的三把利器一出,整個汴梁城幾乎人人自危。瞻前顧後,無不小心翼翼,生怕引火焚身。隻有包拯自己,威風凜凜,渾然無懼。

"貪墨成風,吾輩豈能視而不見?縱容私徇,國将不國!我自當手持青天,誅惡揚善,無私無畏!"包拯語重心長,恪守"存菲擊富"的旨意。

話雖這麼說,但也并非是無情無義的魔鬼。包家兒孫們都曾親眼目睹,私下裡,包拯也是個令人親近可掬的慈祥老人。他不單善待家人,對付那些确有悔改之心的小人物,也會網開一面。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祖父呐,您老說過,'儒者修己以正邦'。您治理A錢這些年,境遇可比祥和那時?祖母也常為您暗暗牽挂......"幼年包拯的孫兒常常問他。

老人聞言,面露慈祥,卻也滿眼憔悴:"修身己即修邦國,豈能對惡徒懷柔?國之重大,吾何敢懈怠。你且放心,我自然依法而行,不負君命,求仁得仁矣。"

祖孫二人雖為親人,談吐舉止亦如朝廷大臣一般正統。包拯平生最恪守的就是"君命大于天",而三口利器正是君命的旨意,他自然不敢稍有偏差。

懲奸揚正利器顯權威,終不磨滅君臣本色,四大兵器昭昭文明偉業

村裡人年年祭祀青天神這一高大形象,正是出于對包拯的崇敬。雖有争議,人們仍願仰慕一個矢志不渝的執法者,獨擋黑暗的英雄形象。

結語: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縱使四大兵器的權威早已消逝,它們曾經矗立于曆史長河中的姿态,依然赢得後世贊歎。人世間自有是非曲直,但那份追求正義、懲惡揚善的情懷,永不磨滅。隻要仍有這樣的理想之光遺存,國家就終将破曉重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