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2025年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配備達到100%

作者:前方plus

5月10日,記者獲悉,陝西省教育廳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陝西省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提出五育并舉促進心理健康行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推進行動、心理預警幹預體系建設行動、心理人才隊伍強師培優行動等六方面重點舉措,力争到2025年,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配備達到100%,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開設率100%。

到2025年全省80%二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學生心理門診

《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配備達到100%。其中,高校、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不少于90%,中國小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不少于50%,200人以上寄宿制學校和1000人以上的中國小校(含中等職業學校)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開設率達到100%。

全省80%的二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學生心理門診;50%的兒童專科醫院、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開設精神(心理)門診;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每10萬人配備4人。城市社群家長學校和農村社群家長學校建校率分别達到90%和80%。全省75%以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省學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90%。

開足開齊上好美育課、體育課、健康課、勞動課

《計劃》提出,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德育工作全過程。

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教師要注重學習掌握心理學知識,在學科教學中注重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既教書、又育人。優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内容和方式,不斷提高課後服務水準,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深化校外教育訓練機構綜合治理,嚴肅查處學科類隐形變異違規教育訓練,進一步規範非學科類校外教育訓練,減輕學生校外教育訓練負擔。加強教育訓練機構監管,維護學生安全和身心健康。

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課和健康課,保證學生每天在校内外各鍛煉1小時以上。每學期舉辦1次運動會。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有效開設好勞動教育課程,每學年至少舉辦1次勞動周。

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開足開齊上好美育課,每學年至少舉辦1次藝術節。持續開展高雅藝術、陝西地方文化和适合學生學習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傳統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

每學年至少1次心理健康測評

中等職業學校要按規定開足36學時的思想政治課“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基礎子產品。高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校本課程,與學生發展指導工作相結合,為學生的學業規劃、生涯規劃、志願填報等工作提供專業支援,原則上每學年1學分記入學生課程修習總學分。

普通高校要嚴格按照“2個學分,32—36學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有條件的高校可開設更多樣、更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選修課。

指導中國小校落實好國家課程教材中相關心理健康内容教學,鼓勵高校編寫心理健康教育精品教材與讀本。持續開展各種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中等職業學校每學期開展不少于2次心理健康專題教育。

省級教育部門義務教育品質監測每年監測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納入教育部門學校督導評估“316工程”體系。普通高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後适時開展全覆寫的心理健康測評以及心理中心開放周活動。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合理增加測評頻次和範圍。

每學年面向國小高年級、國中、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各開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測評,指導學校科學規範運用測評結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檔案。建立健全測評資料安全保護機制,防止資訊洩露。加大對有隐性心理問題學生的識别與幹預,探索在心理健康測評中引入人格特質測評。

高校輔導員每月要遍訪所有學生寝室

各級各類教育部門要積極會同衛生健康等部門,指導學校與家庭、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建立健全協同機制,共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加強物防、技防建設,及早發現學生嚴重心理健康問題,暢通預防轉介幹預就醫通道,及時轉介、診斷、治療。

各級各類學校要不斷完善“學校—院系/年級—班級—宿舍/個人”四級預警網絡。高校輔導員每月要遍訪所有學生寝室等。研究所學生導師要切實擔負起學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責任。中國小校要對重點學生實施“專人分包聯系制”,建立以心理教師、班主任為核心,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預警體系,定期動态跟蹤評估。鼓勵中國小校、高校班級設定心理委員。

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校醫院設立心理科

搭建全省大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服務資訊化平台。普通高校要為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配備必要的辦公場地和裝置,設立心理發展輔導室、積極心理體驗中心等。在學生社群常态化引入心理服務,有條件的高校還可在校内外建設學生綜合素質訓練基地。

有條件的高校應在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的支援下開通24小時陽光心理援助熱線、網絡預約專線和咨詢郵箱等途徑。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校醫院設立心理科,配備基本的醫療資源,面向心理疾患學生提供個性化診療服務。

高校每個校區須與屬地不少于1所醫院建立學生精神衛生醫療服務關聯

建立區域性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咨詢輔導服務。中國小校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鼓勵醫院通過定點派駐、設立門診部等方式,支援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暢通學生就醫綠色通道。

普通高校每個校區須與屬地不少于1所醫院建立學生精神衛生醫療服務關聯機制,及時轉介疑似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高危學生到專業機構接受診斷和治療。完善心理疾患學生轉介、休學、複學管理制度,幫助符合條件的學生回歸學校。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要配合教育部門支援區域内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精神衛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訓練工作。

中國小校每學年至少要開展1次覆寫全體學生的家訪活動,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重點關注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孤兒、特殊家庭學生等群體。

鼓勵開設有心理學、醫學等相關學科專業的高校擴招

鼓勵開設有心理學、醫學等相關學科專業的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加強教育學、心理學、醫學等專業課程教學,教育引導學生考取教師資格證書或專業資格證書,培育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複合型人才。加強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社會工作等相關學科專業和心理學類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支援我省高校持續深化國家級、省級心理學相關一流大學專業建設。支援高校輔導員攻讀心理學相關碩士學位。

普通高校應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設定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崗位,且每校不少于2人,二級院(系)應配備兼職心理輔導員。省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範中心和有條件的高校,應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000比例配置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中國小校應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中國小校和幼稚園要普遍建立“家長學校”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訓練研修基地,建立健全教師教育訓練體系。中國小校要在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崗前教育訓練等各類教育訓練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内容予以重點安排。

中國小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職稱評審可納入德育教師系列或單獨評審。職稱評聘要充分考慮專職教師從事學生心理咨詢與幹預工作的特殊性、實踐性強的特點。專職教師從事心理輔導和咨詢活動,應按照與其他課程課堂授課同等辦法計算工作量。

推動社群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中國小校和幼稚園要普遍建立“家長學校”,積極與社群(村)共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定期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及實踐活動。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每年至少組織4次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每年至少開展2次面向家長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任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