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作者:十三妹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這是一段充滿戲劇性的曆史。遼國憑借強大的國力,三次東征高麗,目的是要迫使高麗重新臣服、歸還失地。可是,高麗在家園戰場上奮勇作戰,屢屢挫敗契丹軍的進攻。最終,雙方損失慘重,遼國未能如願以償。為何遼國會在一開始就如此自信?高麗又是如何憑借區區小國之力,連番阻擊強大的契丹軍?這段曆史到底隐藏着什麼波瀾壯闊的故事?讓我們一探究竟。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遼國三征高麗的野心

公元1018年,契丹與高麗的關系已經陷入僵局。早在1009年,高麗國王顯宗王詢借口東征遺民,攻占了契丹的江東六州地區。此後十年,雙方時而冷戰,時而開戰,沖突積累已久。

高麗自诩"東國"自有尊嚴,對契丹遼朝的臣屬關系心存不滿。顯宗王詢不僅拒絕歸還失地,更與宋朝私通,直接背棄了臣屬身份。他不斷借故推遲使團入朝,卻頻頻遣使入宋,甚至效仿宋制,采用宋朝的年号"天禧"。這種行為在當時可謂是公然反叛的表現。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對遼國來說,高麗的行為無疑是在挑戰其在東亞的中心地位。遼聖宗耶律隆緒決不能容忍這種挑釁。作為一代英主,他決心通過武力手段,徹底肅清高麗的狂妄氣焰,讓其重新歸順于遼。

1018年10月,遼軍已着手準備遠征高麗。聖宗诏命能将蕭排押為大都統,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副都統,即将親征高麗。同時,下诏嚴厲警告高麗軍民,能主動歸降者将受重賞,否則将自食其果。

遼軍的初衷是打一場迅速有力的戰争,給高麗當頭一棒,迫使其重新恢複宗藩關系。是以,部署的是一支由精銳騎兵組成的十萬大軍,打算直撲高麗京師,施以沉重一擊,迅速摧垮高麗的決心。

對強大的契丹來說,打赢這場閃電戰幾乎是毫無懸念。憑借絕對的兵力優勢,高麗根本不是對手。一旦首都淪陷,高麗必将迅速臣服,重新納入遼朝的版圖。屆時,不僅可以重新确立宗藩關系,還可以順利收複失地,将有力地鞏固遼朝在東亞大陸的統治地位。

這是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遼軍滿懷信心,臨行前就預料到了勝利的曙光。誰能想到,這次遠征竟會演變成一場巨大的軍事災難,遺憾地收場。欲知後事如何,還請繼續往下看。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遼國三次東征的準備與行動

第一次東征在1018年12月拉開序幕。作為遠征高麗的總指揮,蕭排押率領十萬精銳大軍直撲高麗都城開京。遼軍沿途一路猛進,所到之處無不摧枯拉朽。通州的高麗軍于12月18日在當地與遼軍遭遇,很快被擊潰,通州都府署庾伯符等173人陣亡。

此時,高麗方面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遼軍的真正意圖。姜邯贊、姜民瞻等元帥本以為遼軍是來攻占江東六州的,是以部署了埋伏等阻擊戰術。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遼軍并非虛張聲勢,真正的目标是直取開京。

12月26日,開京宣布戒嚴,全城上下進入備戰狀态。次年正月初三,主力遼軍已逼近開京百裡之遙。眼看敵軍蓄勢待發,姜邯贊迅速派遣金宗铉等大将率領增援部隊入城。與此同時,顯宗王詢下令實行"堅壁清野",将城内所有平民全部撤離城外。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遼軍發生了一個重大的戰略分歧。都統蕭排押本想直接對開京發動總攻,一舉拿下首都。但都監耶律八哥卻持不同意見,認為高麗軍一旦固守城池,将形成兩軍遭遇戰,非常危險。他主張先行切斷高麗的糧草線,以逼其投降。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最終,蕭排押采納了八哥的建議,決定先對開京實施包圍封鎖。他秘密派出300名騎兵打算奇襲開京,但很不幸被高麗軍伏兵全軍覆沒。這個意外令遼軍措手不及,加上缺乏後勤補給,形勢一度陷入進退維谷。

4月23日,蕭排押最終做出撤軍的決定。遼軍在行軍路線上不斷遭到高麗軍的襲擾,損失慘重。到了正月底,雙方在龜州附近爆發了一場大規模遭遇戰。高麗軍趁遼軍渡河之際,乘虛而入展開突襲。遼軍節節敗退,現已元氣大傷。

第二次東征發生在同年10月,遼軍再次集結,直搗高麗腹心之地。顯宗王詢也加強了國防實力,在渠陽、通川等地設定了堅固的陣地。雙方在定州、公州一帶遭遇,但均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此後遼軍漸漸陷入了被動,整個戰線開始皆遭瓦解。

到了第三年,遼軍徹底疲憊,僅剩數萬精銳兵力。在西高麗方面,高麗将領金綸等亦堅守陣地,拒不讓步。最終,雙方進入一種對峙的僵局,戰事也就此陷入膠着。時局似乎已無轉圜餘地,繼續拖延下去隻會讓兩國日益瀕臨透支。

三征高麗的巨大代價令遼國側重思考,是否應該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事。盡管如此,遼朝仍然沒有完全放棄其重建宗藩體系的終極目标。雙方在未來将如何走向和解?這正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高麗頑強抵抗

面對遼國的鐵甲雄師,高麗決不會唯唯諾諾地臣服。作為一個自視甚高的國家,高麗軍民同仇敵忾,誓死捍衛領土的決心堅如磐石。

在這三次的戰争中,高麗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防禦之策。首先是"清野固城"的做法,将沿線城池内的平民全部疏散到深山老林,以確定軍民完全分離,集中全力抗敵。其次,高麗将領們對本地地形了如指掌,不惜利用一切手段來阻擊進犯的遼軍。

比如在第一次東征時,姜邯贊就采取了牛皮決河的絕招。他先挑選一萬二千騎兵埋伏在山谷,然後用大繩貫穿牛皮來攔截三橋川的水流。待遼軍過境,突然"決塞發伏",猝不及防的大水襲來,令遼軍潰不成軍。此戰高麗雖未能完全阻擋住遼軍,但已使其元氣大傷。

另一個典型例子發生在第二次東征。當時遼軍試圖渡過大同江到達開京,卻遭到了高麗軍的迎頭痛擊。趙元侍郎親率勇士在馬灘渡口阻擊,斬獲遼軍萬餘級。這一役使遼軍陣腳大亂,隻得作罷。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高麗軍的頑強抗擊固然來自于對家國的熱愛,但更多則是出于對本土優勢的發揮。地形阻力和氣候環境,都給予了遼軍極大麻煩。每到渡河之際,都會遭到高麗軍的絕地伏擊。即使一時赢得上風,繼續深入也将陷入泥潭。

是以,遼軍不得不在陣地作戰中消耗巨大。反觀高麗方面,則可以盡情利用山川之利,遊擊紛擾。比如金綸就率衆屯駐盤古嶺,斬獲遼軍數百人。可以說,高麗軍民已将自己的家園化作堅不可摧的要塞。

除了地利之外,人和之專注自然也是高麗能屢建奇功的關鍵。顯宗王詢上下一心,号召全民總動員,鼓舞士氣。大臣趙珃等人更是慷慨解囊,拿出私房積蓄支援軍需。就連平民百姓,也在各自崗位上盡自己最大的綿薄之力。

高麗的這股氣概,着實令遼軍扼腕歎息。尤其是姜邯贊、金綸這些勇猛善戰的名将,更是令遼軍防不勝防。隻見他們智勇雙全,指揮若神,每每讓遼軍損失慘重。

正是憑借全民族的同心同德,高麗才能在重重艱難險阻中殺出一條血路,終于戰而告捷。可以說,這是高麗人民用鮮血凝鑄而成的輝煌戰績,彪炳千秋萬古。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雙方血戰失利

經過三年多的鏖戰,遼國與高麗兩軍均已傷亡慘重,但最終都未能全面打垮對方的決心。無疑,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無謂戰争。

第一次東征時,遼軍就已遭受重創。先是在三橋川戰役中,元氣大傷。後來在龜州附近,更是陷入泥潭難以自拔。最終殘餘數萬大軍隻得北撤,但在行軍途中,遭到高麗軍的層層襲擾,幾乎折戟沉沙。

至于高麗方面,雖然取得陣陣勝利,但付出的代價也不小。首都開京在備戰期間就已資源耗盡,百姓流離失所。通州、公州等地更是成為遼軍的重點蹂躏對象,房舍被夷平一空,平民傷亡無數。

第二、三次東征時,雙方的損失同樣觸目驚心。在公州一役,趙元侍郎雖然斬獲遼軍萬餘人,但也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高麗陣前陣後,屍橫遍野,鮮血滲透了這片熟悉的土地。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遼軍更是悲慘,淪為高麗強敵的俘虜被肢解酷刑者不計其數。連蕭排押這個征戰老謀子也在最後被孤軍深入,幾乎全軍覆沒,狼狽不堪。相比之下,第一次東征時的凱旋可謂物是人非。

這一切都歸咎于遼國對高麗的判斷過于輕視。一開始,他們以為隻需出動一支猛烈的沖鋒部隊,就能輕而易舉拿下開京,迫使高麗重新歸順。誰知道高麗的抗擊如此頑強,把這支"鋼鐵洪流"硬生生卡在了半路。

雙方都沒料到戰事會拖那麼久。高麗雖然一開始氣焰嚣張,但很快就清醒了過來。遼軍的攻勢比想象中更加猛烈,如果繼續死撐下去,隻會兩敗俱傷。是以高麗不得不采取低姿态求和。

與此同時,遼國的王室也已精疲力竭。接連的三次征伐已耗盡了寶貴的國力儲備,軍民亦對這場戰争的意義産生了質疑。眼看局面一發不可收拾,遼聖宗不得不三思而行。

正所謂"戰火紛飛,民間掃地"。這場戰争給雙方造成了巨大創傷,無疑是一筆沉重的曆史教訓。然而,由此雙方是否就能真正反思戰争的殘酷,進而走向和解?這正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停戰與宗藩關系恢複

經過三年的血腥拼殺,雙方終于意識到若繼續對抗下去,隻會兩敗俱傷,進而決定停止戰事。1021年,遼國與高麗達成停戰協定,宗藩關系基本恢複如初。

停戰的導火線是1021年2月,高麗遣使入朝遼國,正式恢複臣屬關系。使者向遼聖宗稱臣納賂,并上表請罪,遼國也由此收手。此前高麗就已主動低頭,先後兩次遣使遼國求和,态度誠懇。

作為停戰的一個重要條件,雙方約定恢複舊有的宗藩關系。也就是說,高麗重新臣服于遼國,承認遼朝的宗主國地位。高麗還需定期進貢,接受遼國冊封,并歸還失地。

具體來說,高麗必須歸還1009年攻占的遼朝江東六州地區,包括通州、穆州、海州、大邱州等。換句話說,高麗隻維持有開京一帶的有限領土。而且,顯宗王詢也被迫放棄了"天禧"年号。

契丹三征高麗:本想打閃電戰,破開京,不料卻成大撤退,喪師辱國

另一方面,遼國作為戰争發起者,慘痛代價遠遠超過高麗。不僅在三次東征中丢失了大量将士生命,更加耗費了大筆軍費。龐大的遼軍幾乎遭到全軍覆沒,甚至蕭排押這位征戰老将也險些被俘虜。

最重要的是,這場戰争并未能徹底征服高麗,反而讓雙方陷入了長期的對峙。若是再拖延下去,遼國将面臨财力人力的透支危機。是以在這個節骨眼上,遼朝的王公大臣們也顧及到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當然,在恢複宗藩關系的同時,遼朝也赢得了一些有限的利益。高麗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臣服了遼國的中央權威,并且主動歸還了失地。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遼國維護版圖完整的一個勝利。

但從戰争的全貌來看,遼國未能一舉徹底征服高麗,而高麗也沒有被完全瓦解。是以說,這種停戰形式更像是一種權宜之計,雙方都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今後是否能真正走向和解合作,還有待時日的考驗。

至此,這場曠日持久的血戰宣告結束。遼國與高麗終于從戰火紛飛中走出來,但心腹之患仍未解開。這一次,兩國會不會汲取血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未來的道路将如何延續?一切都還充滿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