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作者:三易生活

近日有消息源透露,相關廠商可能會在手機電池容量上進行一輪“大躍進”,多款采用矽負極材料的電池或将被應用到新款機型中去,其中部分旗艦産品的電池可能會突破6000mAh。對此有觀點認為,這也意味着是智能手機在續航方面有望迎來根本性的改善,并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在許多使用者的認知中,旗艦機型本就應在硬體配置及功能等方面與其他産品拉開顯著的差距。雖然這種觀點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成立的,但畢竟手機的功能和硬體組合方案需要綜合考量各方因素,簡單地堆砌、疊加并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并且相關技術方面的局限往往也會讓廠商陷入到兩難的境地,其中例如電池容量和快充功率的選擇就困擾着手機廠商。

此前受限于電池相關技術,智能手機的在電池容量和體積上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再加上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争中,消費者對于旗艦産品性能、影像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是以為了保證需求得到滿足,手機廠商就不得不在有限的機身空間裡為影像模組、散熱系統等元件預留出更大的空間。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但由于彼時電池能量密度的限制,隻能用體型來換取容量的提升,是以在確定産品力的前提下,想要提升續航能力,就隻會導緻機身體型過于放飛。在這樣的背景下,廠商顯然隻能在各種方案中進行适當的取舍,再加上諸如旗艦SoC、頂級CMOS等元器件在能耗方面的問題,導緻這類機型往往在續航方面的表現并不太令人滿意。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目前快充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現階段高功率快充與高能量密度電池之間依舊還存在沖突。此外,高能量密度往往也與電池的穩定性難以共存,這其實是由電池的實體特性決定,在電池的材料技術沒有取得顯著進展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大機率還将繼續存在。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是以在綜合成本、安全性,以及使用者體驗等因素後,手機廠商通常就隻能選擇相對均衡的方案,例如配備5000mAh左右的電池容量,來搭配百瓦級快充,來確定使用者擁有水準線以上的續航體驗,同時還有相對較高的充電效率,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和風險。

如今随着新款旗艦SoC在能效方面的更新,以及電池相關技術、特别是矽負極技術的進步,為旗艦機型配備大容量電池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其中,SoC的能效比提升,就意味着在同等性能下可以做到更節能省電,進而延長續航。而矽負極電池技術則可以進一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進而突破以往由于技術局限性所帶來的“枷鎖”,并且此前已經有vivo X Fold3 Pro這類輕薄折疊屏手機配備大容量電池的先例出現。其在確定了影像、性能等核心産品力的同時,還提供了5700mAh的電池和百瓦級快充。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此前快充技術曾一度成為手機行業的焦點,相關廠商更是競相快速推動有線快充的峰值功率。這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當時受限于電池技術,在能量密度與電池體積遲遲難以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時,面對使用者對于續航方面不斷提升的需求,是以廠商也不得不采取通過提高充電效率來實作變相增強續航的目的。

但快充顯然也并不是毫無短闆,例如高功率快充所伴随着的發熱問題,就不僅會影響到使用者體驗,還可能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為此手機廠商不得不在充電擴充卡、手機、線纜中加入各種安全方案,這不僅導緻充電器的體型快速“臃腫”,還帶來了成本上升、體驗下降等不利影響。同時,電池更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快充之間不可得兼的問題,也進一步限制了這一解決方案的後續發展。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前曾有觀點認為高功率快充的發熱問題會對電池壽命帶來不利影響,但這也已經被證明是“老黃曆”。目前手機電池幾乎都采取了長壽命設計,不僅提供了對高功率快充的支援,通常還擁有1600次以上的循環壽命,甚至有的機型還提供了電池四年包換的售後政策。再加上大部分安卓陣營廠商在更換電池這一售後服務上的收費也相對較低,是以這種觀點其實并不太能站得住腳。

随着當下手機廠商對于高功率快充的“狂熱”逐漸降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主流的百瓦級快充在成本和使用者體驗之間實作了較好的平衡,是以廠商也可以将資源投入到其他方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容量電池與高功率快充相比顯然更能夠直擊使用者的痛點,是以從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角度來說,前者顯然才是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手機電池容量或迎來“大躍進”,但快充仍不可或缺

當然,大容量電池的應用并不會導緻快充技術發展的停滞不前,兩者實際上同樣也是互補的關系,畢竟随着電池容量的持續增長,使用者對于充電效率的要求也會相應增加。是以兩者的結合後續也勢必将會更為緊密,進而共同推動手機在續航和充電效率上的共同進步。

如今旗艦手機電池容量和快充功率的不斷提升,無疑是技術革新與使用者需求共同推動的結果。過去受限于電池相關技術,手機廠商不得不依賴快充來間接提升續航能力,但随着相關技術的進步,如今大容量電池與高功率快充的配合也已相得益彰,這種變化不僅滿足了使用者對于續航方面的期待,還兼顧了快速充電的便捷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