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視手術大資料《白皮書》釋出——近視手術量三年增長28% 近視手術怎麼選?專家為您解答

作者:大衆衛生報

大衆衛生報·新湖南用戶端5月12日訊(記者 王璐 通訊員 屈慧瑩)5月12日,愛爾眼科聯合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傳播與促進專項基金、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研究院、愛爾數字眼科研究所重磅釋出《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資料白皮書2.0》(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随着近視手術知識的廣泛傳播,中國的近視手術率正逐年上升,公衆對近視手術的科學性和安全性的了解正不斷加深。

近視手術大資料《白皮書》釋出——近視手術量三年增長28% 近視手術怎麼選?專家為您解答

随着全球近視率的不斷增長,預計到2025年将有大約50億人受到近視的影響。近視手術作為矯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手段,正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白皮書》顯示,過去三年中,愛爾眼科在中、歐的近視手術量持續上升,2023年的手術量相比2021年增長了28%。

手術方式方面,在愛爾眼科近視手術全系列技術中(包括個性化飛秒手術、ICL晶體植入手術、微創全飛秒手術和表層全雷射手術等),個性化飛秒手術(精雕)在視覺品質提升方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選擇,2023年在LASI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中的占比達到66%。SMILE全飛秒雷射手術成為學生近視人群中的主流選擇。另外,ICL手術量增長顯著,2023年ICL手術量較2021年增長60%。由此可見,ICL手術因其廣泛的矯正範圍(50—1800度近視、600度以内散光)正受到越來越多中低度近視人群的青睐。

術後視力是衡量手術效果的一項重要名額。《白皮書》資料顯示,過去三年裡,在中國,ICL晶體植入術、LASI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SMILE全飛秒雷射手術的術後6個月裸眼遠視力均值,分别為1.12、1.14和1.16。此外,各術式近視人群術後一天、一個月、半年後屈光度日趨穩定,表明這些手術方式能為患者提供長期穩定的視力改善效果。

近視手術大資料《白皮書》釋出——近視手術量三年增長28% 近視手術怎麼選?專家為您解答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屈光分委會副主委、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手術學組組長王铮教授緻辭

對于多元化的近視手術方式,患者應該怎麼選?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屈光分委會副主委、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手術學組組長王铮教授指出,每種手術方式的适用範圍和術後優勢都有所不同,重要的是選擇最适合自己的手術方式。“當一個患者到醫院後,醫生會給他做全面的眼部檢查,根據檢查資料給出一個專業的、最優推薦,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全程定制概念。”王铮教授介紹,具體來說,如果是中低度近視患者,在眼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雷射手術相對是更簡單、經濟的選擇;ICL手術,則不需要切掉角膜,對于中高度近視患者更友好,成為他們的首選。

随着近視手術被廣大群眾熟知和接受,近視手術的安全性需得到進一步提升和保障。王铮教授解釋,除了手術裝置和技術外,專家的經驗、手術流程的标準化以及提供的服務品質更為關鍵。

近視手術大資料《白皮書》釋出——近視手術量三年增長28% 近視手術怎麼選?專家為您解答

活動現場,“愛爾眼科屈光手術全球學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集合了30位國内外知名屈光專家。他們将從全球視角出發,推動全球屈光合作項目,并為屈光眼科同行提供專業技能教育訓練,為眼科人才培養、技術轉化、科研合作等保駕護航。

為優化全球患者服務和管理,愛爾眼科同期推出“全球複查護照”智慧醫院小程式,為亞洲、歐洲、美洲的800多家專業眼科醫療機構網絡患者提供便捷的全球異地術後複查服務,患者可以一鍵預約複查,并輕松查閱複查記錄和眼部資料等資訊。這一創新服務不僅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術後管理方案,也象征着近視手術領域服務模式的進步和數字化轉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