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來西亞想要“稀土加工技術”,中國給不給?

作者:雙眼看世界

根據馬來西亞官方公布的資料,其國土内蘊藏着大約1600萬噸的非放射性稀土元素,估值高達1.5萬億人民币,這一數字幾乎相當于馬來西亞去年GDP的一半。

然而,馬來西亞在稀土的生産加工技術上存在明顯的短闆,這無疑削弱了它在全球稀土市場中的競争力。

馬來西亞想要“稀土加工技術”,中國給不給?

(等待出口的稀土原材料)

在當今市場環境下,“定制化加工”的産品相較于“原材料銷售”顯然更具市場吸引力,是以,其價格也更為可觀。

此外,稀土加工産業有望為馬來西亞創造至少7000個新的工作崗位,對其經濟産生顯著的推動作用。正因如此,馬來西亞有意向全球唯一擁有完整稀土産業鍊的中國尋求合作,這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馬來西亞想要“稀土加工技術”,中國給不給?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中國商務部與科技部聯合釋出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其中明确将稀土的提煉、加工和應用相關技術列為禁止出口的專業技術。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馬來西亞向中國提出申請,希望能引進被禁止出口的稀土加工技術,這實際上是在向中國申請特殊的技術許可

馬來西亞想要“稀土加工技術”,中國給不給?

從這一行動中,我們可以窺見馬來西亞在稀土資源開發方面的宏偉藍圖和長遠戰略規劃。

自今年伊始,馬來西亞就已經停止了稀土礦産資源的出口。

國家總理安瓦爾已明确表示,此禁令的目的是為了積極發展稀土的下遊産業,以確定國家能夠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掌握核心技術對于時代的發展至關重要。曆史已經證明,歐美國家之是以能夠迅速發展,關鍵在于他們在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緊緊掌握了這些關鍵技術,進而大幅領先于其他國家,迅速跻身發達國家之列。

幾十年前,大陸曾面臨技術封鎖,經曆了從模仿到自主研發技術的艱難曆程。然而,正是技術的支援推動了大陸近幾十年的飛速發展。

馬來西亞想要“稀土加工技術”,中國給不給?

技術出口能帶來諸多優勢。首先,它有助于将技術直接轉化為資産,實作技術價值的最大化。其次,技術出口還有助于加強國家間的外交關系和合作。

然而,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馬來西亞要實作其宏偉願景還面臨諸多挑戰。

稀土加工産業鍊對專業要求極高,需要加工國具備先進的經濟體系和基礎設施。這一行業需要巨大的初期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而投資回報卻充滿不确定性。

這也是美國等國家雖然試圖減少對中國的“稀土依賴”,但在短期内難以看到明顯成效的核心原因。

馬來西亞想要“稀土加工技術”,中國給不給?

此外,中國在全球稀土銷售市場中占據了約85%的份額。美國正試圖通過建立“稀土聯盟”來削弱中國的地位,這一政策與其在“晶片聯盟”中的對策相似。

如果馬來西亞選擇與中國在稀土加工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可能會面臨美國的拉攏或在美國的壓力下産生動搖,這些都是不可預測和控制的因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