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作者:善本古籍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一個字,拿筆寫,不過眨眼之間罷了。但若是用刀刻,最優秀的刻工,盡一日之力,也刻不了百字。單單比較效率,筆寫完勝刀刻。但先賢們卻偏偏選擇了刀刻墨印的方法傳承典籍,看似功夫費了百倍,所得僅一字,實則充分展現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智慧。

寓目萬物,誰能躲開時間的淘洗。如果沒有雕版印刷,隻靠手寫,哪怕日抄萬言,一輩子功夫,你能擁有幾本書?而區區之書,又能流傳多少年?何況抄寫中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奇百怪的錯字、遺漏呢!而雕刻版面,在初期确實需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後一經開印,比之手抄,其效率何止高千萬倍。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在人類文明史上,作為唯一一個文化傳統從未間斷的文明古國,中國幾乎将曆史上出現過的所有重要事件及其文化形态都載入史冊。究其原因,完善與統一的語言文字是重要的基礎。而被譽為四大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以及由此發展的印刷與出版行業,對以文字為載體的典籍文化的使用、儲存和積累有着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雕版印刷,僅憑有限的手抄本,如何将我華夏煌煌典籍廣泛流布;如果沒有雕版印刷,将以何種方式來開啟民智、傳承中國百代之道統;如果沒有雕版印刷,又何以在數千年時間裡持續不斷地褒頌忠烈、貶黜奸佞。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闆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到了宋開寶四年(971),宋太祖敕高品、張從信往益州(今成都)刻印全部5048卷的《大藏經》,雕版13萬塊,十三年後的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版成進上。由此,雕版印刷發展到全盛時期,将大量的人工從枯燥的抄寫裡解脫出來。

倘若實地觀摩一下雕版印刷的全套工藝流程,相信你不難看出其綜合了寫樣、校對、刻版、刷印、裝訂等步驟,可細分為幾十道工序的完整體系。如此複雜的傳承技藝,首先便展現出和諧的規整性。

(一)雕版印刷之和美

如果說自上古以來約三千多年的文化發展,為印刷術的發明創造了規範的文字、雕刻技術、圖文轉印術等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到了隋唐,國家一統,政治開明、文化繁榮的社會氛圍下,人們對書籍産生了大量需求,雕版印刷術已呼之欲出了。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唐代中後期,民間普遍使用雕版來印刷佛像、經咒、發願文以及曆書等。現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剛經》(被英國人從敦煌盜走,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唐長慶四年(824),元稹為白居易詩集作序,說:“…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于繕寫模勒,街賣于市井…”“模勒”即“模刻”。可見到九世紀初,印刷術的應用已由佛教咒語而擴大到人民喜歡閱讀的詩歌方面去了。

五代時期,不僅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家書籍。遺憾的是,這些經籍經曆多次“書厄”,終于萬千難存一二。及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臻于完善。校勘精細,刻印精良,紙墨上乘的宋版書,展現了宋人對極緻審美的追求——将對稱、比例、配色等元素融入版式、布局、字型、裝訂等各環節,無處不在的藝術化意蘊,诠釋了内韻與外形的完美和諧。後人對宋版念念不忘,讓它赢得“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之名,被曆代文人與收藏家奉為空前絕後的書中典範。到元、明、清三代,官刻、家刻、坊刻交相輝映,盛極于世,所刻書籍,不可勝計,遍及經、史、子、集四部。

作為一項中國古人最重要的技術發明之一,雕版印刷凝聚起造紙、制墨、雕刻、摹拓等幾種優秀的傳統工藝。它開創了資訊複制技術的先河,為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方法。

(二)手工寫樣之秀美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寫樣是雕版的第一道工序,是由善書者用毛筆将書稿謄寫在宣紙上,以楷、宋兩體為主。中國雕版的早期作品,從唐五代起,曆兩宋、元,直至明初,都是楷體寫刻本。直到明正德、嘉靖,才出現“宋體字”。其書寫技法遵循曆代師徒相傳的六筆頭歌訣:“橫平,豎直,點似瓜子,撇如刀,勾如皂刺,捺如鍬。”

宋版書之是以成為經典,不僅在于年代久遠、存量稀少的緣故,也在于其字型端莊大方、字與字之間氣韻順暢,整篇的編布與宋代書法藝術一脈相承。宋代後期,寫工和刻工在長期的磨合和探索中,逐漸總結出一些經驗技巧,在筆畫形态上透露出楷體行業化的特點,也就是由楷體向宋體轉變的“過渡仿宋體”。由此誕生了宋代印刷體,其在不刻意、不成熟處留有質樸天然的韻味,與後代成熟的仿宋體相比較,顯然更加渾然天成,讓人讀之神清氣爽,進而愛不釋手。其端嚴處幹淨利落、方正疏朗;其茂密處纖細連帶,動感流利;其古拙處瘦硬穩重,撲實有韻;其清雅處楷意秀媚,布白得當;其潇灑處氣勢連貫,毫無匠氣。

清渠來活水,現代字型設計更應追本溯源。從古籍字型中探尋最富韻美的文化精髓,這也是當代設計師們心照不宣的共識。真正意義上的古為今用,就在于汲取傳統刻本之營養,探求書法藝術之靈感,經典的鑄就總是蘊含着有所追求的審美态度。

(三)木刻刀工之精美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倘若刻坊财力雄厚,能延請書寫名家來手寫上版,這種整體寫就、一氣渾成的版面,具有流動的書法韻味。即所謂“寫刻”,乃是古籍刻本中的精品,讓人一卷在手,而舒朗悅目。

雕刻工藝,是整個雕版印刷技藝的核心所在,其過程有點象刻印章,隻不過刻的字比較多罷了。刻工将抄寫工整的書稿粘貼在一定厚度的平滑木闆上,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闆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畫清晰可辨。這時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刻刀刀頭就派上了用場。刻版要領,是先緊挨着每個字迹的四周刻出一條細線來,行話叫“發刀”。然後再把内外線條中間需要空白出來的部分鏟去,這種分毫不爽的刻法叫“挑刀”。刻出來的字要突出約1/8寸,然後用半圓刃的鑿子挖去一切多餘部分,叫“打空”。初刻後還要用小的直刃刻刀細細修整,使浮雕的線紋清晰醒目,叫“拉線”。最後再沿着印版四周的邊欄把多出的部分繼續刨平,這樣整面雕版工序才算完成。

雕刻印版的過程中一般要校對四次。前兩次都在紙稿上,後兩次卻是在印版上了。如果印版上有錯誤,或不慎刻斷一根線條時,可以進行修複。對于那些輕微的小錯,用釘鑿的鋒刃挖成凹槽,然後把一小塊楔形木料輕輕嵌入。如果出現較大面積的錯誤,則需将其挖去鑲入同樣大小的木塊,後補上的木塊也要先磨光表面,再重新镌刻。

每一個優秀的雕刻大師,都要付出辛勞的汗水,去練習高難的刀法;都要經曆時光的磨砺,去掌握随心的節奏;也唯有如此,才能練就縱橫“雕版江湖”的絕頂秘技。

(四)饾闆刷印之華美

印刷環節的“先刷後印”的實際操作程式,讓人們知道了漢語“印刷”這個詞的實際所指應該是“刷印”,是以,這套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是有它具體而微的文化意義的。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雕版印刷開始隻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内用筆添上不同的顔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元至元六年(1340)江陵資福寺刻無聞和尚金剛經注,其經文是紅色,注解為黑色,這是現存古書中最早的彩色套色印本。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大約明萬曆三十三年前後(1602—1606),徽州有了分版套版的技法。即将不同的顔色用不同的版來套印,也就是分版分色。到天啟六年(1626),江甯人吳發祥于南京刻印彩色套印本《蘿軒變古箋譜》。這種技藝按照彩色繪畫原稿的用色情況,經過勾描和分版,将一種或幾種顔色分别雕在數塊小版上,然後再依照“由淺到深,由淡到濃”的原則,逐色套印,最後完成作品。這種分色印版類似于“饤饾”(即将食品堆疊擺在盤中),是以明代稱這種印刷方式為“饾版”印刷。

鄭振铎《重印〈十竹齋箋譜〉序》中曾評價饾版印刷“或恬靜若夕陽之明水,或疏朗開闊若秋日晴空,或清麗若雲林之拳石小景,或精緻細膩若天方建築之圖飾,隽逸深遠,溫柔敦厚,表現現實或不足,而備具古典美之特色。” 饾版印刷的出現将大陸古代的印刷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被譽為雕版印刷的“神功之作”。

(五)裝簽函套之典美

張明:雕版印刷的美學特征

作為雕版印刷的最後一個步驟,裝訂部分所包含的工序最多。這是因為傳統線裝書冊結構非常複雜,光是認清紛繁的名目如書衣、書簽、封面、封裡、扉頁、襯頁、書腦、書背、書根、書角等,就足以讓外行人頭暈眼花。而且除了最常見的線裝書以外,印刷史上還有卷軸裝、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等多種裝幀方法,都曾流行于一時。

人們熟悉的線裝書始于宋代,通行于明代中葉,至清初而大盛。這種裝幀形式,便于翻閱,不易破散,在大陸書籍傳統裝幀技術上是最進步的,故而一直流行了幾百年。如今“線裝書”已成為大陸古籍的别稱。論其源,它是從元末明初盛行的包背裝發展而來,故折頁方式與包背裝相同,版心亦是向外,且于書腦上有打眼并加紙撚固定,書衣則有環筒式,與扣皮式兩類,将書衣裁折成與書頁大小一緻,前後各置一張書衣,于書腦上打眼穿雙根絲線縫制成冊,一般書籍皆以四眼縫法,遇到較大的版本,為了保護書角尚有六眼縫法與八眼縫法,更有講究者,于書角處包上绫絹,謂之包角。這一氣呵成的操作後,書籍已然成形,在藏青色封皮左上角,貼上豎式的題簽,并于其上書寫書名和卷冊别,以資識别該書。此簽條乃古籍線裝書的頭面,古人向來十分注重,皆以毛筆書寫,更有甚者為追求書法藝術之精妙雅緻,乃邀約名人、名家書寫,亦足以自賞娛人。

俗話說:書之有裝,亦如人之有衣。古籍成書後一般使用函套存放,不僅保障書冊壽命、還提供排架友善。依傳統觀賞習慣,青布或錦绫函套與古籍皆很配,一古樸、一典雅,别具情緻又相映成輝。

至此,一份靜雅氣息便悄然從書頁間散發出來,随手翻閱,柔紙、溫香,如蘭之馨,如茶之淡,如流雲之裳,如餘韻之琴,久而彌醇。從初之目視,至漸入深心,欣于形而滋于神。既開卷有益,乃撫卷歎曰:春在筆端,而藝在雕版矣!回眸匠心孜孜,雕版印刷久久為功:模闆,細膩明淨;寫樣,圓熟精好;上闆,字清姿妙;刻工,俊爽細緻;印刷,一氣渾成。真正是:一套雕版,萬千書卷,照亮知識之路,涵養時代氣質。

曾經匆忙的我們,隻顧找尋未來的方向,卻漸漸将過去丢在遠方。幸運的是,今天還能看到這穿越千古的雕版文字,橫、豎、鈎、提,點、折、撇、捺,每一劃皆鉻刻下漢文化的骨骼,它們将散落在時光長河中的珠玉聚攏,悠久了五千年文明,璀璨了中華文化。

作者簡介:張明,揚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供職于電力公司。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