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作者:真真夢數位

蘋果公司一直是科技領域的佼佼者,不過根據第二财季季報顯示,這位全球科技巨頭正面臨着不小的挑戰,主C位的王牌産品iphone手機持續疲軟,在大中華區的營收下降8%,種種迹象表明蘋果躺着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講道理,iphone的滑坡與華為的回歸、米OV的強勢崛起有關系,但話又說回來,在核心性能上,其實iphone 15系列并不差于骁龍旗艦,甚至在跑分上還要優于剛回歸沒多久的華為麒麟晶片。

主要原因還是蘋果曆代一成不變、應付式的造型,基本還是延續10年前iphone 6設計,包括螢幕也沒太大突破,新款的iphone還是存在較寬的上下邊框,放在屏占比越來越高的手機市場上,極度缺乏視覺沖擊力。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這方面國産制造顯然做得更具特色。比如華為P系列,去年的P60的洛可可白賦予了每一台手機獨一無二的紋理,今年的Pura 70系列搭載全新的三角形相機島設計,成為極具記憶點的視覺符号。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在視覺沖擊上制勝的不止國産手機,還有國産電視。作為家庭娛樂中心,電視更加要在視覺上做到極緻,大即正義這事大家都懂,但把螢幕做大也不是每個廠商都能做到的。在OLED盛行之時,大屏電視市場被索尼、三星、LG等國際品牌壟斷,但自從TCL開始另辟賽道,在MiniLED上發力以後,這種情況得到了逆轉。

TCL坐擁華星,通過自主研發和産業鍊布局,形成了完整的Mini LED生态系統。如今的華星擁有9條面闆生産線、5大模組基地,其中就包含了在超大屏領域最先進的G11代生産線以及從三星手中收購的8.5代線,是以現在我們會發現TCL電視大屏選擇尤其豐富,通過産線優勢還能做到大屏低成本。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最直覺的感受就是,過去的OLED時代,65寸、75寸于我們而言已經是大屏,可現在TCL已經能做到115寸完整不拼接的大屏,115寸是什麼概念?換個具象的說法,等同于一張标準乒乓球台的大小。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在豪宅級領域,TCL還造出了163寸X11H Max電視,有了華星光電在供應上遊的優勢,足足比同尺寸下三星電視便宜了20個W。沒對比就沒傷害,OLED電視天生有良品率過低,制造大屏成本高的劣勢,是以時至今日,日韓MiniLED電視可量産級别的頂配尺寸大多卻還是停留在75寸、85寸。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TCL别開生面的尺寸震撼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OLED,更青睐于選擇國産高端大屏電視。其中可量産級别的98寸高端MiniLED大屏銷量,TCL就做到了遙遙領先,這種領先同時影響了不少國外人士的大屏認知心智,像海外部落客Linus也來“偷運”TCL的超大屏電視嘗鮮,可以說TCL在不斷重新整理人們對尺寸視覺震撼的認知。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TCL帶來的不僅是尺寸上的視覺震撼,還有來自畫質的震撼。典型的例子就是旗艦級的98寸X11H,14112背光分區+XDR 6500nits在市場上就是top級的存在,帶來的效果便是從紀錄片裡的動物追逐戰到電影裡的星空夜景,X11H能呈現更多的細節和更清晰的畫面,沒有死黑也不會灰蒙蒙,搭配上98寸的大屏,有的是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高參數隻是視覺盛宴的開胃菜,把光暈控好,才算是高端大屏電視該做的東西。為此TCL在X11H上祭出了全鍊路殺招,搭載了六晶方芯II、超聚光微透鏡、瞬态響應、雙向16bit、微距OD以及A++蝶翼星曜屏,從源頭到畫面呈現上全鍊路控光,現在最令人頭疼的暗場景、電影字幕不再有虛影,拿來看好萊塢特效大片再合适不過了。

拒絕iphone式審美疲勞,國産電視整了波“大活”重新重新整理視覺認知

當代精明的消費者都是想既要還要,優秀的配置千篇一律,在此基礎上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才有靈魂。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視,想要在同質化的市場脫穎而出,都必須要在視覺上做到極緻,有了兼備超大尺寸和畫質震撼的98寸X11H作為視覺符号,相信未來我們能期待電視市場有更多愉悅眼球的驚喜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