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作者:飯團說事

1920年的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割據的風雨飄搖之中。袁世凱去世後,北洋政府的權力中心不斷東搖西擺,幾經更替,最終形成了以直系和皖系為主的兩大軍閥集團。直系的領袖馮國璋與皖系的段祺瑞,這兩位曾經的同僚,逐漸成為了勢不兩立的對手。直皖戰争的背景,不僅僅是個人的權力鬥争,更是圍繞着對中國未來政治格局的争奪。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在直皖戰争的風暴即将來臨之際,北平城内的氣氛異常緊張。段祺瑞,這位被譽為政治老謀深算的皖系頭目,正在他的書房中與心腹進行最後的戰略讨論。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馮國璋已經完全按照我們的預想行動了,他現在完全暴露在我們的棋盤上。”段祺瑞低聲說,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啟禀總理,我們的部隊已經完全控制了通向南京的要道,隻待您的指令。”一位軍官立正彙報。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段祺瑞點了點頭,心中已有定計。他知道馮國璋雖然軍事經驗豐富,但在政治博弈中遠不如自己。此次直皖之争,他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南京,徹底打垮直系的力量。

與此馮國璋在南京的行宮中也在焦急地走來走去。他剛剛接到消息,段祺瑞已經調動部隊,似乎有大動作的迹象。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段祺瑞這個老狐狸,果然不會善罷甘休!兄弟們,看來我們是避免不了一戰了。”馮國璋對着他的将領們說。

戰争爆發了,從表面上看,隻持續了短短五天。但這五天裡,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段祺瑞利用其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和精心布置的間諜網絡,對馮國璋的軍事動向了如指掌。每一次馮國璋的部隊似乎能夠取得優勢時,段祺瑞總能準确地派遣援軍,完美地化解危機。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直系的軍隊雖然裝備精良,但在戰略指揮上的失誤接連出現。馮國璋在一次戰役後憤怒地質問他的參謀:“我們的情報系統呢?段祺瑞的動向怎麼總是能夠步步為營?”

最終,在快速的兵力調動和精準的戰術應用下,皖系軍隊迅速推進,直系軍隊節節敗退,南京城門在第五天黎明前淪陷。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馮國璋在南京的行宮中被捕,這位曾經的北洋将軍,面對着結束自己政治生涯的命運,無奈歎息。段祺瑞站在他的面前,淡淡地說:“馮大總統,曆史的車輪是殘酷的,但它總是向前滾動。您的勇猛我佩服,但政治,終究不隻是兵力的較量。”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段祺瑞将馮國璋軟禁,随後迅速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并開始籌劃更大範圍的統一戰争。而直系的其他将領,或被俘、或逃亡,直系軍閥的勢力從此一蹶不振。

直皖戰争,用上億日元裝備起來的皖軍,為什麼五天之内就被打垮了

直皖戰争雖然隻是北洋時期諸多軍閥鬥争的一幕,卻也深刻反映了那個時代權力的更疊與軍閥割據的殘酷。段祺瑞與馮國璋,這兩位從同一戰壕走出的老兵,最終走向了彼此的沖突與對立。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命運的悲喜劇,更是整個時代大潮中的浮沉。曆史的車輪無情,它告訴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真正的力量不僅在于武力的強大,更在于政策與智慧的運用。如同段祺瑞所展示的那樣,真正的勝者往往是在棋盤上能看得更遠、算得更準的那一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