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作者:文山史海

孫中山在上司革命同志成立同盟會前夕, 中國出現了一個新興的社會群體, 即資産階級、小資産階級的知識隊伍, 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接受了新的時代精神, 而且他們大都具有新的知識結構, 他們與前輩比較, 在看問題的視野上比較寬廣, 在接受國外先進思想上更為活躍, 在對待國内清政府所實行的政策及國際政治走向上更為敏感, 他們預感一個去舊換新的世紀即将到來, 他們把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潮流及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的新知識引入到國内來。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孫中山

當時的在巴黎的張靜江, 無疑是這方面人物的先驅者。1905 年 7 月, 在那個還不太炎熱的盛夏, 他帶着雖有骨痛病的身軀, 從巴黎趕至英國倫敦, 在他下榻的旅舍, 由孫揆伯( 鴻哲) 先生相約吳稚晖、林斐成等人商讨如何進一步為國内傳播先進政治與科學文化知識的問題。随後張靜江相約吳稚晖前往法國一起就如何發起組織“世界社”進行一次讨論。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吳稚晖

吳敬恒( 1865~1953) ( 字稚晖) 年長張靜江 12 歲, 出生于江蘇省武進縣雪堰橋南街一個普通的小商家庭, 後曾留學東京和英法等國, 因他自幼刻苦讀書、又具備了東西方文化深厚的功底, 在他日後主筆《新世紀》時, 曾撰稿對中國漢字進行采用注音字母的改革和探讨, 可謂是中國早期漢字注音的建立和改革者。他和張靜江志趣相投, 交誼甚笃。張靜江與吳稚晖之間的認識和以後的密切合作,主要由當年随孫寶琦到法國的另一個中國随員李石曾所介紹。因吳稚晖和李石曾已早在國内熟識。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李石曾

李石曾(名煜瀛) , 是清朝末年大學士, 、禮部尚書李鴻藻之子。李鴻藻去世後, 清政府為示恩龐,特封其子李石曾為戶部郎中。李石曾雖生長在一個聲名顯赫的家庭, 自己也年紀輕輕就順利踏上仕途, 進入清政府官場。但他認識到清王朝的危機和腐朽, 不願以自己的青春歲月, 作為清政府敗亡的陪葬品, 故當有清政府派遣孫寶琦出使法國這樣一個機會時, 他便抓住了這個機遇與同時出使的張靜江共赴法國。李到了法國後在學習西方文化時, 教他法文的第一個教師便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這使他受到很大影響。李當時在法國就系統地受到了巴枯甯、克魯泡特金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感染。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孫寶琦

是以, 李和張實際上雖是以不同之官銜、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之家鄉故土, 但卻一起走向了法國的巴黎, 并都同時在法國受到了無政府主義的影響。當時張靜江在法國的好友李石曾, 還正是一個剛剛進入19 歲的有作為青年。

由于這層關系, 當張靜江拟在法國巴黎辦“世界社”這個從事反清宣傳的小團體時, 和吳稚晖一見如故, 吳當面便答應了張靜江的相邀并共同建立“世界社”。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張靜江

1905 年 8 月, 當張靜江把建立“世界社”的主要人員及經費落實後, 便即暫傳回國, 居上海, 待至冬天再返法國巴黎。當時也是孫中山在東京正式宣告成立同盟會後不久, 張靜江和孫中山的合作也顯得更為緊密。

1906 年 3 月張靜江在返國途中, 經新加坡時加入同盟會。爾後, 他介紹李石曾也加入同盟會。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張靜江

如此, 在巴黎共創“世界社”的三巨頭均以開始信仰無政府主義的意識形态, 先後又進入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組織。這在客觀上是與受到孫中山先生的感悟是分不開的。當然, 他們三人也是各自從自身不同的處境、不同的立場需要去加入一個反清組織的。

民國奇人張靜江在法國創立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

張靜江

在清政府駐法欽差大臣孫寶琦任滿回國後, 張靜江、李石曾作為随行人員, 并未随孫寶琦返國,他們反而脫離了孫寶琦的幹涉而獲得了在法國行動上的自由權, 這是張靜江在“三十而立”所開始發展真正屬于他自己的革命事業的開端。這也使他猶如一匹脫缰的駿馬, 可以盡情在法國為創辦世界社而奔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