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季度GDP增長2.7%,目标實作!|香港一日

作者:直新聞

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735期

香港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長2.7%

香港特區政府今天(5月17日)公布,香港首季度本地生産總值(GDP)按年增長2.7%,已連續第五季錄得增長。

第一季度GDP增長2.7%,目标實作!|香港一日

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中)在記者會上展示《2024年第一季經濟報告》。圖源:特區政府新聞網

特區政府今天(5月17日)發表《2024年第一季經濟報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本地生産總值修訂數字。香港經濟在2024年第一季錄得溫和增長。實質本地生産總值按年增長2.7%,上一季升幅為4.3%。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産總值上升2.3%。

服務輸出仍是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按年增長超過8%。受惠于訪港旅客人次持續回升,旅遊及運輸服務、商用及其他服務輸出均錄得升幅,但私人消費開支輕微升1%。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就私人消費開支資料表示,随着内地服務及産品水準越來越好,價格合理,理所當然香港市民會赴内地消費,這是結構性問題,亦關乎競争力、轉型更新的問題,香港需要加強競争力。

考慮到第一季的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2024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産總值增長預測維持在《财政預算案》公布的2.5%至3.5%。

曾持續低迷的進出口,其中整體貨物出口随外部需求好轉,按年升近7%,當中輸往内地的出口,在非常低的比較基數下飙升。

特區政府展望今年經濟會進一步增長,随着接待能力繼續恢複,加上政府緻力推動盛事經濟,訪港旅遊業有望進一步複蘇。

香港特區與秘魯今年内簽署自貿協定

香港特區政府今天(5月17日)釋出新聞公報,宣布香港特區與秘魯在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貿易部長會議期間,已大緻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并将于今年内簽署。

第一季度GDP增長2.7%,目标實作!|香港一日

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桦(右)和秘魯外貿和旅遊部長Elizabeth Galdo Marín(左)。

第一季度GDP增長2.7%,目标實作!|香港一日

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桦(右二)和秘魯外貿和旅遊部長Elizabeth Galdo Marín(左二)

根據公報,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桦,當地時間5月16日在秘魯阿雷基帕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與秘魯外貿和旅遊部長伊麗莎白·加爾多·馬林(Elizabeth Galdo Marín)進行會面,并共同宣布已大緻完成香港特區與秘魯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丘應桦介紹,談判于2023年展開,範圍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包括電子商貿)、投資及其他相關範疇。“我很高興我們已經達成締結一份高質素及全面的自貿協定的目标”。

他續稱,秘魯是香港特區在拉丁美洲的重要貿易夥伴,此自貿協定将加強雙方在貿易和投資的聯系,為香港貨物、港商及投資者提供法律保障和更佳的條件進入秘魯市場,并為兩地經濟帶來互惠互利。

雙方均有志在完成餘下工作及各自的内部程式後,于今年内正式簽署自貿協定。屆時将公布協定的詳情。

2023年,秘魯是香港特區在拉丁美洲的第五大貨物貿易夥伴,兩地的貨物貿易總額為52億3100萬港元(約合人民币2900萬元)。在2019年至2023年間,兩地貨物貿易年均增長率為4%。

第一季度GDP增長2.7%,目标實作!|香港一日

秘魯大量出口果蔬産品 圖源:網絡

商品貿易方面,自貿協定将通過撤銷或削減關稅,以及減少非關稅壁壘,降低進入雙方市場的難度,令兩地同時受惠。

根據香港貿發局,在自貿協定下,香港特區貨物進入秘魯市場時将享有優惠關稅稅率,因而得以在較公平的條件下與該國其他自貿協定夥伴的産品競争。另一方面,雖然香港特區對秘魯的總出口中,本産出口僅占不足1%,但兩地達成并落實自貿協定将可加強及促進雙邊貿易(包括轉口),為兩地商品貿易增添明朗性。

目前,秘魯大部分進口消費品都來自亞洲,當中包括服裝、鞋類及家居用品等。香港多年來一直是個重要的國際采購樞紐,加上擁有強大的供應鍊網絡,又是發展成熟的金融服務中心,可助秘魯公司挑選合适的業務合作夥伴,并安排一站式的采購和貿易相關服務。事實上,一些秘魯公司已在香港特區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處理采購、融資和供應鍊管理等事宜。

可以預期,在自貿協定下,香港的服務供應商将可享有更佳的市場準入承諾,更明确的法例保障,以及更清晰穩定的營商環境,而香港的投資者也可獲得更佳的市場準入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秘魯政府視數位轉型為經濟發展政策的重要一環。2023年7月,秘魯推出新的《人工智能法》。不過,該國在人工智能應用及數位化方面雖然仍處起步階段,但發展迅速,商機湧現,港商于當地大有可為。

香港居民也可開通數字人民币錢包 每宗交易不超過2000元

香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擴大數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試點範圍,便利香港居民開立及使用數字人民币錢包、在内地消費,并有助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

香港金管局表示,使用者以香港手機号碼就可以在港開立并使用個人數字人民币錢包,可用于跨境支付,但不可用作個人轉帳。香港使用者不需要開立内地銀行戶口,可透過香港17間零售銀行經“轉數快”為錢包增值。數字人民币除了可在大灣區使用,也可于内地其他試點地區使用。

數字人民币初步覆寫内地17個省市,包括廣東多個城市、上海、北京、天津等。每宗交易要少于2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計支付金額不超過5000元人民币,每年不超過5萬元人民币。

圖源:香港文彙網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香港成為首個數字人民币的跨境試點,也是内地以外首個本地居民都能開立數字人民币錢包的地區。當局會繼續與人民銀行緊密合作,逐漸擴充數字人民币的應用範圍,豐富香港居民可使用的數字人民币錢包功能,并推動更多零售商戶接受數字人民币,便利兩地居民跨境零售支付。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指出,這不是一般的電子錢包,這等同于大家拿着人民币的現鈔,為香港居民,特别是跨境消費或支付場面,多一個安全、便捷和嶄新的支付選擇。

香港金管局指,數字人民币與内地傳統電子支付正在開展條碼互通工作,香港居民将來可以有更多消費選擇。

另外,金管局會與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共同探讨通過實名認證,讓香港居民更新數字人民币錢包,以及推進更多支付上的互聯互通。同時也會共同探索企業的應用場景,以便利跨境貿易結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