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職業技能比賽能帶來什麼“催化反應”?

作者:湖南民生網

閱讀提示

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于近日舉辦,11個項目700多名選手參與角逐。記者實地采訪發現,通過這次比賽,選手們的技能水準進一步提升,也将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和創業資源……

“寶寶,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啊,阿姨來抱你喝藥啦,咱們先喝點熱水,這樣胃會舒服一些……”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育嬰項目比賽現場,一名參賽選手動作娴熟地抱起嬰兒模型,輕聲細語地安撫着。

5月8日至10日,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大賽圍繞農村實用技能,設砌築、汽車維修、農機修理、電工、美發、養老護理、育嬰、中式面點、餐廳服務、電子商務、茶藝11個比賽項目,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701名選手參與角逐、展示絕技。

技能競賽是技能人才培養的“催化劑”。這些選手通過省級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選拔脫穎而出,具備紮實的基礎和精湛的技藝。通過這次競技,他們的技能水準進一步提升,也将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和創業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新活力。

緊貼市場需求和生産實際

眼下,“一老一小”服務行業用工需求旺盛,養老護理員、育嬰員等崗位供不應求。賽場上,養老護理、育嬰兩個項目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

比賽剛開始時,來自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養老護理項目選手李瑤有些激動。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技能競賽。

李瑤抽到的考題是照護一名患有高血壓的帕金森患者,一方面做助行器行走訓練,幫助鍛煉恢複,監測患者血壓情況,另一方面為患者翻身叩背排痰,協助進餐。對于第一天比賽的表現,她給自己打70分。

護理專業出身的李瑤曾拿過湖南省護理技能競賽第一名,并是以免試直升高職院校。不過說起養老護理,她說自己是零基礎學起,“養老護理,隻做好護理還不夠,需要具備護理、康複和老年服務3方面技能,同時要了解老人的病情、家庭、喜好等,細心耐心地照護。”

“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我們今天有一款福利産品貴州老幹媽……”電子商務項目比拼中,選手們有條不紊地介紹着。

該項目裁判長助理時應峰介紹,這一賽項要求選手扮演賣家角色,運用視覺營銷、網絡推廣、直播營銷等多元化手段,提升店鋪營運成效。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介紹,大賽對标世界技能大賽和全國技能大賽,制定了技術規則;以相關國家職業标準三級(進階工)為基礎,結合行業技術發展及鄉村振興相關領域技能人才水準實際,制定了各項目技術檔案。

“比賽是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實戰而設,不單單以銷量論成敗,而是結合營銷政策和營運成本綜合打分。過去比賽時,常常采取人機對抗的方式,現在引入AI與選手進行交流、評分,考核選手的市場營運能力和應變能力。”時應峰告訴記者。

不僅是“競技場”,更是“練兵場”

農機修理項目比賽場外,一名年輕人和一名年長些的人正一邊觀賽、一邊交流。

記者上前詢問得知,年輕人是重慶三峽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農機教研室教師崔成成,剛碩士畢業、入職不久,另一位是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程分院院長張雙俠,從事農機工程教育教學30多年。他們一方面是來給自家選手鼓勁,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同行情況。

被問到會不會修農機時,崔成成謙虛道:“理論知道一些,動手差一點,是以想來看看、學習學習。”

“比賽要求選手進行拖拉機和收割機的技術維護、故障診斷與排除。你看這些比賽用的裝置,都是實際生産使用的裝置。”張雙俠介紹,“一些老師是研究所學生畢業後進入學院工作,動手能力不強,通過參加比賽和訓練,能讓他們對農業機械的原理和故障了然于胸。我們的課程是理論實踐一體化,這不僅幫助老師提升技能,也有助于更好地開展教學。”

技能競賽不僅是“競技場”,更是“練兵場”。時應峰以電子商務舉例,不少院校在教育訓練學生的過程中,深入開展産教融合,有的設立實訓基地,邀請電商企業共同打造課程、開展教學,有的将學生送去企業開展真實場景的實訓,如去超市和生鮮店賣貨,去電商平台學習拍攝短視訊和直播賣貨等,通過實戰及時查缺補漏,提升實操技能。

“比賽還給我們提供了切磋技藝、共同進步的平台。”在賽場外觀摩的鹽城技師學院幼兒健康與護理學院副院長王淑紅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學校承辦了此次大賽養老護理和育嬰兩個項目的江蘇省選拔賽,“相關領域的專家和技能人才集聚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人才培養、技能提升,取長補短,以賽促學。”

“參加過競賽的學生很多企業搶着要”

“這些參加過技能競賽的學生,因為實操能力強、可以直接上手幹,相當于熟練工,很多企業搶着要,而且給的工資更高。”來自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時應峰介紹,“像在南京,一般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月薪4000元起步,參加過技能大賽的選手則6000元起步。”

時應峰所言非虛。談及學生的就業情況,不少職業院校老師答道:“需求量很大”“找工作不用愁”“很搶手”……

“新疆地廣人稀,農業機械化水準高,對農機修理的技能人才需求量大,也很迫切。”張雙俠透露,“随着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一些家長和學生不斷轉變觀念,報考人數逐年增加,學生畢業也很搶手。”

王淑紅介紹,她所在的學院在開展幼兒教育、家政服務、健康與社會照護等教學過程中,學生“琴棋書畫”全學,“課程有意思,學生有興趣,我們培養的是中高端家政人才,學生就業可以說供不應求,很多用人機關提前來預定。”

“砌築比賽要求選手砌出來一堵牆,包含秀甲樓、苗族頭飾、牛犄角、貴陽首字母等元素,十分考察選手的功底。這樣的一堵牆,不是簡單的産品,更是作品和藝術品。而完成這些操作的選手,也實作了從勞工到工匠的轉變。”砌築項目裁判長周果林在中建五局任教授級進階工程師。他說,這樣的選手在市場上,日薪可達千元。

此外,記者了解到,獲得大賽各比賽項目職工組前3名的選手,将被推薦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号。各項目比賽獲得金、銀、銅牌的選手,可按有關規定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來源:勞工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