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不高興,唐玄宗為何就斷定他要造反?

作者:小狗烏吉

唐玄宗對他的手下王毛仲極為寵愛,不但封他為輔國大将軍,而且還加封他為開封儀同三司。開封儀同三司是散官中的最高官階,唐玄宗執政前15年期間,隻封過四個人為開封儀同三司,包括王皇後的父親王仁皎,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另外一個人就是王毛仲。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不高興,唐玄宗為何就斷定他要造反?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不高興,唐玄宗為何就斷定他要造反?

這個故事說的是唐玄宗的寵臣王毛仲的兒子剛出生,就被唐玄宗賜予五品官職,但是王毛仲嫌棄了,說為什麼不賜予三品官位,進而引發了唐玄宗不滿。這并不是确定王毛仲造反的主要原因,還有其他的因素。

王毛仲口出狂言,得罪高力士

作為唐玄宗寵臣的王毛仲,平時的人緣不是很好,但是礙于唐玄宗的面子,那些人也被迫要前去祝賀了。正好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需要辦“洗三禮”,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前來祝賀,這其中就包括唐玄宗的使者——著名的高力士。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不高興,唐玄宗為何就斷定他要造反?

因為王毛仲為唐玄宗作出突出的貢獻,立下的汗馬功勞,是以唐玄宗給王毛仲的兒子封了一個五品的官職,這對于普通人家來說是天大的恩賜了,感激都來不及。但是王毛仲卻不是這樣想的,于是不屑地質問高力士:難道不能給我兒子封一個三品官做嗎?

高力士在官場混了這麼久,也才隻是個三品官,你王毛仲的兒子一出生就想要三品官,這不是在當面羞辱高力士嗎,于是高力士氣得臉都慘白了。王毛仲有一個毛病,他自己是奴隸,宦官也是奴隸,但他看不起宦官,從來對宦官就沒什麼好感。于是王毛仲的這番話在高力士聽來,是嘲諷的,換句話說就是:你高力士最厲害也不過像我這剛出生的兒子一樣。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不高興,唐玄宗為何就斷定他要造反?

很久之前,王毛仲就是一個驕橫的人了,當典掌萬騎的葛福順和他結為親家後,他更是成為了黑惡勢力保護傘。朝中也有很多人對其不滿。而且高力士也知道王毛仲想當兵部尚書未果,他覺得唐玄宗與王毛仲之間可能出現了嫌隙。是以高力士決定再加一把火,就把這句話給遞出去了,果然刺激了唐玄宗,讓他覺得王毛仲對他産生了憤恨。最後唐玄宗将王毛仲給貶谪了,不久後王毛仲被唐玄宗賜死了。

功高震主,居功自傲

早年王毛仲因為他老爸犯了法,過得艱難,于是隻能做奴仆,那時李隆基還不是皇帝,隻是臨淄王。在這段時間裡,王毛仲作為李隆基的保镖,一直陪伴在李隆基身邊,深得李隆基的信任,是以王毛仲成為了李隆基登基之路的關鍵助手。

王毛仲成功策反了唐中宗的貼身護衛軍的上司葛福順和陳玄禮,順利誅殺了韋皇後、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是以唐隆政變進展得很順利。相王李旦坐上了皇位,李隆基成了太子,太平公主也權傾朝野,七個宰相有五個出自她門下。于是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爆發了權力争奪戰,李隆基派王毛仲将太平公主人馬一網打盡,将幾位宰相殺了,唐玄宗李隆基才真正獨自一人掌握了所有權力。

為了回饋王毛仲的汗馬功勞,唐玄宗索性給了他臣子至高無上的榮耀,将他封為霍國公,開府儀同三司,那就是當朝宰相的待遇,地位甚至超過當朝宰相。但王毛仲開始變得貪心,甚至主動問唐玄宗要兵部尚書的官職,這種居功自傲的态度讓唐玄宗很不爽,自然是沒有答應他,但是王毛仲也不爽,又不敢明目張膽叫闆,是以借助兒子給于唐玄宗反抗。

有造反嫌疑

如果王毛仲老老實實給唐玄宗打工,也就不會發生這麼多事情,降低他在唐玄宗心中的位置。誰知他偏偏就不老實,太原少尹嚴挺之向唐玄宗奏報過,王毛仲曾經私下向他索要武器和馬匹,除此之外,朔方、幽州等地,都曾經受到王毛仲的索要。于是嚴挺之認為王毛仲有造反的可能性,就偷偷将事情奏報給了唐玄宗。唐玄宗雖然沒有作出反應,但在心裡對王毛仲産生了懷疑。加上宮中不少要職都是王毛仲給安排人員的,于是有更多的人奏報唐玄宗,認為王毛仲結黨營私,遲早會造反。

古代,宦官與大臣的鬥争常常充滿了智慧。當年唐玄宗被伯父打壓到璐州,總是讓高麗人王毛仲來擔任自己的保镖,這人本是一位官奴,卻因為擅長騎射而受到了李隆基的重用。不得不說,李隆基年輕時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不高興,唐玄宗為何就斷定他要造反?

俗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唐玄宗李隆基與寵臣王毛仲的故事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結語

做人必須低調一些,要懂得滿足,并且時刻找準自己的定位,隻有這樣,才能明哲保身,無數曆史事實已經說明,那些盲目自大目中無人之人,最終下場都不會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