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實體和化學,初高中難度差距明顯?

作者:飛翔的小钰

學科學習的難度,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難度的提升,難度從0到1,要大于難度從1到2。一門學科剛出現難度是0,不會太難,一門學科已經提升過一次難度,難度再次提升,從1到2也不會太難、真正的難度在于從0到1,即第一次的難度大提升。

不同學科難度從0到1的時間點,國文國小五六年級,數學和英語初二,實體和化學高一上,地理政治曆史生物小四門,則是高一選科以後,這也是其感覺難度最大的時間點。

為什麼實體和化學,初高中難度差距明顯?

數學和英語國小開始學習,進入初二開始具有難度,即從0到1,也是造成初二現象的關鍵,而進入初三雖然難度更大,但卻是在1以上的難度提升,初二能學好的初三也不太難,也就是從初二的兩極分化,到初三的天上地下。

國小國中實體化學不具備難度,高一難度突然上升,其難度上升不是國中數學從0到1,也不是高中數學從1到2,而是直接從國中的0到高一上學期的2,再加上高中沒有國中大量補弱的時間,難度陡坡相比初二數學更加明顯,。

為什麼實體和化學,初高中難度差距明顯?

現在國中實體化學重點在于知識普及,是以難度淡化,而高中這兩門學科需要引導選科,是以難度要加強,從難度淡化到難度加強,使得初高中這兩門學科特性完全不同,難度天壤之别,國中的成績對于高中,幾乎沒有參照性。

為什麼實體和化學,初高中難度差距明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