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作者:伊人夕上岸

上周末,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訊,裡面記錄了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一整天的相處。看完整個視訊,我真的渾身不舒服,直犯焦慮,生出一種想直接伸手從螢幕裡給那個小孩子的媽媽一巴掌的沖動。這種感覺實在太強烈,以至于我反複回看這個視訊,企圖找出讓我也能了解的線索,同時也好好回想自己作為一個長大的人,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崩潰”時刻。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視訊開始,一家三口像平常家庭一樣吃早餐。那個看似三四歲的小女孩吃東西很慢,媽媽多次催促她,但小朋友完全不聽話,自己玩着東西不吃。媽媽被折騰的有些失态,但還在忍耐。随後,媽媽要用鍋煮面,讓小朋友不要亂動。

但小朋友非要搶着摸鍋,結果一不小心弄翻鍋裡的面條,然後直接崩潰大哭。媽媽忙着收拾,還要安慰哭個不停的小朋友。看得出媽媽也快撐不住了。整個上午,小朋友一個勁地惹事,使盡渾身解數折騰媽媽,比如撒潑摔東西,大聲嚎啕,一次次考驗媽媽的忍耐極限。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中間有幾次,媽媽臉色瞬間就黑了,看起來下一秒就可能爆發。但她還是咬咬牙忍了下來,隻能通過磨叽的語氣來表示不滿。透過螢幕,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媽媽内心的崩潰。她被折磨得精神已經剝落,面對孩子一次次的“作死”,隻能選擇忍讓。

下午,媽媽帶孩子外出玩。小朋友在操場上到處撒潑,沒有完全監管就亂跑, 後果在抱怨連連。此時媽媽的脾氣似乎到了臨界點。她一改往日溫和的教育方式,直接失聲大喝起來。可惜小朋友依舊沒有聽話,還反過來撒嬌讨好。媽媽氣得差點當場暴走,還是咽下這口惡氣。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事後我仔細回放,發現媽媽的嘴角甚至在輕微顫抖,生理性眼淚都快出來了。這種崩潰在消化。就在當天傍晚,小朋友又開始使性子皮了。她要求吃特定的東西,非媽媽不答應就會大聲哭鬧。這下完全惹毛了媽媽。視訊裡媽媽直接翻臉,說了一長串讓人都怵目驚心的狠話。

她控訴道,這些日子自己已經被逼到極限,已經沒有耐心應付孩子任性妄為的惡劣脾氣了。此時媽媽眼圈通紅,一副随時可能爆發的樣子,真情告訴觀衆“我已經撐不住了”。這段視訊讓我切身體會到,一個母親在長期承受寶寶的“精神獨裁”之下,是多麼容易心理崩潰。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一個三四歲的小朋友,沒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卻憑借可愛外表由始至終指揮着大人。這對任何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一個母親24小時投入到照料孩子身上,付出的代價遠大于我們想象,尤其是在管教和安撫方面需要的耐心和定力。

作為外界的觀衆,我們或許會把孩子的“任性”行為全當玩笑,并且責怪“教育不周”的母親容易失控。但如果真正站在當事母親的立場去認真感受,一定會發現,對一個媽媽來說,長期承受孩子的各種“精神攻擊”,确實足以讓人承受不住地崩潰大罵。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并不希望指責那個母親“失控”。相反,内心深處更同情和了解她當時的難處。畢竟一個承受太長時間壓力的人,偶爾爆發一次也情有可原。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有失控的時候。一個母親在全心全意照料孩子的同時,應該享有偶爾宣洩負面情緒的權利,不必被我們點名譴責。

那視訊中的媽媽,已經很辛苦地把這些日子的“崩潰”都憋在心裡,一直在強撐。盡管随口高聲吼叫了幾句,但和她長期以來付出的一切相比,還是很溫和的。作為出門在外的陌生人,了解不了一個母親日複一日的辛苦。最好不要随意下定論,是切身體會一下,給予了解。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這個視訊讓我意識到,當一個母親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照料中時,“崩潰”的可能性遠比我們想象得大。在承受連續不斷的折磨後,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失控。重要的是,我們不該指責和責難一個在楚河流的母親。我們應該讓自己多了解一個母親的辛苦,給予同情和支援。

希望那位媽媽在平複情緒後,能得到家人的了解和幫助。隻有充分尊重和體諒家長的感受,我們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幫手,而不是帶着偏見的指責者。人之常情,偶爾失控便是情有可原。看到視訊時,我不該有“欲拉架”的想法,是應該更多地了解那位媽媽當時承受的壓力。

繃不住了!感覺媽媽的崩潰要一觸即發了!隔着螢幕都想給她兩巴掌

事實上,任何一個充滿愛心的母親,在全力以赴照顧孩子的同時,都應該得到社會大衆的支援與諒解。我們不希望因為幾句吼叫,就輕易給一個母親貼上“不稱職”的标簽。相反,讓我們用更包容和同情的态度,了解一個母親背後隐藏的辛苦真相。

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